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極為精彩的一個橋段。諸葛亮領了周瑜的命令,要在3天之內製造十萬只鵰翎箭。諸葛亮不慌不忙,藉著大霧駕船去曹營門前挑戰。曹操搞不明狀況,下令手下萬箭齊發。片刻之間,諸葛亮的船便被射成了刺蝟,收穫了足足十一萬支箭。諸葛亮於是下令返航,取下了船上的箭矢交了差。
而真正歷史上,幹這件事的吳國皇帝孫權。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記載,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率領船隊來刺探虛實。曹操命人放箭。結果孫權的船一側中箭過多,變重側傾。孫權命令掉了一個頭,讓另一側受箭,於是船隻恢復了平衡。此時孫權的偵查任務也算是完成了,於是就回去了。曹操望著孫權的背影,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兩個故事都很精彩,但是在千年之後,有人曾提出過疑問:既然曹操搞不清狀況,為何不使用能引起燃燒的火箭進行攻擊呢?那時候的船都是木船,遇火極易燃燒。所以若用火箭攻擊,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孫權,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這種說法聽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卻違背了火箭的使用原則和規律。為何如此說?我們還要從火箭這種武器的分類和特性上著手研究。
古代的火箭共分兩種,一種是使用火藥助推的箭矢,通常就是在大型的弓箭上綁一個助推用的火藥筒。一旦火藥引燃,箭矢就會在火藥的猛烈爆燃下被推出去。這種火箭的威力和射程都比較大,但是精準度低下,一般只能用在大範圍攻擊上。明朝永樂大帝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建文帝的隊伍中就出現過多管的火箭陣列,當時名叫“一窩蜂”,其威力相當巨大。後來在萬曆三大徵中朝鮮之役的時候,也曾使用過類似的武器。但是這種火箭的出現較晚,一般認為是在元末明初時候才出現。三國時的曹操,顯然用不到這個東西。
還有一種,就是影視劇中常見的那種帶有火頭的弓箭。這種箭的學名叫做“引火箭”,是由普通弓箭的箭頭上附加易燃物而形成的。這種武器的出現非常早,在西周成書的《周禮·夏官 · 司弓矢》中,就曾記載“狂矢、絮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可見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引火箭。三國時期,這種武器的變化不大,但是也有所改良,載具的範圍從弓箭拓展到了長矛和投槍。所以曹操要想燒燬諸葛亮或孫權的船,只能是使用引火箭。
這種引火箭,其實並不是依靠箭頭的殺傷力來傷害敵人的。它主要的作用,在於引燃敵人陣中的易燃物,造成大面積的過火傷害。三國後期,壽春的諸葛誕叛亂,司馬昭帶兵鎮壓。在圍攻壽春城的時候,司馬昭動用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諸葛誕於是命令部下大量的使用引火箭,結果將司馬昭的木質工程裝置全部燒燬。
從引火箭原理上看,似乎確實可以對木船造成毀滅性傷害。但實際使用上,引火箭卻有著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陷。引火箭上的燃燒物,通常是由松香、艾草、動物油脂、硫磺、瀝青等物體制成的燃燒包,其引燃效果並不穩定。而且,燃燒包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燃燒時熱空氣造成的反作用力,使得引火箭的射程要遠低於一般弓箭!據一些人的科學實驗資料,引火箭的最大射程在100到150步之間。而一般弓箭的射程,要比這個數字大一倍!如果是弩,射程則能達到500步!試想,在大霧垂江、能見度不佳的情況下,誰都會優先使用射程更高的武器!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使用引火箭的情況並不多見。雖然它的對物體的破壞力確實比較大,但是若單論對人的殺傷,它與普通弓箭並沒有兩樣。所以在戰場上,大部分人的優先選擇還是使用普通弓箭。
那麼影視劇中為什麼有那麼多使用引火箭的橋段呢?比如經典電影《勇敢的心》、《角鬥士》,以及去年很火的電影《刺殺小說家》中,使用引火箭的鏡頭就比比即是。這就不能不說是導演美學的需要了。試想一下,在黑沉沉的天空下,一支支引火箭帶出一條條火煉,那是何等的壯觀!但在真正的戰爭中,實用主義的意義要遠大於視覺效果。所以在黑火藥被髮明之後,引火箭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