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是研究唐代繪畫藝術的寶庫,儲存了大量繪畫藝術精品。自隋朝以來,菩薩、飛天、樂舞伎等形象的女性化日益明顯,唐代敦煌壁畫繼承了這一趨勢,畫中的女性服飾和裝扮呈現了唐代的審美理想,反映了中國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時代特徵。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中原傳統服飾,另一方面又受到印度及西域地區佛教藝術的影響,兩者交融為唐代女性服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歷史價值。
從造型上看,唐敦煌壁畫中女性造型寫實性強,比例適度,體現出曲線鮮明的動態美,菩薩、飛天、樂舞伎形象日益女性化。從色彩上看,敦煌壁畫藝術在保持中原傳統線描藝術的基礎上,創造性發揮和融合東西方色彩理念,從而使其彩繪藝術成為其鮮明的特色,呈現出“滿壁輝煌”之盛景。總之,唐代敦煌壁畫中菩薩、飛天、樂舞伎的形象,取材於唐代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時代文化精神。
菩薩-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菩 薩】
敦煌唐代壁畫中有非常多菩薩的形象,在印度佛教藝術中,菩薩的形象有男有女,隨著佛教藝術傳入中國,經過隋代演變,到了唐代時,敦煌壁畫中的菩薩已經處處體現出了女性的柔美。
尤其是莫高窟初唐第57窟,那尊舉世聞名的“美人菩薩”!
思維菩薩-莫高窟第71窟-初唐
學界對於菩薩以女性形象出現的原因多有解讀,其中有一點大概是大眾都會認可的:佛教所說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種內心特徵具有類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現在日常行為中即是愛,就像母親對於兒女的愛是無私和無微不至一樣。
【飛 天】
飛天-莫高窟第39窟-盛唐
敦煌唐代壁畫中的飛天非常精美,幾乎是每窟都有。飛天又名“乾達婆”、“緊那羅”,是起源於印度的古神話中的人物,專司娛樂和歌舞的神。
起舞飛天-榆林窟第25窟-中唐
飛天中的人物姿態生動,造型優美,不僅給人一種“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直觀形象,也透過壁畫將女性的美貌、風度和神韻充分展現了出來。
【樂 舞 伎】
對舞的樂舞伎-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敦煌唐代壁畫中女性樂舞伎主要包括天宮樂伎、舞伎。根據佛經,凡佛國上界,一切從事樂舞活動的神眾都可以稱為天宮樂伎,奏樂者稱為“樂伎”,舞蹈者稱為“舞伎”。
“藝術來源於生活”,敦煌唐代壁畫中樂舞伎的形象,無論是從華麗的服飾,還是曼妙的舞姿,都反映出女性在唐代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
【天 女】
天女-莫高窟第334窟-初唐
關於天女的形象,學界普遍認為她的原型就是古代現實生活中的年輕貴族婦女形象,如帝王的后妃、公主,或王公貴族的妻女等。天女完美的外表,以及造福眾生的廣大神通,實際上也是古代人心目中理想女性形象的昇華。
天女-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敦煌唐代壁畫中維摩室中的天女,論辯竟不輸於以智慧著稱的佛弟子舍利弗。從圖中天女淡定從容的情態,可見唐代女性睿智典雅的一面。女供養人敦煌唐代壁畫中還有一類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儘管她們不是以“女神”形象出現在敦煌石窟中,但她們卻是出資開窟造像的女施主。在此,也特別列舉兩幅精美的女供養人像,請讀者看看唐代的世間女性形象。
【女供養人】
女供養人-莫高窟第431窟-初唐
敦煌唐代壁畫中的女供養人,既有豪門世族和平民百姓,也有比丘尼。上圖第一幅中的女供養人身著日常服飾,屬唐代平民女性。第二幅中的女供養人是一組都督夫人禮佛圖,表現的是古代貴族女性集體禮佛的場景,這幅供養人組像造型真實,富於生活氣息,人物豐肌膩體,展示出唐代女性自信端莊的一面。
來源:河西走廊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