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和日本之間曾經發生兩次大規模的戰爭。一次是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結果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終。1931年9月,日本軍國主義再次挑起對中國的第二次侵略戰爭,這次戰爭以中國人民的輝煌勝利而告結束。
對第二次中日戰爭的研究,多年來出版了大量學術成果,可以說已經十分繁榮。但是,這次戰爭的起點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還是1937年的七七事變?學術界在認識上並不完全一致。我們認為有必要把這個問題研究清楚。
毫無疑義,1937年的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大規模擴大進攻中國內地的開始,也是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政黨團結起來共同抗日的起點。但是作為一場大規模的中日戰爭,它的起點應該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並且經歷了14年的戰爭過程。我們應該將1931年至1945年的中日戰爭歷史作為一個完整過程加以研究。
甲午戰爭後,日本帝國主義不斷地策劃侵略中國的新陰謀。1927年6、7月間,日本田中內閣在東京召開了“東方會議”,討論並確定了新的對華政策,即所謂“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九一八事變就是這一政策演進發展的必然結果。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不論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政策、步驟、範圍、手法如何變換,它始終遵循和堅持田中內閣所制定的企圖滅亡中國並征服世界的“大陸政策”,並且從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其間,自1931年至1937年,雖然戰爭時而停止時而繼續,但是日本滅亡中國的政策並未放棄,日本侵略軍並未撤離中國領土,而是一步步向華北地區擴張。這時日本與中國政府所進行的各種談判和在華北地區策動的政治分離運動,都是以其武裝力量為後盾的。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即開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裝鬥爭。由於中國國情的複雜性,導致中國抗日戰爭的曲折性。由自發的、區域性的、各種形式的抗日鬥爭,發展到全民族的、各階級各政黨共同進行的反侵略戰爭,其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變化過程。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帶來嚴重影響。中日民族矛盾已經逐步上升為主要矛盾,階級矛盾開始下降到次要地位。全國各階級、各政黨尤其是國共兩黨,面對這一殘酷的戰爭現實,不能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態度和政策。政策的調整和相互關係的整合是曲折的、緩慢的,經歷了正確和錯誤的選擇。共產黨由抗日反蔣、逼蔣抗日到聯蔣抗日,國民黨則由對日不抵抗到抵抗、由消滅共產黨到接受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實現共同抗戰,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逐步實現的。
綜上所述,無論從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還是從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方面說,14年的中日戰爭是一個整體發展過程,我們不應將七七事變前後割裂為兩個不同質的歷史發展階段。但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是中國人民區域性抗戰階段,自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中國則進入了全面抗戰階段。七七事變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它不僅標誌著日本開始大規模地入侵中國,也標誌著全國人民團結抗戰的形成。我們可以將14年的中日戰爭歷史,作為一個戰爭兩個大的發展階段加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