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槍,打一槍拉一下槍栓,太慢。用的武器是手雷和爆破筒。手雷比手榴彈威力大,一個手雷可解決一個班。爆破筒威力更大。當敵人衝鋒到離我們陣地二三十米時,用雨點般的手雷對付,更近時就用爆破筒。爆破筒相當於鑽到敵人堆裡去引爆,常常是同歸於盡。”
年輕時的許光華(右一)。(圖片來源網路)
上面這段話是88歲的老人在接受採訪時候回憶說的,而這位老人便是上甘嶺戰役的親身經歷者——許光華。當時老人所在的部隊是12軍34師102團3營7連,部隊當時接到向上甘嶺集結的命令,在堅守3天3夜後,部隊奉命撤下陣地,到達指定休整地點。清點隊伍時,許光華所在連200多名戰士,僅剩20多人。由此可見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今天就讓我們重溫一下這場殘酷而又揚我國威的戰爭,瞭解這場戰爭的始末,銘記這份歷史,砥礪前行。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這場戰爭的起源: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卻命令其駐遠東空、海軍參戰。27日,杜魯門發表宣告,公開宣佈武裝入侵朝鮮。更為嚴重的是,6月26日,美國決定援助李承晚的同時,決定派第7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入侵中國領土臺灣。
直接威脅到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27日,杜魯門發表宣告,聲稱“臺灣未來地位”未定,企圖製造中國的分裂。8月27日,美國侵略朝鮮的飛機先後5批13架次侵入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的輯安(今集安)、臨江、安東(今丹東)等地上空轟炸掃射,殺傷中國居民24人。此後,美國飛機連續不斷侵入中國領空,進行轟炸掃射。9月底,美國侵朝地面部隊全線進抵三八線,並準備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進攻。此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援助。
1951年10月23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的開幕詞中明確指出:“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國軍隊佔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隊作戰的。但是既然美國侵略者已經向我們進攻了,我們就不能不舉起反侵略的旗幟,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正義的。”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中國才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
戰爭中敵我實力懸殊,就像“叫花子與龍王比寶”,可以用“敵有我無,敵多我少,敵好我差”十二個字來概括。敵人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加上優越的裝備,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而我軍不但沒有空軍和海軍參戰,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制,而且火炮和槍支在效能和質量上也都不能與美軍相比,但是儘管如此,我軍不但不認輸,反而越戰越猛。從1950年19月7日至1951年7月,共進行了五次大的戰役,最終於7月10日雙方同意停火,坐在了談判桌上。
本以為戰爭終於可以結束,但是1952年10月12日,美軍卻單方面中斷和談,向中朝軍隊堅守的金化東北上甘嶺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妄圖攻佔上甘嶺,奪取五聖山,分割我軍嚴密的防禦體系,逼我退卻。上甘嶺戰役是美軍精心策劃的主動進攻,意圖打破當時在朝鮮整條戰線上聯合國軍的不利局面,因為當時在整條戰線上,志願軍處於是積極進攻的活躍狀態,大量組織營,連,排級主動進攻,大量消耗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而聯合國軍因為總兵力捉襟見肘,根本無力還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向上甘嶺發起了攻擊。
這場持續了43天的戰役,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為了進攻上甘嶺,可謂是集結了在朝鮮戰場上前所未有的炮火過規模和強度。為了打兩個連的支撐點,動用了16個炮營,300多門大口徑火炮。戰後據統計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在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雙方傷亡人數高達三萬餘人,其中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1.9萬餘人,志願軍傷亡了1.1萬餘人。由此可見這場戰爭是多麼的殘酷。最終我軍隊以不屈不撓的鬥爭,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取得了上甘嶺戰爭的絕對勝利。上甘嶺一戰,打出了國威軍威,向世界顯示了志願軍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
這場戰役也湧現出了無數戰鬥英雄,在戰鬥中,湧現了有以身體堵塞敵人機槍眼,為衝擊部隊開啟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級英雄黃繼光;有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在最後一口氣時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滾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特等功臣、一級英雄排長孫佔元......也正因為有這麼多無數英雄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換來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願活在當下我們,能牢記歷史,不忘英雄,明白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艱苦奮鬥,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