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1304),歷遭元末、明末及清咸豐七年(1857)三次兵火,屢毀屢建,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94--1896),由欽加同知銜正五品官章炳燾所建。佔地2萬餘平方米,房舍260餘間。是我國目前儲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博物館。它的整體佈局、形制規模體現了明清時期地方衙署座北 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多進庭院建築的傳統禮制思想,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大堂、二堂、三堂依次推進,深邃通幽、壁壘森嚴、變換無窮。隨處可見的匾額、楹聯風格各異、寓意深邃,特別是三堂前的楹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充分闡述官與民、得與失的辨證關係,深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地遊客所稱道。該館留下了封建社會縣級衙門實物標本和歷史見證,同時又是一座珍貴的文史資料庫,對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職官設定、機構職能、司法審判和衙門建築以及衙門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內鄉縣衙,位於內鄉縣城東大街,是中國古代的官署衙門,是國內第一座衙門博物館,也是中國古代官衙建築的歷史標本。內鄉縣衙是以北京故宮為藍本,汲取長江南北的建築風格設計而成的一座封建官衙,佔地面積47000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8進,房舍260餘間。是中國唯一儲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有“天下第一衙”之稱。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的修繕及擴建,逐漸演變形成了一組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的官衙式建築群,被專家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
內鄉縣衙嚴格地按《明史》、《清會典》所載的“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後邸、監獄居南”的建築規制完全一致,分別比附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寶和三大殿而建,同時又受其地理位置和其主持營建者、工部下派官員浙江人章炳燾的影響,融長江南北的建築風格於一體,整個縣衙,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內鄉縣衙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築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築。整個建築佈局對稱、合理、緊湊,主次分明,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渾然一體。
縣衙作為封建社會基層代表,是知縣行使權力,也是衙門裡官差辦公的地方。所謂“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舉,官非署不立”之識,統治階級十分重視對衙署的設定,且有一定的規制:“各省衙署治事之堂為大堂、二堂,外有大門和儀門,宴息之所為內室、群室,吏攢辦事之所為科房”。按照明清時期衙署的建築規制,內鄉縣衙總平面佈局沿中軸線呈“一心三帶二區”的空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