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麼是真正膽大的人?
莫言在一篇散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真正的膽大,其實也不是殺人不眨眼,不是視死如歸,也不是盜竊國庫時面不改色,心不跳,而是一種堅持獨立思考,不隨波大流,不被輿論左右,敢於在良心的指導下說話,做事的精神。”
也就是說,莫言認為:真正大膽的人是敢於在靈心的指導下說話,做事的精神。
有不隨波逐流,不受輿論左右,敢於在良心的指導下說話、做事的精神的人就是最大膽的人。
按照此標準,我們在中國歷史上能找到膽子小的人。
02
明朝的崇禎皇帝是膽子小的人
當李自成攻佔了大半個中國,即將向京城開拔的時候,崇禎皇帝有三次扭轉乾坤的機會,但都是因為膽子太小而錯過了大好時機。
第一次:他應該派遣鎮守寧遠的袁崇煥回援京城,但他又怕清軍佔領寧遠,他一直在猶豫不決,當他調遣袁崇煥的部隊時,已經晚了。
第二次:他應該調遣鎮守三海關的吳三桂入關救駕,但聽吳三桂的父親說需要百萬軍餉,他又猶豫不決了……
第三次:當李自成帶領的起義軍離京城還有三天路程時,他應該帶領文武大臣撤到南京,積蓄力量,以圖反攻,當遭到大臣們反對時,但他又猶豫不決了……
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圍困了京城,此時的袁崇煥一看末日到了,他舉起寶劍,殺了太子、公主和自己的皇后、貴妃,自己跑到煤山上上吊自殺了。
崇禎皇帝殺了妻兒,可以說“殺人不眨眼”;他自己上吊,這屬於“視死如歸”,這不是膽大,而是在一種絕望的表現。
然而,崇禎皇帝該膽大的時候,卻受大臣們輿論的左右,違背了自己的良心,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這就是優柔寡斷,膽子小的表現。
03
李自成就是個膽子小的人
李自成率領大軍攻克京城之後,由於缺乏軍餉,他派自己的大將劉宗敏從各級明朝官員那裡搜刮金銀財寶,然而,劉宗敏卻是個好色之徒,他順手牽羊,霸佔了鎮守三海關的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此時,李自成已經派出使臣說服了吳三桂投降了。
李自成應該嚴懲劉宗敏安撫吳三桂,但李自成考慮到劉宗敏既是自己的患難兄弟又是自己的愛將,對劉宗敏的流氓行徑聽之任之……結果,在三海關的吳三桂聽說劉宗敏霸佔了自己的愛妾,火冒三丈,立刻調轉方向,投靠了清軍。
李自成的失敗在於他沒有獨立思考,不懂得孰重孰輕,優柔寡斷,錯過了大好時機,結果,只做了一條的皇帝就逃之夭夭了,導致了他大半生南征北戰,功虧於潰了……
04
現實生活中那些膽子小的人
在最近發生的兩起滅門案件中,莆田案件中的歐某與蔡甸案件中的高某都“視死如歸”,因為一個畏罪自殺,而另一個跳江自殺;都是“殺人不眨眼”,一個造成了2死3傷,另一個造成了5死1傷。他們都是仇殺,雖然他們自認為出了一口惡氣,但這兩位兇手都是膽小鬼!
為什麼說這兩個兇手都是膽小鬼呢?因為他們缺乏獨立思考。世界之大,謀生的手段之多,為什麼不知道退一步呢?受害人不允許你蓋房子,你只要有錢,哪裡蓋不了房子?受害人不給你魚塘的補償款,難道沒有這筆錢,人就不能活了?
難道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嗎?要想爭氣,在當今社會不是去報仇雪恨,而是想法把日子過好,那才是英雄好漢。這就是獨立思考,然而,這兩位兇手都鑽了死牛角了,或許他們的處境受到了“輿論”的影響。
比如:在農村有的村民說:“他這是欺負你呀!欺人太甚了!若換成是我,我是不能饒恕他的!”這樣的話聽多了,也自然就形成了很強的心理暗示……這就是為什麼這兩位兇手會缺乏獨立思考的根源吧……
05
敢於在良心的指導下說話、做事的精神
莫言這句話的核心內容就是:“敢於在良心的指導下說話、做事的精神。”
在良心的指導下說話和做事的精神是一個人做人的底線。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的人,只要在良心的指導下,不能說做得很優秀,但至少不會做得太差。
教師只要憑良心教學,他就會認真教學,關心學生;醫生如果憑良心,就能竭盡全力救死扶傷,就不會故意給農民就醫者開很昂貴的藥品;家長若憑良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會嚴以律己,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子女若憑良心,就會真誠地對待自己的父母,贍養自己的父母……
不倒翁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