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生物的生命規律,無論誰也逃脫不了,無法避免,曹操在《龜雖壽》中就也曾感嘆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古人對於喪葬,極其重視,為何會產生喪葬禮儀,在《呂氏春秋》中,就曾一語道破:"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為,故有葬死之義。葬者,藏也。"
喪葬禮儀也屬於傳統禮儀的一部分,它體現了生者對逝者的哀思,對死亡的思考和對生命的尊重,都是十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個地方,對於喪葬禮儀,有些許的不同,但是總體上的流程,是大同小異的,分別是報喪、奔喪、停靈、守靈、送殯和安葬。
對於喪葬禮儀,古人也有很多講究與避諱,例如:為什麼古人說,出殯時,抬棺材不能落地?
抬棺是送殯中的重要一環,古人大多舉行的是土葬,尤其是中原漢族,而送殯時,會讓家族中年輕力壯的男丁,負責抬棺,所謂的“棺”,其實指的就是棺材,也曾壽棺、老屋、靈柩。
坊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話說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自己壽終正寢前,寫給後主劉禪的遺囑中,就曾表明,讓兩個士兵用繩子綁著自己的棺木,往定軍山的方向抬,繩子斷在哪裡,便安葬在哪裡。
之所以古人認為,送殯時,棺材不能落地,是因為“入土為安”這個觀念的影響。在《周禮》中,就曾規定道:“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入土為安觀念在古代深入人心,因此,古人在送殯時,會帶著幾根長板凳,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太累了,導致棺木接觸到土地。
如果棺木接觸到了土地,古人認為,則應該如諸葛亮的傳說般 ,就地安葬。除此之外,由於古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限,對於一些自然現象,並沒有科學的解釋,因此古人也偏信於風水,如果半途就地安葬,那豈不是沒有將先人安葬在選好的風水寶地?就像傳聞中,諸葛亮遺囑中,表明安葬地是定軍山,最終卻安葬在去定軍山的途中。
總結:
時至今日,以上這個說法,已經不受用了。由於如今交通方便,送殯並不是依靠人力,而是依靠車輛,並不會出現棺木落地的情況。以上,便是關於古人在喪葬禮儀中的一些說法,從中也可以體會到,古人對於逝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