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捎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小的時候,經常聽奶奶講故事,這四句話的家信在我的記憶中十分深刻。奶奶講的故事說的是“仁義衚衕”的由來。故事的主人公是傅以漸。傅以漸可是清朝的一代名相,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著兵部尚書。故事發生在康熙年間。那年,傅以漸家人在東關家廟拓建時,新建的院牆蓋住了鄰居家的地基,兩家就此產生矛盾。雙方互不相讓,相持不下,傅家人就寫信給了時任國史院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的傅以漸,讓傅以漸找地方官員去通融關照。很快的,傅以漸就回了家信,就是開頭咱說到的: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領會其意,主動將牆基退讓三尺。鄰居看傅家如此仁義,亦退讓三尺,成就了傅氏祠堂東鄰的六尺巷子,也成就了一段有關“仁義”的美談。後康熙皇帝聽聞此事,寫“仁義衚衕”四字以表彰此義舉。
仁義衚衕,不僅見於奶奶的故事裡,也見於我週末穿行的衚衕裡。在平谷,早就聽說也有一條“仁義衚衕”。直至上個週末,偶然穿行,才得以見其真面目。
話說平谷區舊城街和平街村,原名就叫仁義村。相傳,明代有金、倪兩位尚書的親戚居於此地,兩家僅一牆之隔。因兩家之間院牆倒塌,修復時起了爭執。兩家遂各自修書,請朝中親戚為自己做主。萬萬沒有想到,兩家收到的回信居然都是:百里捎書為堵牆,讓他一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兩家人見信後立刻醒悟,均主動退讓,形成今日兩米寬之衚衕。村鄰看見皆稱讚,自此平谷“仁義衚衕”成。平谷的“仁義衚衕”牆上嵌有“泰山石敢當”石碑,碑上標註著“仁義”之要義。
前輩先人的仁義之花,已結出今人的文明之果。週末的午後,穿行在這有故事的小巷,津津有味地讀著石碑上的文字,追憶著人人稱讚的“仁義衚衕”的故事;追尋著金、倪鄰里兩家之間和睦相處,互敬互讓,退讓出一個“仁義衚衕”的善舉;希翼著現如今的我們,一代又一代地汲取著“仁義”的力量,鄰里和睦、互相謙讓,全力踐行文明、和諧、友愛之精神,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盡一份力,添一份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