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研究院,有座名為《青春》的雕塑:一位風華正茂的短髮女孩,手拿草帽,揹著書包,邁步向前。這是以1963年初到敦煌的樊錦詩為原型雕塑的。
樊錦詩祖籍杭州,在上海長大,是一名江南閨秀,也是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高材生,卻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光陰守護著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工作以來,樊錦詩歷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已為敦煌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奮鬥58個春秋,以後還將繼續貢獻。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敦煌的女兒”。
1963年,樊錦詩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敦煌工作。父親擔憂她從小體弱多病不能適應,為此寫了一封信希望她向領導轉呈。然而,樊錦詩堅信“報效祖國就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堅決服從安排。父親放下擔憂,鼓勵她說:“這是你自己的選擇,去了敦煌,就要好好幹。”
儘管此前在敦煌實習過,但正式工作後,樊錦詩才發現,敦煌和北京、上海相比,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會感到孤獨。尤其敦煌春天整天地颳風,窗外颳風屋內下沙。整個世界好像都把我忘了……望著黑黢黢的窗外,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淚。”可是第二天一走進石窟,樊錦詩就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的。
樊錦詩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莫高窟壁畫《反彈琵琶》時的心情:“一千多年來,它就一直在那裡。窟外是自然條件惡劣的戈壁沙漠,但壁畫的存在,讓這個僅容得下兩三人的小小洞窟顯得富麗堂皇。整個莫高窟好像是人類倖存的博物館,這裡的一切完全向我敞開,讓我置身於這些偉大的藝術面前。”
為了保護傳承好這座人類藝術的博物館,樊錦詩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堅持改革創新,帶領團隊積極開展文物國際交流合作,引進先進保護理念和技術,還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在她的推動和倡導下,《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先後公佈實施。
20世紀90年代開始,她具有前瞻性地主持構建“數字敦煌”,開創敦煌莫高窟開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緩解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的矛盾。數字檔案讓莫高窟以數字化的方式“永生”,經過近20年的努力,“數字敦煌資源庫”免費向全球開放。如今,憑藉在文物保護傳承與利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樊錦詩獲獎無數,但一如既往保持著淡然與謙遜。
“與莫高窟朝朝暮暮的相處,讓我覺得自己已是長在敦煌這棵大樹上的枝條。我離不開敦煌,敦煌也需要我。我就是莫高窟的守護人。”樊錦詩常說,敦煌就是她的宿命。從青春到白髮,半生堅守心歸處,是敦煌。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