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第一次世界大戰都被視為一次無謂的戰爭。在協約國陣營裡,並非每一個參戰國都是出於高尚的動機才拿起武器的,有一些國家甚至應該為他們在戰前的表現而受到譴責。但是,僅就選擇戰鬥而不是屈服這一點來說,他們都是正確的。人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存在普遍的誤讀,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後來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其清晰的對錯關係掩蓋了這次戰爭的光芒。
但是,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一次正義之戰的因素有很多已在1914~1918年顯現出來。反對專權的需要、赤裸裸的軍事侵略、針對平民的暴行、不人道的武器和種族屠殺,等等,都已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出現過了。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然是一場必要的戰爭,但這場戰爭的結束卻沒有換回應有的和平。部分戰勝國的要求太高,英法兩國則希望除了同盟國以外其他各方勢力都恢復到戰前的情況,而德國則面臨著十分嚴厲的制裁。
最終的和平協約裡充滿了私利的氣息,而這也是導致20年後世界新捲入戰火的原因之一。1918年10月,德國已經沒有能力繼續作戰;11月,迴天乏力的德國只好請求停火。但在簡短的和談中,他們卻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本錢,只能任由協約國去制定和約條款。
1918年,德國經歷了勝敗之間的大起大落。6月時,德國還可以為佔領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疆土而揚揚自得;但幾個月之後,他們不僅被協約國踩在腳下,還被國內的革命浪潮弄得頭痛不已。德國毫無理由地輸掉了戰爭,而使其地位不保的理由卻有很多——譬如英軍的海上封鎖,譬如美軍源源不斷地湧入歐洲,又譬如3~6月德軍在法國攻勢的失利,當然還有協約國自7月中旬起發動的一系列行動。一度無人可及的德國軍隊在低迷計程車氣和騷亂的政治中威風掃地,而在其大後方,由於日常用品短缺和政治、工業的動盪,人們的精神也快要崩潰了。
作為後來曾執掌國政的軍隊領袖,陸軍元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發現,造成德國全線崩潰的原因其實是人們早已喪失了勇氣。雖然這兩人於9月末先後卸任,但他們在此之前卻已經勸服了德皇威廉二世停戰並接納新政府,德國需要這樣一個不因皇室或軍裙帶關係而腐化墮落的政府。10月3日,巴登王子巴克思出任新政會總理。
隨後,馬克思王子向於1918年1月提出了“十四條和平建議”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發出停戰請求。協約國陣營和德國之間於是出現了一場外交風暴,但德國最終同意恢復協約國戰前局勢,並委曲求全地於當月20日逼威廉二世退了位。11月6日,馬克思王子還決定開始實質性的談判,並派出了由中級政客和高階軍官組成的代表團。
11月8日,停火的細節商討在協約國最高司令部所在地貢比涅進行,協約國最高司令、陸軍元帥費迪南德·福煦作為僅由英法兩國代表組成的代表團領隊出席會談。而以馬提耶·埃次貝爾格為首的德國代表團很快就發現,“會談”的內容根本就不涉及威爾遜的“十四條”,只不過是一張寫滿了苛刻要求的賠償清單而已。
停火協議共有34條,幾乎條條都是為了削弱德國軍力和經濟而設,此外還包括了要求德軍在14天之內撤出其佔領的所有陣地,包括阿爾薩斯和洛林,協約國在28天之內接管萊茵河以西的德國領土並建立一條深入德國東部32千米的橋塔等內容。而德國還必須放棄5000個火車頭、15萬輛各式運輸裝備和1萬輛貨車及所有潛艇及戰艦,歸還從他國銀行裡掠奪的所有資金,也就是賠款,而英軍則將繼續保持對德的海上封鎖。
這些條款讓德國代表大吃一驚,面面相覷,但在經過高層批准後,他們還是於11月11日上午5點5分簽署了這份苛刻的停戰協議。至此一戰正式結束,但和平協議卻尚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