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遠山近水 遠山近水讀經典
收錄於話題#《紅樓夢》章回啟示錄2個內容
人人都想做個好人,都想遇到好人。
然而,世事複雜,好人什麼時候成了壞人,壞人是否還能成為好人?
有時候,當一個人自詡為好人時,恰恰已化身為壞人。
《紅樓夢》第四回,賈雨村經歷仕途挫折後捲土重來,變得“靈活”多了。
明明可以秉公斷案,給昔日恩人的女兒洗雪冤屈,讓其脫離壞人魔掌。
然而,他選擇了“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草草了結案件。
因為關鍵時刻,他受到身邊門子的點撥。
原來,這個案件的矛頭,直指當時四大家族之一的豪門子弟。
賈雨村立刻遙想到,自身尚未穩固的光明前程。
他及時改變立場,選擇了姑息嫌犯,向封建權勢獻媚、示好。
這見風使舵、過河拆橋的本領可見一斑。
還記得第一回嗎,金榜題名榮升縣太爺時,他對恩人一家深表體恤和憐憫。
聽到甄士隱的遭遇,他也真實地感傷嘆息,並豪爽表示,要差人四處尋覓丟失的幼女。
然而,當終有機會報答恩人時,他一念迴轉、果斷“打臉”,選擇了做一名“識時務”的俊傑。
人是一種奇特的動物,更是一種善於保護自己的動物。
當不涉及自身利益時,人都善良、公道。而身臨其境時,又是一番表現。
就像現實中,總有人站在道德高地去評判,自己看不慣、難接受的萬事萬物。
說者正義凜然,只因事件未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一回的故事裡,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好人”。
那就是賈雨村落魄時認識的小沙彌,要不是他的苦心提示、勸導,也許新官上任、不明就裡的賈雨村,會憑藉一時豪氣,自毀前程。
小沙彌幫人幫到底,拿出隨身攜帶的“護官符”,把四大家族的內幕剖析地頭頭是道,讓賈雨村明白其中厲害,通曉做官的“潛規則”。
這一番掏心掏肺,可謂是個坦率的好人了。
可如此費力,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博取歡心、討好上級領導。
小沙彌只忘了一點。
聰明不可使盡,授人以惡就等於授人以柄。
他怎麼也想不到,新領導很快就找了一個理由,將自己遠遠放逐。
在賈雨村眼裡,這個幫自己的好人,已成為知道自己軟肋的威脅,必須除之而後快。
指路人瞬間變成絆腳石,應有的感恩成了蓄意構陷。
一念之間,何其諷刺可笑,卻又如此現實。
正如《紅樓夢》裡平日憐貧恤老、齋僧佈道的王夫人,她在公婆面前含蓄隱忍,對待寶玉慈愛有加,作為管家太太又是何等樸素、正派。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大善人,卻因件件小事,逼死金釧、怒攆晴雯、趕走了一班唱戲的貧苦伶人。
這些小人物的結局,無不悽慘。
王夫人說服自己的理由就是,怕把寶玉帶壞,怕影響大家族的風清氣正。
好人變壞,只因威脅到自身的利益,侵犯自己的認知。
有句話說的好:“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同樣的真相是,我愛你,我更愛自己。
更何況,有時候,我還並非愛你。
所以,更不影響,我用自己的方式愛自己。
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色,是人的本性。好德,卻是人的追求和理想。
俗世中被生存和利益支配的人,更多由著自己的本性。
正如孔子把人分五等,由低向高依次是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和聖人。
不同的品質和境界,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生活、面對人生。
所以,做個好人,還是壞人?全在你心。
作者 遠山近水 微信公眾號 遠山近水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