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招魂》
從屈原的《招魂》開始,江南一詞開始頻繁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到了兩漢,就有了我們熟知的詩句:“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自魏晉開始,隨著江南的進一步開發,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越來越多地看到“江南”的意象。如《贈范曄詩》中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和《詠美人遊春詩》中的“江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蘋”等,而且後世的作品中,“江南”的意象更加豐富多樣,有了更多的文化符號。
然而江南首先是一個地理概念,我們要探討“江南”的發展歷程,就要先了解清楚它的地理位置。
一般來說,“江”在先秦時代專指長江,但據典籍記載及相關研究,古沂水、淮水、漢水都曾被稱為“江”,如此則“江南”的含義便有不同。
“江南”始見於春秋時期,有學者提出“江南”是指楚國郢都(今江陵)對岸的東南地段,範圍極小。戰國時期,楚在長江南岸拓地日廣,江南的範圍亦隨之向東南擴充套件,延及今武昌以南及湘江流域。而在其他一些學者筆下,“江南”的範圍大到嶺南以北,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甚至包含了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
事實上,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對江南範圍進行準確的描述,官士剛的《秦漢六朝江南經濟略論》認為自秦漢以來,“古代所謂的荊州、揚州的長江以南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和上海全省(市)和湖北、江蘇、安徽三省南部的部分地區。”,或者如其他研究所言:江南位於中原與嶺南之間,包括荊州、揚州在內。總而言之,“江南”位於中原和百越(今福建與嶺南地區)之間。
從先秦到漢朝,人們對“江南”的認識是變化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將“江南”與其他地區如西蜀、南嶺、山東、山西並列,這表明在他的認識中,“江南”是一個有別於其他區域的地理概念,基本上接近於如今我們使用的“南方”一詞的含義。如今的太湖流域,當時則被稱為“江東”,即指吳地。
從漢代開始,“江南”開始從單純的地理概念向經濟區和文化區概念轉化。東漢時期,中原地區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交流增多。東漢初期士人去往江南避亂,東漢晚期兩地學者互有交流,孫策,孫權在江東建立政權,長江下游地區在歷史上凸顯出了重要性。
東漢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已經開始發展農業,廬江太守王景教人民牛耕之法,中原的水利灌溉事業也推廣到江南,王景在廬江整治芍陂,溉田萬頃;會稽太守馬臻經營鏡湖,周圍310裡,“溉田九千餘頃”。此時江南人口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東吳建立後對江南進一步開發,漢化了當地的百越民族,推行屯田制,興修水利,發展工商業與海上交通,奠定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江南世家豪族迅速發展起來,形成吳姓門閥,是東晉南朝立國的政治支柱之一。
西晉短暫統一之後不久,就發生了八王之亂,中原及北方戰亂不斷,大批移民來到南方。公元316年,西晉滅亡。琅邪王司馬睿移鎮建鄴,在江左發展,奠下了東晉的基礎,在這之後,江南核心區域由湘鄂贛轉移到長江下游地區,即鄱陽湖以下的長江流域,這個區域包括了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及蘇南浙北區域。
隨著衣冠南渡,“江南”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
自東晉開始,之後的兩百多年間,中國南部基本是統一狀態,而北方則不時分裂。北魏時期,中原及西域文化璀璨奪目,而最後走向了禮崩樂壞。東晉及之後的宋、齊、梁、陳偏安江南,反倒有了發展的空間。
南北朝時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從江左地區擴充套件到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量土地得到了開墾,耕作技術大為進步,水利工程也大力發展,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流域、成都平原成為重要產糧區。手工業也有了迅速發展,絲織、冶鐵、制瓷、造紙等技術不斷改進創新。南方的經濟水平逐步趕超北方,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有南移的傾向。
現已知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是從唐代“江南道”開始。隋唐結束了南北分裂,實現了大一統,貞觀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江南道是唐代的地方監察區名稱,道治越州(今紹興),唐代前期下轄地區相當於今江蘇南部、江西、浙江、湖南及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後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
唐朝不僅是“江南”作為行政區劃的名稱首次出現的時期,也是“江南”這個文化符號豐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非常強大。處在詩歌的國度,“江南”也在詩歌等文學作品中大放異彩,人們對“江南”有了新的印象——“文化江南”。
歡迎關注公眾號【今日亂侃】luankan100,更多精彩文章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