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戰爭鉅製《長津湖》,總票房已經順利突破55億。
該電影取材於1950年11月至12月,發生在朝鮮長津湖地區的新興裡戰役,這也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鬥。
電影中由吳京飾演的“穿插七連”連長伍千里,率領戰友深入敵後作戰,一舉摧毀美步兵第七師下屬第三十一團指揮部,並且繳獲了該團團旗(北極熊團旗)。
北極熊團旗如今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陳列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在真實歷史上,其實沒有所謂的“穿插七連”。殲滅美三十一團指揮部的志願軍部隊,為志願軍第九兵團二十七軍八十師二三九團二營四連,連長是山東威海人李昌言。
全殲美三十一團(北極熊團),也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唯一一次以團建制殲滅美軍主力部隊。
然而,網上有許多人聲稱美三十一團並非主力部隊。說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殲滅的北極熊團,只是一支雜牌部隊。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那麼。美步兵第七師下屬的三十一團,到底是雜牌部隊,還是王牌主力?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美軍陸戰部隊的詳細配置,美軍所有的主力步兵團並非永久性單位,得益於強大的海軍與空軍配置。
美國大部分步兵團是由團骨幹步兵營,以及加強海陸空協同進行作戰任務。90年代前是常備軍負責海外駐防和干涉行動,打仗擴編,在補給、訓練、戰時編制上也沒有明顯區別。
從人數上來看,解放軍一個普通團的總人數大概是1500人左右,美軍一個主力團的人數,至少在3000或3500人左右。二戰當中著名的日裔442步兵團,總人數甚至超過4000人。
參加長津湖戰役的美北極熊團,其正式番號為美軍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一步兵團(三十一團戰鬥群),這是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常用的番號編制。
美三十一團“歷史悠久”,它組建於1916年。1918年8月,在海參崴登陸,負責駐守西伯利亞鐵路,保障經海參崴港口的物資運輸,還幫助沙俄白軍對抗蘇聯紅軍。
1920年撤離,在這兩年的時間,曾幫助友軍擊退過多次蘇聯紅軍,以及阻止日軍入侵沙俄,在西伯利亞作戰時獲得北極熊團稱號。
1932年2月,又入駐上海,保護租界。五個月後撤離,在菲律賓駐紮。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美軍在菲律賓一度潰敗,但北極熊團卻和日軍持續戰鬥4個月。後來遭到日軍的圍追堵截,部分人逃脫打游擊,部分人被俘,被俘的基本死了大半,隨後番號被暫時取消。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只要美國哪裡發生了戰爭,基本都會有北極熊團的身影,經歷過二戰的洗禮,戰鬥力還會弱?
到了1945年,得到重新組建,歸還了北極熊團旗及團徽,歸屬步兵第七師管轄。朝鮮戰爭爆發後,擔任韓日地區的佔領軍。
朝鮮戰爭時期,第三十一團戰鬥群由以下單位組成:步兵三十一團團部及直屬部隊;步兵三十二團一營附三十二團重迫擊炮連一個排、步兵三十一團三營、步兵三十一團二營;第五十七野戰炮兵營;第三十一野戰炮兵營A連;第十五防空營D連以及第十三戰鬥工兵營一部。再配備相應的坦克,工兵,防空等支援單位。
如果還是沒有弄清楚三十一團的具體編制,大家可以這麼理解,這個北極熊團不是普通團,而是一個戰鬥群,它包含了三十一團步兵主力、野戰炮兵營、工兵營、重坦克營、防空營。
經典抗戰電視劇《亮劍》裡,楚雲飛麾下的晉綏軍三五八團就是一個地道的加強團,李雲龍還戲稱三五八團至少比得上兩個國軍普通團。這個美國北極熊團其火力配置,包括總人數也是屬於加強整編團。
這麼一說,相信大家應該就會清楚三十一團的具體兵力配置。弄清楚了三十一團的具體編制,再來看看長津湖戰役之後,三十一團的戰損比達到多少?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北極熊團跟著步兵第七師在仁川登陸,後推進至鴨綠江。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時期,美三十一團和美三十二團以及步兵第七師其他若干戰鬥營、連,組成三十一團級戰鬥群。
據資料記載,參加長江湖戰役的美三十一團,包含了二營、三營,三十二團一營、野戰炮兵營和三十一坦克連。
其中三營和炮兵營的兩個連隊,被志願軍二十七軍完全分割,分割之後即為三個步兵營、一個野炮營、一個坦克連,加上空中支援。
從兵力配置來看,參加長津湖戰役的美三十一團並非全部單位,但其總人數也超過了3000人。
戰役結束後,美三十一團戰鬥減員達到90%,大概1500人逃脫,1000人中只有300人擁有作戰能力,其餘的人不同程度負傷。三十一團的幾乎所有重武器損毀,兩任團指揮官麥克萊恩、費斯都喪了命。
志願軍以優勢兵力運用三三制戰術、夜襲、伏擊等戰術,將其圍追堵截。北極熊團部被摧毀,第三十一團級作戰隊被撤銷建制。
剩餘約328名尚可作戰人員被編為一個臨時營,併入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於1951年夏季投入三八線前線作戰。
也就是說,長津湖戰役結束後,美三十一團已經基本被打散,一年後才恢復些元氣,作為預備役部隊繼續投入作戰。
1953年7月朝鮮戰爭結束後,美三十一團餘部組成的預備役部隊相繼解散,後來參加了越南戰爭。過了幾十年,三十一團這個番號又居然出現在了阿富汗戰場和伊拉克戰場上。
以上就是北極熊團具體兵力部署,以及兩次被殲的詳細過程。
前段時間,共青團中央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是一篇不敢配圖的文章:美軍在朝鮮戰場的野獸行徑》,這篇文章引用了志願軍第九兵團二十七軍八十師二三八團通訊連指導員董傳文的回憶文章。
文章中明確寫道,美三十一團在被殲滅之前,將受傷被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還有普通朝鮮老百姓趕到前線,當著志願軍戰士的面倒上汽油,當眾活活燒死。
這種暴行簡直天怒人怨,更是禽獸不如的惡劣行徑,但是美三十一團就這麼做了。
因為美國的建國史等因素,北極熊團不是什麼歷史悠久的王牌部隊,美軍也沒有哪支部隊能稱得上是歷史悠久的王牌,基本都經歷過多次解散、重建。
三十一團在20世紀前半葉,長期作為一線的常備野戰部隊建設,在美軍體系中算是主力部隊,絕非雜牌軍。
平心而論,在長津湖戰役中美三十一團拖住了志願軍主力部隊,為美陸戰第一師撤退贏得緩衝時間。從這點上看,該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差。而且繼任指揮官費斯中校,還後來被追贈美國最高榮譽勳章。
倘若非要摳字眼,志願軍的確是沒有百分之百殲滅北極熊團,讓1500餘人逃脫。
可大家想想,一支足有3000人的加強團,到最後只有300餘人可以繼續作戰,團旗都被繳獲,所有重武器損失殆盡,難道這還不算成團建制地被消滅嗎?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三十一團這個番號已經被永久撤出美軍主力部隊,只是在一些預備役或者演習當中出現類似番號。
就連美國人自己都承認,三十一團被成建制的殲滅,那些試圖抹黑志願軍戰績的人可以閉嘴了。這些人試圖粉飾太平,抹黑志願軍的實際戰績,好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