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時下最當紅的動作演員,當屬吳京。
前兩天,成龍在面對媒體採訪時,就直接表示很羨慕吳京:
我花了幾十年演電影,才到200多億票房,吳京僅僅憑藉四部戲就能達到。
剛剛過去的國慶檔,兩部重量級電影《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都有吳京的參與,尤其是《長津湖》上映以來,打破多項內地影史票房紀錄,如今票房已經突破53億。
根據媒體預測,《長津湖》很可能衝擊內地影史票房冠軍《戰狼2》。
因此很多人調侃說:能打敗吳京的只有吳京本人。
吳京如今成了內地電影圈的票房吉祥物,但這個殊榮其實來之不易。
雖然吳京成名很早,年輕時演過很多熱播劇,但吳京的電影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電影處女作《功夫小子闖情關》後,吳京一直在演電視劇,但受限於九十年代內地電影市場規模很小,吳京只能轉投電視圈發展,一路演成武俠劇中的功夫小鮮肉。
新世紀之初,在電視熒屏小有名氣的吳京,為求轉型開始將工作重心放在電影上,並效仿師兄李連杰一樣去香港發展。但千禧年後,香港電影業進入衰退期,動作電影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所以吳京在香港電影圈發展的那幾年,一直沒有得到太好的機會,雖然也有《殺破狼》中的精彩表現,客串過徐克的《蜀山傳》,但真正擔綱主演的電影卻一直不溫不火,很多作品更是被嚴重低估。
吳京去香港後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是邵氏出品的功夫片《醉馬騮》(內地叫《醉猴》),該片也是功夫大師劉家良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影片在當年投資超千萬,卻因種種原因沒能在內地引進上映,香港本土的票房口碑更是慘敗。
本期「被遺忘的港片」,就來聊聊這部吳京早年的功夫片——
《醉馬騮》
Drunken Monkey
影片拍攝於2002年,由邵氏影業與內地的中影聯合出品。
該片是邵氏自九十年代後,時隔十年再度投資出品的首部電影。
邵氏對此片寄望頗高,不僅投資超千萬,更邀請已經6年沒有拍電影的功夫大師劉家良出山擔任導演,劇組遠赴內地的浙江、上海、天津等地取景,各種宣傳新聞當年鬧得陣仗頗大。
影片導演劉家良,是香港功夫片史上赫赫有名的動作執導。他是黃飛鴻的嫡系傳人,正宗南拳宗師,以武術執匯入行,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活躍於電影圈,之後轉型成為導演,成為邵氏武俠功夫片的代表人物。
劉家良的電影以硬橋硬馬的武打設計風格而著稱,七十年代是劉家良的創作高峰期,推出過眾多經典功夫片,如《少林三十六房》、《陸阿採與黃飛鴻》,1986年,劉家良奉邵逸夫之命赴內地與李連杰合作拍攝電影《南北少林》。
劉家良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是與成龍合作的《醉拳2》,然而影片拍到中途時,劉師傅就與成龍在動作風格上產生分歧,劉家良非常不喜歡成龍誇張華麗的打鬥方式,認為動作片應該有武術的寫實感,最終不歡而散。
事後劉師傅脫離成龍,找來一票明星自導自演了電影《醉拳3》,緊隨成龍的《醉拳2》上映。結果事與願違,成龍的《醉拳2》大獲成功,香港票房破4000萬,而劉師傅的《醉拳3》僅收穫了700萬的票房,便慘淡收場。
事業遭遇打擊的劉師傅,不久又被查出罹患淋巴癌,因此只得淡出電影圈養病,一直到邵氏邀請劉家良再次出山。劉師傅始終不忘《醉拳》系列,同時又將自己在邵氏時期最得意的功夫片《瘋猴》祭出,兩者融合有了這部《醉猴》。
為拍攝此片,劉師傅不僅親自主演外,還邀請了自己在邵氏時期的老搭檔,其中包括義弟劉家輝、七十年代邵氏功夫片打星戚冠軍、臺灣武打演員張振寰。
按照劉師傅拍片的風格,喜歡使用一些具有真功夫的演員。片中的男一號吳京,因為被張鑫炎帶去邵氏公司而被選為主角,在此之前他除了處女作《功夫小子闖情關》外,只在徐克的《蜀山傳》中有過客串。
男二號劉永健是劉家良弟弟劉家榮的兒子,後來進入演藝圈,多在TVB的一些影視劇裡飾演配角,如《尋秦記》中的趙德。
再說故事,《醉猴》是比較典型的港式功夫片,故事型別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民初功夫小子喜劇。
民國初年,適逢亂世,鴉片走私生意猖獗。
在江南水鄉,有一間名震江湖的鎮遠鏢局,鏢行的二鏢頭文彪(劉家良 飾)以一手硬猴拳獨步江湖。
猴拳本身偏靈動輕盈,但文彪的硬猴拳卻剛猛無比,尤其有種特殊發力方式,號稱:
一掌四式。
文彪有個弟弟文豹,兄弟兩人在鏢行威望很高,經常被總鏢頭于海洋委派走鏢任務。
一次押鏢過程中,文彪意外結識了從南京過來調查鴉片走私案的中央探員洪一虎。
兩人不打不相識,洪一虎非常敬佩文彪的武功,而文彪也痛恨鴉片禍國,文彪因此主動送馬給洪一虎,助其擺脫追殺,兩人從此成為知己。
然而讓文彪沒想到的是,在鏢局暗中走私鴉片的人,正是自己的弟弟文豹。
文彪得知真相後大怒,聲稱要將弟弟送去官府法辦,然而弟弟文豹的妻兒卻替他求情,文彪不忍弟弟妻離子散,最終同意放過文彪,但警告他不準再沾染鴉片。
然而文豹卻不甘心被哥哥管教,在一次押鏢途中,暗中設下埋伏,想要殺死大哥文彪。
文彪身受重傷,但更讓他心寒的是,原來鏢局的所有人都參與了鴉片走私生意,而主謀竟然是總鏢頭于海洋,因此文彪反而成了鏢局所有人的眼中釘。
在於海洋和文豹的圍攻下,受傷的文彪掉下河,從此生死不明。
自此以後,于海洋和文豹將鎮遠鏢局改成貿易公司,開始光明正大地走私鴉片生意。
一年後,調查鴉片案的探員洪一虎,卻來登門感謝當日文彪贈馬之恩。
結果卻被文豹等人告知大哥已死,洪一虎得知一代硬猴拳宗師居然死於非命,內心悲傷不已。
然而正欲離開時,卻在街道上見到兩名練猴拳的青年,所用武功正是文彪獨門硬猴拳中的絕招——一掌四式。
這兩名練猴拳的青年,其中之一正是吳京飾演的男主角阿德,另一名則是他的侄孫阿陳家業(劉永健 飾)。
陳家本來是商賈之家,家境優渥,從小錦衣玉食的大少爺陳家業,對於經商全無興趣,卻一門心思地想要創造出一套猴拳來。
陳家業本身武功稀鬆,可家族內卻有一名與他同齡但輩分極高的叔公阿德,有著很高的武學天賦,經常跟陳家業混在一起,兩人立志自創〝天下無雙猴拳〞拳譜。
但可惜的是,雙方都學藝不精,拳譜的繪製陷入瓶頸。
不久,陳家業在學校裡被人挑釁,叔公阿德看不過去,用一套功夫籃球教訓了對方。
可沒留神傷到了校長,陳家業和阿德因此被趕出校門,陳老爺只好安排兩人轉學去廣州。
陳家業和阿德正好藉此機會,轉道去江南紹興,尋訪傳聞中的猴拳宗師文彪,可多方打聽無果。結果在集市上,陳家業偶遇了一年輕少女小敏,對方竟然將猴拳練得出神入化。
好奇之下,陳家業和阿德跟蹤小敏,一起來到山裡,結果見到了在此養傷的文彪。
原來,當日文彪被打成重傷落水後,意外被小敏所救,得到細心照顧。文彪經此打擊後心灰意冷,也無心再找弟弟和于海洋算賬,想要自此歸隱,並將硬猴拳傳給了小敏作為傳人。
陳家業和阿德想要拜師,可文彪卻拒絕了兩人的請求,並將其趕走。
可阿德武學天賦極高,僅僅看了幾招文彪的功夫,便能將硬猴拳的招式模仿下來,這才被路過的洪一虎給看到,逼問阿德和陳家業後,得知文彪可能還活著的訊息。
然而文豹和于海洋得知文彪還活著的訊息,害怕文彪上門復仇,因此打算除掉文彪。
趁著阿德和陳家業再去拜師的機會,文豹派人劫走了小敏,文彪和洪一虎得知後,急忙來到山上早已荒廢的山神廟營救。
然而此時的小敏卻被文豹灌了大煙水,陷入昏迷,而文豹則用小敏的性命相威脅,逼迫文彪與洪一虎展開生死對決。
文彪為救小敏,只得與洪一虎廝殺,然而文彪畢竟江湖經驗豐富,他在搏鬥的間隙,利用山神廟內的棺材,撞開了關押小敏的牢房房門,將小敏救走。
但文彪手下人多勢眾,為掩護文彪和小敏逃走,洪一虎被文豹的手下殺死。
逃亡的文彪和小敏,被阿德和陳家業收留,在陳家的細心照顧下,小敏終於甦醒。
經歷一番波折,文彪終於答應將硬猴拳傳授給阿德和陳家業,幫助陳家業完成拳譜,藉此將硬猴拳傳承下去。
在文彪的教導下,阿德苦練猴拳,並最終掌握了一掌四式的發力技巧。
功夫小有所成的阿德和陳家業,想替洪一虎和文師傅報仇,於是單槍匹馬來鎮遠鏢局踢館。
然而阿德雖然如今武功已經高於文豹,但面對洪拳高手于海洋,卻被打得節節敗退。
危急時刻,文師傅和小敏趕到來救場,師徒四人聯手對陣文豹和于海洋。
文師傅因為受傷未愈,而阿德等人又太年輕,導致面對于海洋的適合,一直處在下風。
這時,文師傅決定使用硬猴拳的最後絕招,給阿德他們灌酒,讓硬猴拳升級為醉猴拳。
攻擊力暴增的阿德和文師傅合力,終於將於海洋和文豹給打敗。
最後,于海洋自食惡果,而文師傅也從弟弟手中,奪回了鎮遠鏢局。
這部《醉馬騮》是導演劉家良最後一部執導的作品,拍攝此片時劉師傅已經68歲高齡,一年後他受邀出演了徐克導演的《七劍》,並在片中擔綱動作指導,之後便徹底告別銀幕,直到2013年去世。
《醉馬騮》既是邵氏時隔多年重回電影圈的作品,也是劉師傅時隔多年迴歸銀幕的情懷之作。然而影片不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不理想,歸根究底是因為影片的創作思維過於保守陳舊,就像老驥伏櫪的劉師傅一樣,雖然仍舊雄心不已地想要證明自己,可時代已經不是他們的了。
影片拍攝於2003年,此時,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都在好萊塢發展,徐克已經拍了投資過億的奇幻大片《蜀山傳》,周星馳的《少林足球》早已上映,《功夫》正在製作中,傳統港產功夫片被好萊塢工業化的電腦特效所取代。
然而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劉家良卻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拍攝一部硬橋硬馬的動作電影。影片在當年宣傳階段就號稱全片沒有聲光、特效,只有一招招"實打"招數,想要以真功夫來找回傳統港式動作片昔日的榮光。
但可惜的是,受限於影片本身的質量,電影沒能實現劉師傅的野心。
就電影本身而言,《醉馬騮》全片最大的問題在於,作為導演的劉家良對於拍電影的思維還停留在七十年代的邵氏階段,過於依賴功夫武打場面,而忽視了電影的文戲。
《醉馬騮》開場很復古,由一幫武師主角輪流示範猴拳中的「剛柔逼直,提留運制」這八字口訣,然後劉家良本人出場,雙掌推出片名「醉馬騮」三字,簡直讓觀眾夢迴七十年代的港片。
至於電影的內容,和劉家良導演在邵氏時期的很多功夫片一樣,幾乎所有的情節都是為了凸顯功夫,劉家良的猴拳、戚冠軍的洪拳、劉家輝的螳螂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展現,而且文彪落難這場戲拍得慘烈悲壯至極,很有邵氏張徹武俠片中“盤腸大戰”的風格。
但在文戲方面,電影實在過於乏善可陳。影片的情節很像是劉家良九十年代演過的功夫片《蠍子戰士》,都是展現象形功夫,主角都是痴迷於武術的頑皮少年形象,而劉家良也照舊飾演一位歸隱的武術大師,並在最後決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不過,缺點歸缺點,電影的武打設計的確是一流的。
劉家良在武術指導方面的經驗與素養,要遠遠高於他作為導演的才華。畢竟在港臺電影圈,像劉師傅這樣能夠將南派武術套路以硬橋硬馬的方式還原在銀幕上,並且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正統國術,拒絕過度依靠剪輯,完全依賴演員的身體素質來完成動作,確實很難得。
這種硬橋硬馬的動作片在現在的國產影視圈,卻是再也拍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