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名家寫落木,無邊落木蕭蕭下,讓你領略大氣晚秋
是秋天快要過完時,才忽然有種回味的感覺。因為無論萬山紅遍還是秋色斑斕,都在一種凋謝中,走向冬天和沉寂。冬天也美,更乾淨更清曠,可是回頭一想,那秋天最壯麗的美,既是山林如染絢爛秋色,也是那無邊飄飛的落葉。如果站在高處,去感受那天風落日,以及身邊迴旋的落葉,那種蒼茫浩大的美麗,如何不像一種命運和時光紛至沓來卻又離你遠去那種昭示之感?
我寫這些,不算悲秋,只是解析那些古典而傳統的情懷。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蘭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
如今的洞庭和屈原時代略有兩樣,因為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利用。
上古時代,這裡還是人煙罕至的古中國中部山水地帶,有著最原始的生態,是古代四萬平方公里的煙水澤國,古稱雲夢。戰國時代,雲夢一部分泥沙堆積成廣闊的沙洲陸地,一部分成為煙水遼闊的洞庭湖。至少屈原所看到的洞庭,荒無人煙,浩瀚無際,遠遠不是後世800裡洞庭可以計量的那種感覺。
屈原是被流放到此的。第二次流放在湘沅,44歲。從楚國的朝廷高官三閭大夫,流放到楚國邊遠的地方,政治前途肯定是不明朗,除非新任的君主重新啟用他,那麼對於生活而言,就算有朝廷提供一些基本用度,但主要還是要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畢竟這地方條件實在有限,就算你在這個地方當地主,可是這裡人都少見。
而且屈原的苦悶在於,他看到的楚國的衰敗,如果再沒有強有力的君主和致力改善現狀的大臣共同努力,楚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這裡江湖之美,並不能讓他安心做個隱士或者地主。實際無論楚國興盛還是滅亡,對於邊遠地帶的百姓,尤其是這種先秦洞庭湖一帶的百姓影響不大,這裡靠山吃山,靠水吃漁,而且交通不便,如果能自給自足,屈原像漁父一樣悠閒長壽,非常可能,因為他曾經和漁父有段經典對話。漁父笑他看不開,不是真正的聖人。
人的苦悶在於你知道解決方案,卻沒有辦法實施。當然人的可貴也在於心有憂患,並執著去思考破解。
所以當屈原在無邊洞庭的秋色裡,他沒有漁父執著波浪清,秋魚肥的那種曠達快樂。
他站在洞庭湖邊的高臺上,一種浩大的視角,讓他看到了洞庭秋色的另外一面,隨著浩瀚湖風吹過,無邊的湖邊樹木,飄落著紅黃的葉子,而他困在這裡,沒有一雙翅膀飛回國都,他的心境悲哀荒涼,如同他所憂患的,楚帝國也在風雨飄搖的秋天裡。
我們知道楚國尚巫和神,我有理由相信屈原從事過朝廷的祭祀,所以當這些祭祀天神的吟誦真誠出自他的口中時,有人看到的是浪漫,我看到的是心情和靈魂的獻祭,純粹又深沉,
他開口了。
湘夫人你站在這浩渺的洞庭水上,你的眼光迷濛而憂傷。
你看到這無邊的秋風起,無邊的秋風起,樹葉落,那洞庭湖上是飄滿了落下的樹葉啊。
你站在高處,去看著無邊水岸的白蘋,你在期待和誰的相見?
那鳥總會聚集在一起,那漁網掛在木頭上,等待用它的人。
那芳草生長在該生長的地方。
湘夫人,你這樣無言站立,我知道你是在等待湘君,只是你不說,將自己站成荒涼。
屈原氣勢上的呼風喚雨,沒準此時會有大雨傾盆,如果真的湘夫人,聽到了他的歌唱。
這是第一首描寫落木和落葉的詩,而且一寫就是這樣的壯美。
你如果去晚秋的江邊看到風中的黃葉,你就明白那種大氣。當江風和季節風混合吹動江邊的樹葉,那種翻滾,無聲地搖落。身世沉浮雨打萍的命運感,一種吹去了歲月的悲哀,一種無可奈何的被動的沉落。
所以湘夫人就是屈原,屈原就是湘夫人。
屈原沒有等待明君的召喚,等了16年,等來了楚國都城攻破的訊息。漁父說,生命多美好,屈原說,國都沒有了,我也該像葉子一樣離開了。他投水自沉。
“靄然空水合,目極平江暮。
南望天無涯,孤帆落何處。
頃為衡湘客,頗見湖山趣。
朝氣和楚雲,夕陽映江樹。
帝鄉勞想望,萬里心來去。
白髮生扁舟,滄波滿歸路。
秋風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葉辭洞庭,紛紛落無數。唐朝劉長卿《晚次湖口有懷》
時間移動到盛唐。洞庭湖在漢朝設立長沙郡後,歷代不斷有北方人口遷徙到這裡,而唐朝,更有水路聯絡三峽,通往長安。大交通的唐朝,洞庭湖成為名人打卡的地方,比如劉長卿就是天寶年間的進士,雖然也經歷安史之亂,但是他作為小官吏,看到的政局還算穩定,自然沒有屈原那種憂患,這首寫洞庭的詩更重在山湖美景和自己的人生情懷。
他在晚上,船宿在洞庭湖口。
那黃昏天邊的暮靄和湖水連成一片,更連線著浩渺的長江。
我向南一看煙波洞庭,一望無涯,上面的孤帆,彷彿不知道會停泊在什麼地方。
我忽然成為洞庭湖南的過客,看見了這裡別樣的山水。
那早上的霧氣連線著三峽的楚雲,這晚上的夕陽,照著成行的江樹。
在這煙波浩渺裡,長安簡直在視野和想象之外,只感覺自己一直在波浪的江上。
我看到無數的大雁由北方飛到這裡。而無數的樹葉,都落在洞庭湖上,更顯得煙波浩渺啊。
這是湖光秋色,照應了他的人生和旅途,悠緩明麗。
依然無邊木落,可是對於他來講,河山完璧,只是自己仕途輾轉,人生已秋,然而人是時代和歲月的承受者,他的落葉和落木,更有一種無言與隨緣。但是也很大氣,是那種平和明麗的大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唐朝 杜甫《登高》
不得不說,在秋懷和悲國上,杜甫是屈原之後第一人。雖然杜甫總將宋玉排在前頭。但是宋玉沒有屈原那種面對江山的蒼茫浩氣,更不會有杜甫這樣逃難到四川的艱辛。
杜甫看到的壯觀的落木和落葉,和屈原比,有同也更有不同。
相同在於,屈原當時所在的洞庭是楚國邊遠地帶,相當原始和荒蕪。杜甫去的四川,在唐朝同樣屬於邊境,雖有有長江成為南北重要的交通要道,實際這裡和湖南一樣,屬於荒蠻地區,人煙稀少。屈原雖然是因為被流放,而到當時幾乎原始的洞庭地帶,杜甫也是被國家動盪所迫,去往這裡。
不同在於,洞庭煙水,浩大蒼茫,屈原化作湘君湘夫人狂放寂寞在半空翱翔灑淚。但杜甫看到的秋色和落木,是山水共振,更為激盪和壯觀。
55歲的杜甫,在四川夔門登高,那曾是三峽最險峻的地方,群山夾峙,峽流洶湧,更有灩澦堆矗立在江心,驚濤拍岸,千雪折舟。
此時安史之亂雖然告平,但是被戰爭毀壞的交通,仍舊阻攔著杜甫回到家鄉洛陽的行程。而他作為愛國者,曾經在安史之亂開始,就報國,雖然遭到肅宗棄用,他帶著全家逃難,但是他所從事的幕僚工作,仍舊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帝國主要的資訊,這個時段還處在戰爭之後的修復裡,混亂的朝政,黎民的生存艱辛,讓他感受唐朝繁華的失落,從盛唐到衰敗,轉折如這滔滔下流的三峽狂浪,卷盡帝國曾經的崢嶸,而他本人,經歷顛沛流離,也感覺到了是生命的暮年,生命如落葉,不知道會終止在何時何處。
這樣的晚秋比屈原的更加有視覺和心情的實感。
因為高山與大河就在他眼前,如同曾經崢嶸的盛唐。
這峽江,正是兩岸險山,而山風和江風迴旋,分外急促強烈,而山谷裡猿聲的啼叫,也分外淒厲。
山林的落葉比起平原湖泊地帶的,更加立體和壯闊。因為山風一動,那是波浪一樣的樹林搖曳,那落葉之感,更加震撼。
於此相對應的是,常常說秋水平靜,但這裡水,因為山石落差,灩澦堆阻攔,何曾平靜過,反而挾帶滾滾秋聲秋浪,江河日下的洶湧澎湃。
這是四川秋色,更是唐朝帝國的秋色,安史之亂彷彿一計重拳,打穿了看似堅固的唐朝的江山,繁華一夜流水,不是那種平靜的花落水流,是這樣的急轉直下。
杜甫在這裡感受到了歷史的力量和迴音,感受到了人生的悲愴。
那一杯酒,最終不能快意飲下,停在手上良久。
倒映在酒杯,淚眼和水裡的,是無邊落木,那三峽特有的蕭蕭黃葉和紅葉,發出的悲哀的天籟。
”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是詩歌史上,最為壯觀的落葉和落木,是最險峻和美的山河,最深沉的家國憂傷。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宋]朝黃庭堅《登快閣》
宋朝更注重個人的情懷休養,多變和坎坷的人生中,如何從大江大水裡,獲得身心的滋養,達到心情的樂觀和穩定,這是一種健康而長久的生活方式。
宋朝很多人都是為了希望和精神活在當下,黃庭堅,蘇軾,辛棄疾莫不如是。在世俗化深重的現實裡,儲存精神和氣節的高岸,這些人的存在拯救者宋朝傾頹萎靡的時代風氣。
除了權貴,在互相阿諛中達到儲存富貴的目的,真心做點實在事的人往往仕途受到排擠和攻擊。黃庭堅黃庭堅,辛棄疾都是如此。他們只能將浩然之氣,在山水中得在山水中保養。
我了卻了公家的事,無論如何,也要散下心,所以來到快閣深秋遠眺。
那落了葉子的秋山,綿恆遠方,骨骼清奇,更顯得天空高遠遼闊。
那晚秋明澈的江水,瘦到極致,卻光潔如練,更照應月色分明。
因為美人遙遠,思念徒添悵惘,所以那些相思曲,我不聽也不唱。
只有美酒未能戒掉,因為那是不多的樂趣了。
如果讓我回家,讓我選擇一種生活,我願意在萬里江上,做一個隱居的漁夫,和白鷺青山作伴啊。
實際這也是吐槽,當普通人無論什麼原因選擇了仕途,基本都是一路走下去,隨著歷朝官僚制度的嚴謹,進入這個體系,出來可不是你說了算。比如很多人申請退休,要得到批准,如果擅自離開,那也是欺君。所以從古到今,官僚最願望的就是平安落地,回家養老,實際古代很多官僚是客死官任上的。
有機會利用公事之餘,用浩大的山水,調整心境,身體被困,心靈和靈魂得到最大的舒展,也是一件快意的事情。黃庭堅的落葉落木之詞,有著非同凡響的大氣與清朗,那是他的心。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風驅雁又離行。
無言每覺情懷好,不飲能令興味長。
頻聚散,試思量。為誰春草夢池塘。
中年長作東山恨,莫遣離歌苦斷腸。“宋朝 辛棄疾《鷓鴣天·木落山高一夜霜》
來看看辛棄疾這首。這位宋朝偉大的少年將軍和文豪,一生苦旅,少年從金國佔領下的故鄉投奔南宋,一生渴望收復失地,再回故鄉,卻用一生飽滿的熱情執著等待。斷腸的是終生回不去的故鄉和故國,但讓人受用不盡的是他貫穿生命的等待和豪情。
這晚秋時節,樹木紛紛落葉,更顯得山高天遠,霜冷清涼。
那北風驅趕著雁子南飛,是哪隻孤雁,孤獨離群?
那就是他呀。他就是那隻從北方飛來的雁子。他孤獨南飛,卻失去了家人和同伴。
天地為鑑,有時候人生的孤獨只能天地為鑑,比如當你孤獨決定,鬱悶不堪時,天地以清霜孤雁來應和你的人生。此時無言,是心懷的感知和泰然,此時不飲,是不肯錯過天地給你的回應。你並不算徹底孤獨。
這人生,是這樣聚散無端,有誰知道我的夢,那少年的夢還在,為家人為情人為故國,但是我已經不再是少年郎。
人到中年,往往會想起詩經裡的東山,那去東山的男子,總是夢見和懷想樸素的家園。
我現在就是回不去的東山郎,就是離了群的孤雁,我願意靜靜對著天地用清霜孤雁撫慰我的孤獨,也不會再喜歡聽那些斷腸的樂曲,破壞這悲哀遼闊的寧靜啊。
我很感動。我也不喜歡在享受自然的天籟和美好時,聽見離別的歌曲。
哪怕真的我心憂傷。真的悲涼和悲哀,是無需人力渲染和鋪陳的,在某一處,山水與你共振,是最大的撫慰。
這五首落木詩詞,都相當大氣和有深度。他們是將自然風光融入了情懷,這情懷的基石,就是愛著家國!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