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文章(117)小鎮上的建築-宗氏祠堂
兒時小鎮上有很多的“宗氏祠堂”和“會館”,但這些建築都被分割成多戶人家在居住,不過這些建築的整體格局依然保留著;
兒時小鎮上的“宗氏祠堂”和“會館”在小鎮上很普及,基本上每條巷子裡都會有個一個或多個;據大姑描述,那時有個“江西會館”,是小鎮上最大的私人建築,高大的院門,室內都是各種雕花的木雕,就連房屋的梁木上,都有雕著各種圖案;大姑說小時候,最喜歡就是去“江西會館”看各種木雕,如能保留到現在,那一定可以建成“建築博物館”,可惜在建國後遭到破壞;
大姑曾經描述過,小鎮上有座很大的教堂,我讀小學的學校就是在拆除教堂後建設的;在解放前,小鎮上的教堂有很多的傳教士,在教堂裡開設有學校,是“教會學校”,大姑小時候就是在“教會學校”裡上的學;在偶爾和大姑通電話時,大姑在心情好的時候,就會給我講當年小鎮上的事情,我的很多小鎮事情都是大姑告訴我的;
小鎮上的“宗氏祠堂”都是以姓氏為名稱,比如:“遊家祠堂、梁家祠堂等等”;兒時也挺喜歡去逛“祠堂”的,感覺每個“祠堂”格局都差不多,只是存在面積大和小的區別;每個“祠堂”都至少是“二進二出”的院子;高高大大木製的大門,大門兩旁都立有石雕件,兒時經常喜歡坐到石雕件上玩耍;大門下是高高的門檻,進入大門後,一般都是一個空曠的大房間,大房間中間會有個石制的“屏風”,“屏風”後是個天井,天井兩旁都是房間,房間都是木製的門和木製的窗,窗上有的雕著各種圖案;過了天井後,又是一個大大、空曠的房間,房間裡都會有高大的石柱連著地面和屋頂;房間後來都會有一個院子,穿過院子,有的會有一棟兩層的小樓,小樓一般都會是木製的;
兒時對“宗氏祠堂”是比較好奇的,那時的“祠堂”也都是分割為多戶人家居住,大門也是敞開的,隨便都能進去,而且“祠堂”裡都是想通的;在下雨的季節,去“祠堂”任何一個位置,都是不用擔心被雨淋溼的,而且“祠堂”還有非常強大的排水系統,不管多大的雨水,“祠堂”的天井都會快速的排除雨水,不會有任何的積水;兒時更喜歡看“祠堂”裡的各種木雕,在窗、房梁等各種有木頭的地方都會雕刻有各種圖案,那種雕刻圖案比較精美,不單單是花、草等圖案,有的還會有人物、動物等圖案;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遊家祠堂”裡的一根房樑上,整個一個粗壯的木頭房樑上,雕有松樹、仙鶴、雲彩等圖案,兒時就有一個願望,能夠爬到房樑上去認真看看那些圖案,可惜一直未能實現;
在後來的發展中,很多的“祠堂”的住戶被清空,有變回私人住宅;在變回私人住宅後,很多都有進行翻建;至今小鎮上的“祠堂”基本上都“蕩然無存”;“祠堂”也成為小鎮一代人的記憶;
2021年11月01日 於北京 朝陽門
(注:文中內容均為真實記憶記錄,原創首發,但會存在迷糊記憶;本文使用的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在此,對圖片所有者表示真誠的感謝。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以便隨時處理;)
下一篇:連載文章(118) 小鎮上的建築 — 趙公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