電視劇《功勳》中的我軍政工幹部形象
電視劇《功勳》正在熱播,而這部電視劇的第一系列《能文能武李延年》得到了全國觀眾的廣泛好評,有人甚至把它比喻成中國戰爭影視題材的天花板。
這部電視劇主要描寫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某部三營7連指導員李延年率領全連堅守346.6高地的事蹟。這部電視劇刻畫了一位能文能武的戰鬥英雄的同時,也塑造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雄群像。充分顯示出志願軍戰士不怕犧牲,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大無畏革命主義英雄氣概。
這部電視劇不但真實體現了戰爭的殘酷而且說明了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首次展現了我軍政工幹部的工作場景。
如果說一個軍隊的軍事指揮員是解決怎樣戰鬥,如何戰鬥取得勝利的問題,那麼軍隊的政工幹部的職責就是做好軍隊戰士的思想動員工作,把軍隊凝聚成一個團結合作的主體,為戰鬥勝利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這部電視劇中連指導員李延年能文能武,智勇雙全,善於在戰爭中,觀察戰爭,學習戰爭,總結戰爭,靈活機動,英勇善戰。並且善於做戰士的思想工作,把曾經的逃兵張安東,以及連中的解放戰士塑造為不怕犧牲的戰鬥英雄,這也展現出我軍能夠贏得勝利的又一制勝法寶。
這部電視劇的主人公劇中的7連指導員李延年,並不是虛構的角色,而是真實歷史上志願軍第47軍第140師418團3營7連的指導員。劇中的346.6高地戰鬥,當年也曾真實發生過。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李延年榮立特等功,被志願軍總部評為一級戰鬥英雄,並得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由獨立二級勳章。後來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這部電視劇真實地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思想政治工作,什麼叫做戰前動員,什麼叫能文能武?以及政工幹部在軍隊真實作用是什麼,同樣告訴了我們,我軍能夠戰勝敵人取得勝利的最根本原因,那就是解決了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的最根本問題。政治思想工作歷來就是我黨我軍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
歷史上中國共產黨的很多主要傑出的領導人都是政工幹部出身,毛澤東、鄧小平、陳毅、羅榮桓……都是傑出的政工幹部,政工幹部在我黨我軍作用功不可沒。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李延年所在的第四十七軍政委,四十七軍中最大的政工幹部,就是商丘籍的陳發洪,一位窮人出身的開國將軍。
陳發洪,政工幹部出身的開國將軍
自古英才出貧賤,紈絝子弟少偉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是說大部分傑出人物往往出自貧寒之家,因為困難坎坷的家庭環境能夠磨練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才能,培養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些對於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就如孟子所說的那樣“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16年,陳發洪出生於河南商丘永城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父母僅僅依靠租種地主的土地勉強度日,在經受了無數次的艱苦磨難和挫折後,成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同樣也是一個傳奇。
上世紀的中國是一個飽受戰亂和饑荒的年代,軍閥混戰,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壓迫,封建地主欺凌和壓榨,再加上二十年代年代豫東地區連年累月的水災,蝗災,旱災,兵患和匪患,普通民眾的日子舉步維艱,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作為僱農出身的陳發洪一家更加難以生活下去,只能逃荒要飯,流浪為生。1923年,年幼的陳發洪隨父母逃荒來到了安徽省霍邱縣大顧店子。
在這裡他們一家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父親四處扛工,母親給當地的地主家幫襯幹活,而年僅8歲的陳發洪也給地主家做了牧童。
由於連年過度的勞累和常年飢寒交迫的生活,身體得不到營養過於透支,陳發洪的父母先後病倒了。因為家裡極度貧困,一無所有,根本拿不出錢來治病,只能硬挺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陳發洪的父母相繼病逝。1924年春天,年齡尚小的陳發洪成了一名無依無靠,父母雙亡的孤兒。雙親的早亡,對年幼的陳發洪來說,留下了心靈創傷。
由於生活所迫,年幼的陳發洪只能依靠給地主家裡幹活才能生存。在地主家生活條件是非常惡劣的,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幹活,大半夜的時候還得不到休息,每天沒日沒夜的拼命幹活,地主也不給一文工錢,甚至吃的是剩飯殘渣,穿的是衣衫襤褸。稍有不是,就會遭到地主的一頓臭罵和毒打。這一切的磨難讓年幼的陳發洪過早的成熟起來,讓他看清了殘酷吃人的社會現實,在其心中也過早的萌發了反抗壓迫的種子。
1929年5月,中共六安、霍山兩縣縣委組織發動了大規模的農民暴動和農民起義,並組織起來了游擊隊。
這時候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也來到陳發洪居住的地方,他們發動農民打土豪,分田地,搞起了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農民運動。
此時的陳發洪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契機,主動找到游擊隊,要求加入游擊隊,經赤衛隊負責人夏久潭介紹,陳發洪參加了少先隊和霍邱顧店子游擊隊。
1930年,紅一軍攻克霍邱南部的葉家集等地。陳發洪經區蘇維埃政府介紹,正式參加了紅軍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又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因陳發洪聰明伶俐,作戰勇敢,政治覺悟提高很快,被提拔為班長、排長。
後來陳發洪先後擔任紅四軍十二師三十五團交通隊隊長、紅四方面軍二十五軍七十三師二一七團連政治指導員,紅四方面軍12師35團交通隊隊長,第31軍91師271團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科長,第31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參加了商潢、蘇家埠、潢光等戰役,並且走完了萬里長征。
在長征途中,陳發洪身負槍傷,因醫療條件差,傷口化膿,身體極度虛弱。但是他依然咬緊牙關,拄著柺杖,緊隨部隊堅持行軍、爬雪山過草地,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險阻,走完了萬里長征,來到了陝北。
經過萬里長征的革命洗禮,陳發洪鍛鍊了意志,堅定了革命信仰,在思想和政治上變得更加成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陳發洪調往三十一軍政治部任保衛部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陳發洪任八路軍三八五旅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1939年10月,進入隴東抗日根據地,擔任三八五旅七七團政委。
這時候中共中央為了解決經濟困難和物質緊張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陳發洪率七七團開赴合水縣大樵山下開墾荒地,創辦農場,掀起了熱火朝天的生產運動。經過廣大幹部戰士的艱苦勞動,辛勤耕耘,當年秋天,就取得了糧食大豐收,所產糧食除保證全旅供給外,還有剩餘,受到了上級表彰。陳發洪帶領部隊把荒無人煙的荒山野嶺變成了到處是莊稼的豐收良田。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9月,身為警一旅三團政委陳發洪隨部隊進入東北。1947年9月10日,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成立,陳發洪任二十九師政治部主任;1948年5月任二十九師政委,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向國民黨發動的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
1948年9月,遼瀋戰役爆發,陳發洪所在部隊十縱擔負阻擊廖耀湘兵團西進的重任。在阻擊戰中,十縱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頑強阻擊,成功地阻擊了廖耀湘兵團無數次進攻,為錦州戰役的勝利提供堅強保障,也為遼瀋戰役的最終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遼瀋戰役勝利後,陳發洪隨東北解放軍進入關內,先後參加了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以及湘西剿匪一系列軍事鬥爭,為全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
1950年6月,陳發洪擔任第四十七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朝鮮戰爭爆發後,1951年6月17日四十七軍奉命進入朝鮮,其中一四師、一四一師進至臨津江東,第一三九師進至開城,擔負保衛開城談判任務。
在朝鮮期間,陳發洪所在的四十七軍全體戰士不怕犧牲,不怕流血,英勇作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湧現出郝志新、閻成思、馬一鈞、李太林、陳啟瑤等許多戰鬥英雄和英雄集體。其中因救朝鮮兒童而犧牲的羅盛教烈士就是出自這支部隊,這與當時陳發洪政委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1953年3月,時任四十七軍政委的陳發洪和軍長張天雲,制定了攻打“老禿山”戰鬥計劃,這就是電視劇《忠勳之能文能武李延年》所展現的那場戰鬥。就是這場戰鬥打出了我志願軍英勇頑強的恢宏氣勢,打出了我志願軍戰士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氣概,讓美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後灰溜溜的撤退,不得不重新回到談判桌前。這就應了那句話“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在戰場上也休想得到”!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後,陳發洪先後在1965年任廣州軍區副政委,1970年任第二炮兵第二政委,1975年任昆明軍區副政委,1978年8月任武漢軍區副政委。1980年6月2日,陳發洪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4歲,將軍輝煌燦爛的一生就此劃上了句號。
1955年,陳發洪將軍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這是對將軍一生卓越革命功勳的最大肯定。
將軍出身於貧寒,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其用畢生的努力換來人生的輝煌和傳奇,這是每個後來者都為之尊敬的壯舉。將軍戎馬一生,南征北戰,是一個堅強革命者的光輝一生,也是一個為國為民而奮鬥者的一生,更是一位不甘沉淪,勇於挑戰戰士的一生,其豐功偉業值得後人敬仰和銘記,是一位值得後來者學習的楷模和英雄。
謙虛平和,不居功自傲,有大樹將軍之風
東漢將軍馮異,為人謙虛平和,不居功自傲,諸將軍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陳發洪將軍自幼出身於貧寒之家,深知身邊的一切起都來之不易,並且一生致力於政工工作,不但有較高的政治素養,並且為人謙遜平和,品格高尚,頗有“大樹將軍”馮異之風。
陳發洪將軍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身居要職,但是,他為人謙虛平和,不居功自傲,從不搞特殊化,把自己當作普通的一員。他寬厚待人,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非常關心。
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他都能和他們親切相處,把他們看做自己的兄弟,朋友和親人,每天和他們一起工作,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聊天,從來都是平易近人,平等待人,沒有一點官架子。平常工作時,他總是關心戰士的衣食住行和工作狀況,每當有戰士回家探親,走前將軍總是都要叮囑一番,還從自己工資中拿出錢來讓其帶回去補貼家用。探親回來後,還要問長問短,細緻地瞭解戰士家鄉的建設和家庭情況,顯然,把自己當成了戰士的兄長和親人。
陳發洪將軍對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更是嚴格要求。他給自己的家人規定了三不準:一不準以他的名義辦私事,二不準動用他的專車,三不準使用首長專用電話。
有一次,陳發洪三兒子探親回家。為了給自己戰友家裡送東西,沒有經過許可,就擅自與司機把車開走了。陳發洪知道後大發雷霆,回來後,就把兒子和司機叫到辦公室,狠狠批評一頓。
從陳發洪將軍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名老革命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自己理想信念的革命情懷,對人從寬,對己從嚴,服務人民,平等待人的革命品質和道德操守,大公無私,一心奉公,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和革命事業,這就是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
陳發洪將軍自小離開家鄉,征戰四方,不知道是否回到過故土,對於家鄉的眷戀和思念是每一個在外漂白遊子的鄉愁。無論怎樣,將軍一生的光輝和榮耀,都值得家鄉商丘人民引以為傲。同時,將軍也是商丘人民心中的英雄,商丘的紅色形象品牌,其輝煌一生已載入商丘史冊,無愧於商丘歷史上留名千古的忠烈英才和風雲人物。
將軍身雖去,英名永長存!
(作者劉金芳系網商社科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