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挺好的,很多實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本好的書不僅要有邏輯,更要有實用方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鄭宛瑜,英文名叫grace,他擁有20年的幼教經驗,他最驕傲的事情是從來沒有對學齡前的孩子動過怒。堅信all children Can learn.(沒有學不會的孩子)所以她認為,面對孩子搗蛋,鬧脾氣等行為,永遠有方法突破孩子的心房,輕鬆搞定。
沒有什麼比訓練孩子獨立自主更能讓他們一生受用
書中舉例,兩歲半的小安,秀眉大眼,白皙的面板搭配典雅的小洋裝,儼然就是童話中的小公主。
有一次,氣質優雅的媽媽,帶著保姆陪她一起來到學校,當媽媽問學校事物的時候,保姆在一旁為小安整理衣著,並再三確認書包中的學習用品,最後,才放心的目送他進教室,看得出來,這是個備受家長疼愛的孩子。
幾周之後小安的老師反映說他的學習進度有些落後於同班同學,兩歲半的小託班課程一般包括肢體律動,歌唱,畫畫遊戲等,並進行用餐,刷牙,如廁等生活自理訓練。
老師告訴 Grace說,他發現小安從聽到指令到開始行動,通常要花較長的時間,也經常會中途停止動作或者走神。
經過幾次觀察,發現小安確實在學習生活自理方面,大幅度落後於同齡的小朋友,例如,將水壺放到書包裡這個動作一般孩子教三次,就可以學會了,但是小安的老師花了三天時間,讓他聽到指令後,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拿到水壺走向書包,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持續提醒他,他才能真正完成。
根據經驗, Greece感覺小安並不是理解力有問題的孩子,從這之後,在上下課時特別注意小安跟家人的互動,慢慢的就找到了原因。
上下課時,小安大多是由保姆接送,一次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有機會跟小安的媽媽聊天,才知道小安家裡有兩個保姆,一個負責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另一個則負責隨身在側,照顧他所有的需求,如穿衣,穿鞋,餵飯擦汗等等。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太多他應該學習自己完成的動作,保姆全幫他做好了,在上學之前,小安根本不知道他自己可以做什麼事情,當老師告訴小朋友們穿外套,穿鞋子的時候,小安也知道什麼是穿衣穿鞋,但他只會等待,等待別人來幫他做這些事情。
作者grace老師的教育智慧 :
由此例子,我們看到了父母角色定位如果出錯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家長們都知道家庭與外面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孩子在成長階段需要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如,肢體運動,語言,人際交往,如果他們從來不必盡力為自己做些什麼,那又怎麼能期許將來他們身處外面的群體中時,又不會和小安一樣不知所措呢?
學齡前的孩子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力很強,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遇到新鮮的事物,他們會迫不及待的想要接觸學習,我們相信家長們一開始給予他們的是照顧,是出於滿滿的愛,但這種愛的方式卻阻礙了他的成長。
父母應該問問自己理想中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子的?父母要做到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兒,當他無話不談的夥伴,讓他適應性發展給予全力的支援,但無論你們的想法如何,對於學齡前的孩子都請記住 Grace的一句叮嚀好的親子關係:仍需堅持父母的角色。
這麼講似乎有些嚴肅,但為什麼要強調父母的角色呢?過去的權威教育疏離了親子關係,而今日態度的父母扮演了無條件支援,服務的角色,在他們的過度保護下,孩子就得承擔進入同齡人,群體之後無法適應的後果。
好的親子關係中,父母的角色並不是站在後面,成為孩子最忠實的支持者,而是應該走到前面,成為引領者,把自己定位為孩子人生的導師,要知道你們不只是保姆,還是幫助孩子的人生建立規矩,觀念,態度最重要的啟蒙者。
不主動,不積極的孩子,一定要推他一把
凡事不與人爭,默默的在團體中不吵不鬧的孩子,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乖寶寶,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榮譽感,以及想要得到自己喜歡東西的心態,尤其是孩子,但是,如果一個孩子能夠輕易的讓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對老師的讚美和責備無動於衷,那麼能否放任他這樣與世無爭呢?
書中舉例:有一次遊戲時間,老師讓小朋友們在不同的遊戲區中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小克看中一個玩具汽車,正要開啟車門時,有個小朋友突然衝過來,搶先一步坐進車裡,一般情況下這是應該上演大哭告狀,爭執吵架的戲碼,但小克卻沒有這麼做,他愣了一下,默默地退到一旁找尋別的玩具去了。
當時grace就想:不對啊,完全不對,這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有的反應。
於是grace就問 :小克,你剛剛是不是想玩那個車子?
小克:哦,對呀。
Greece:但曼曼插隊搶走了車子,你要不要跟他說是你先看到的?
小克:不用了,他想玩就讓他玩好了,我等沒人玩的時候再玩。
Grace:可是明明是你先碰到那個車子的呀,對於這種不積極的孩子必須給予刺激。
小克:哦,對呀,沒關係啦。
Greece:但是這樣你會吃虧了。
小克:沒關係,總有一天可以玩到啊(他仍然保持著淡淡的口氣)
Greece:那一天可以是今天,只要你現在去跟他說。
小克:不用了。(他口氣依然淡定,等沒人時我再去,他們要玩我就讓他們玩好了)
這一次我的鼓動失敗了…
之後的幾天,我特別關注小克,他對於爭取老師和同學讚美的榮譽心,以及保護自己喜歡東西的積極性也幾乎沒有,我想不能放任他這樣下去了。
於是,在後面的幾次我一直鼓勵他,終於有一次他開口說:這是我的東西…
那個學期我非常在意他對榮譽感的態度,因為他不在乎榮譽感,所以不想競爭,慢慢的就會變成無法競爭,這種態度對孩子的影響相當深遠,不能無視。平時上課我請老師儘量讓小課發言,例如大家輪流念故事,點他起來唸,念得好就讓小朋友們為他拍手,讓他感受到被讚譽的感覺。
Greece老師的教育智慧
當你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乖巧時,你就要多注意他的心情。
小克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在乎”的態度,不在乎榮譽感,不在乎喜歡的事物,被剝奪時小小年紀就冷眼看世界了。
Grace透過和小課的媽媽聊天以及觀察,她猜想可能是因為他太早進入團體學習的競爭環境。小克進入才藝班時,年紀很小,他的表現不容易,被看到或者是習慣了看年齡大的孩子的表現,從不懂得如何表達到消極的不想爭取,從而漸漸的變得許多事情都不乎。
這個故事想提醒父母是:孩子不爭不搶,不一定是因為他個性好,的確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或溫和或積極,但好惡表現一定都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人的天性,差別只在於行為反應的快慢,當你發現孩子對什麼事情都不在乎的時候,就需要特別留意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並幫助他,對於積極性不高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製造機會,讓他們體驗一下爭取後的成就感,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有能力爭取想要的事物,鼓勵他們主動改變。
這就是grace老師教給我們的智慧。
無論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我們都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去發現,去支援,去引導,我們不僅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更要成為孩子正確的引導人。
最後祝福大家,都有和諧的親子關係,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喜歡讀書,喜歡它的紙墨香味;喜歡寫作,喜歡它的情感梳理,和我一起讀書,一起成長!請關注我@小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