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四大文明古國一直佔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
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倫。
但是在現如今的國際社會當中,普遍只承認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地位,而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消失於歷史的長河當中。
一位英國教授提出的問題表明當今社會當中的印度和埃及仍舊存在著,為何卻只承認中國的古國地位呢?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01 古印度與印度的關係
現如今的印度雖然表面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在近代歷史之前,印度半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是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當中,而我們所說的古印度一般都是指代公元前187年滅亡的印度孔雀王朝,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當中印度都陷入分裂當中,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格局。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半島出現了遠古時期的文明,其被稱之為哈帕拉文化,這一時期當中在印度半島開始出現青銅文明。同時在這一時期當中,印度境內開始出現大量的城市,並且圍繞著城市開始文明的發展。
根據現在已經發掘出來的相關遺蹟來看,哈帕拉文明城市設計規劃合理,有著寬闊的街道以及精美的住宅,文明程度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隨著帕米爾高原遊牧民族的入侵,哈帕拉文化陷入到了衰落當中。此後的一段時間當中,建立了以摩揭陀為核心的新一代文明,並且與先前的哈帕拉文明一樣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統治。
不過隨著包括波斯人到達印度西北部地區,摩揭陀王國隨之受到重創。後來亞歷山大東征,擊敗了原本控制印度的波斯人,希臘人與馬其頓人成為了印度廣袤土地的實際控制者,這些軍隊控制了印度西北部地區。
當時印度南部歸屬摩揭陀王國,北部則先後被波斯人以及希臘人佔據,印度半島陷入了分裂當中。
這種分裂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在旃陀羅笈多的領導之下,印度地區爆發了反抗希臘侵略者的戰爭,在擊敗希臘軍隊之後,起義軍隨後揮師南下之際進入了摩揭陀王國的都城,至此結束了印度南北分治的局面,形成了統一的國家被稱之為“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時期,可以被視為古代印度的鼎盛時期,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都達到了古印度的巔峰。同時由於其統一了南北印度,並且驅逐了外部侵略者,與當時的希臘人以及埃及人建立了外交關係,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大國。可以說統一的國家,為古印度達到鼎盛提供了堅定的基礎。
從孔雀王朝之後,印度基本上呈現出南北分治,間歇性群雄割據的局面。在印度半島範圍內湧現出了一系列弱小的國家,並且未能統治整個印度。因此古印度的文明傳承,在孔雀王朝之後其實就陷入到了一個較為混亂的狀態當中。
除此之外,英國人在近現代時期還曾經在印度建立了有效的殖民統治,這成為了現在的印度與古印度之間的另一個斷層。
不過古印度許多的文化仍舊對於印度造成了及其深遠的影響,不過其中也包括有一些封建糟粕,像是我們所熟知的印度種姓制度,就是從古印度時期流傳下來的。不過二者之間雖然存在著一定的關係但是並不可以一概而論,古印度與印度之間存在的斷層是不容忽視的。
02 古埃及的誕生與滅亡
與印度一樣,埃及在古代也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時刻”,但是現如今已經逐漸趨於平凡。
在公元前5400年左右,在現在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的法尤姆周邊,古埃及文明開始逐漸出現,這一文明歷經接近六千年傳承,並且最終在公元600年左右滅亡。可以說現在的埃及並不是傳承自古埃及文明,而是後來者再次發展而成。
尼羅河周邊由於季節性洪水的泛濫,為這一地區帶來了及其肥沃的土壤,為農耕文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可以被視為古埃及文明的立身之本。
正是由於其從遊獵採集轉向農業生產,最終才使得在尼羅河周邊形成了一系列城邦,隨後從城邦逐漸轉變為國家。這也就使得其在遠古時期鑄造了偉大的文明以及璀璨的文化。
現在的我們一提到埃及這個名字,似乎總是與金字塔相互關聯起來,而這些從古代遺留至今的偉大建築,其最早的用途是埃及法老的陵寢。
這些建築的宏偉讓人瞠目結舌,其中胡夫金字塔的每塊石頭平均質量約為2.5噸左右。在沒有重型裝置的情況下,古代埃及人就是依靠著人力最終搬運來這些巨大的石塊,並且修建瞭如此宏偉的建築。
其實這背後是生產力解放的一種體現,當時由於古埃及人已經發展出來了農耕文明,並且藉助尼羅河沿岸的肥沃土地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在滿足基本生活的基礎之上,才使得古埃及人能夠在遠古時期就建造如此宏偉的建築。
古埃及人除了在建築方面有著輝煌的成就之外,在其他領域也有著很多不錯的成果。
古埃及在數學方面開始發展自己的數學符號,並且進行計數。天文學方面則是最早使用太陽曆的文明,將一年分為365天,可見古埃及人的智慧。
從歷史時期來看,古代埃及可以分為十個時期,也就是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晚王國、托勒密王朝,其歷史橫跨將近六千年。
疆域最遼闊的時期曾經包括了現在的蘇丹,衣索比亞等國家,無論是從文化軟實力還是從國家硬實力來看,古埃及都是一個強大無比的文明古國。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橫亙在歷史長河當中超過6000年的超級文明,最終還是難以逃避消亡的命運。埃及最後的一個王朝是托勒密王朝,而有意思的是這個王朝的統治者卻並非是埃及人,而是一個希臘的外來者。
不過即便如此,在國際史學界當中仍舊將其視為埃及的最後一個王朝,雖然當時其統治者是來自希臘的外來者。
但是在亞歷山大東征之前,波斯帝國是埃及實際上的控制者,由於其統治過於殘暴,因此埃及人在面對亞歷山大的軍隊時並未選擇抵抗,而是順利地成為了其帝國版圖當中的一部分。在這一過程當中,亞歷山大任命軍事將領托勒密為總督,負責管理埃及地區的相關事務。
後來隨著亞歷山大患病英年早逝,原本龐大的帝國面臨分崩離析。而在這一過程當中,埃及總督托勒密自稱為法老,開創了托勒密王朝。這一王朝總計享國275年,最後一任法老是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埃及豔后”。
最後一任埃及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此人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卻頗有手腕。當時羅馬已經逐漸興盛起來,埃及逐漸失去了其大國地位以及地緣政治優勢。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取得埃及法老之位後,同當時羅馬的統治者凱撒兩情相悅。
不過好景不長,凱撒隨後遭遇刺殺不幸去世,而埃及豔后在與屋大維的鬥爭當中失敗,至此埃及從歷史長河當中徹底消失,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此後的一段時間當中,埃及遭到阿拉伯人的入侵,逐漸伊斯蘭化,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埃及。
03 唯一一個保留至今的文明古國
從前面的介紹當中我們已經不難看出,雖然現在埃及和印度仍舊是國際上的國家,但是事實上來看與先前的古埃及以及古印度文明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大。
其中古印度是因為受到了遊牧民族的入侵,傳承因此中斷。古埃及則是由於阿拉伯人的入侵逐漸伊斯蘭化,失去了其獨有的宗教傳承。最後一個位於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更是因為戰亂,最終從歷史當中消失不見蹤影。
那麼中國能夠傳承至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其實在張騫開闢絲綢之路之前,中國所處的環境整體來看都是比較閉塞的。南邊是炎熱茂密的雨林,與印度之間有著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阻礙。北面是荒涼而又寒冷的西伯利亞,東面則是廣闊的太平洋。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位置就十分得天獨厚,為文明的延續提供了天然的保障。
在世界歷史當中,東西方之間曾經發生過數次戰爭,而其中較為著名的當數亞歷山大東征。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當中,四大文明古國當中的印度,埃及,巴比倫所在的地區都先後受到了一定程度影響。在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國並未直接與之發生衝突,由此可見中國地理環境整體的閉塞。
這一階段當中,受制於交通運輸的能力,中國獲得了文明繼續發展的好時機。在其他三個古國都因為外來侵略戰爭而自顧不暇的時候,中國卻保持著自身的獨立性,即便有著一定程度的戰爭,也是中國自身的朝代更迭。
再加上中國國內優渥的地理環境以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得以從奴隸社會轉向中央集權王朝,最終形成了傳承千年的封建統治制度。可以說這背後與中國的地理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 傳承與統一
事實上來看,在中國歷史當中,最為危險的時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當中華夏大地正在經歷著從奴隸制向著封建制度轉型的關鍵時期。而這一過程當中,原本統一的國家逐漸分崩離析,最終形成了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
而這一時期與後續任何時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文化體制的混亂,在此前的奴隸制社會當中,夏商西周都有著自己成體系的文字內容,並且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但是隨著戰國亂世的降臨,文字體系開始變得錯亂起來,形成了以齊,燕,晉,楚這四個大國為代表的四種文字體系。隨著文字體系分裂的還有封建禮法,度量衡等一系列有著文明強烈辨識度的產物,事實上來看如果如此繼續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的分裂。
不過這一切隨著秦一統六國而畫下了句號,從中國歷史角度來看,秦朝是中國歷史當中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同時它的出現也標誌著中國徹底從奴隸社會轉向封建社會,避免了因為國家內亂而分崩離析的結局。
隨著秦國的建立,中國再次出現了統一的文字,法律,度量衡以及禮法,其治國的方式也成為了後續封建王朝的範本。
雖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仍舊不能磨滅其在歷史長河當中的功績。雖然後來在漢朝,明朝等朝代時都曾經短暫恢復分封諸侯王的制度,但是中國古代治國的根本還是在於中央集權,這一點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改變。
- 文化傳承與民族認同感
中國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文化當中的先進代表,這一點在中國封建時期體現得尤為明顯。正是由於這種基於文化傳承以及對於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感,造就了古代中國傳承至今的向心力。
同埃及法老統治以及印度種姓制度不一樣,古代中國的統治不是“君權神授”,而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一句話也構成了中國自我革新的精神核心,在面對昏庸君主的統治時,中國人民從不會選擇忍氣吞聲,而是會站出來予以反抗,可以說正是這種精神的存在,使得每一箇中國人在身份上都是平等的,造就了中華民族前進的動力。
同時中國文化的高包容度使得民族融合成為了一種可能。同其他依靠宗教治國的文明不同,中國人治理國家依靠的是禮法,如果用現在較為通俗的語言來形容就是普世價值觀。
道教佛教等宗教在中國歷史當中確實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但是從來都不是主導國家發展的“國教”。而這種普世價值觀的存在是符合大多數人需求的,這種禮法當中的包容性也就為民族大融合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在中國歷史當中,民族融合一直都是不變的主旋律。從最早的逐鹿之戰開始,其實就已經逐步拉開了民族融合的道路。後來的五胡亂華雖然對於中原地區造成了及其不利的影響,但是隨著胡漢混居,最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融合的程序。
其實一直以來,古代中國從不以種族或者血脈進行分割,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文化。與此同時,正是由於文化與民族融合的共同作用,最後使得中國維持了數千年統一的局面,並且建立了對於國家統一的高度認同感與使命感。
其實站在歷史長河當中,判斷一個文明是否傳承下來,主要取決於其文明的文化與文字。
雖然四大文明古國當中的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倫的璀璨文化對於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當地也遺留下來許多古文明的遺蹟,但是上述四個文明的文字都未能順利傳承至今,並且都曾經被外來者改變了國家的統治模式。
在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國的文字在歷經了數千年的衍化之後,仍舊為我們所用。同時,古代中國的封建統治模式一直未曾斷絕,不曾被外來者改變,這些也就是為什麼中國被國際社會承認為古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