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過很多“熊孩子”,上課干擾課堂紀律、發出怪聲、四處亂跑、甚至跟老師、家長頂嘴,總之,他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這是孩子獨特的“個性”嗎?
如果是,至少要避免對周圍人的負面影響;
如果不是,那孩子這麼多動,算是一種病嗎?
01 諮詢師的“觀察”
The Consultant's "observations"
來訪者情況:
賀賀,女,6歲,學前班學生,母親陪伴前來諮詢,母親提出,孩子每天回到家根本無法安靜地寫作業,就想著怎麼吵鬧。
賀賀自小與外婆一起生活,父母只是逢年過節才回來看看她。賀賀打小就很淘氣討嫌。放學回到家就喜歡搞破壞。在學校食堂用餐,大家都排隊等待,只是賀賀在到處亂竄影響秩序,還撞到其他班級的同學,若不是班主任及時發現,差點就打起來了,老師沒辦法,這些行為已經是數次發生,只能聯絡家長告知實情。
主訴:
賀賀多動、喜歡大聲吼叫、易與人發生爭執,希望這些行為得到矯正。
【科 普】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02 諮詢師的“技術”
The consultant's "technique"
1、活動金字塔:讓賀賀參與這個金字塔的繪畫,建立屬於自己的活動內容,以及想要達到的目標,前三次由諮詢師進行示範,在賀賀能夠自主完成後退出這部分的干預。
2、專注力訓練:從賀賀目前最感興趣的跑跳行為著手,以觸覺為主,視覺、聽覺及視聽整合類的遊戲為輔進行週期訓練,加強其對作業內容的興趣以及完成度,再增加親子類的練習,養成積極關注的育養習慣,提升親子陪伴質量。
3、及時的情緒疏導:賀賀從小和外婆在一起生活,對於父母的陪伴是渴望的,也是強烈的,在做出偏差行為的同時,自己面對世界的感覺是孤獨的,所以更多的也是在尋求一份有愛的關注,特別是對父母的愛與積極關注的渴望。
4、沙盤遊戲訓練,讓孩子創造一幅沙盤景觀。創造期間,諮詢師充分的尊重,積極關注,用心傾聽,並感興趣充滿讚賞地問沙盤景觀的寓意。開始時,孩子有時會把沙子撒在地上,甚至跑開去做其他事。伴隨著心理諮詢的程序,孩子在創造中感受到了鼓勵和欣賞。獲得了成就感和信心。創造的過程越來越好。
03 諮詢間的“互動”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ltants
諮詢師:你在吵鬧時心裡在想什麼?
來訪者:肯定又會有人來教育我的,來吧!
諮詢師:我很好奇你這樣想,可以具體說一下嗎?
來訪者:就是嫌我影響到別人了唄,就是覺得我很煩唄……
諮詢師:當你這樣說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感覺?
來訪者:我覺得有點不舒服。
諮詢師:你認為他們知道你的這種不舒服嗎?
來訪者:不知道吧,大人是不會懂的。
諮詢師:爸爸媽媽也不懂嗎?
來訪者:算了吧,平時連人都看不到的,只有老師打電話給我媽,他們才會出現……
諮詢師:你希望經常能夠看到他們的,是嗎?
來訪者:嗯。
04 來訪者的部分“反饋”
Partial "Feedback" from visitors
結案時的部分反饋:
母親:其實我一開始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平日裡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她就會這樣,是後續跟著孩子一起做了一些遊戲,自己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孩子已經在慢慢長大,早就不是那個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人了,她現在有了很多獨立的思想,甚至有些負面想法是我們大人影響到的。
賀賀: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遊戲,我在學校也可以和同學一起做,不過前提是我得不和別人打架(可愛的笑),這樣我就不會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