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是美軍中的學霸,也是美軍中的亞洲通,他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中國軍隊的參戰問題,但他的結論卻是“中國軍隊是亞洲的烏合之眾,只要中國人參戰,我將讓只靠步槍作戰的中國人屍橫遍野,將整個戰場變為屠場”。如果單從軍事裝備的角度來看,麥克阿瑟說的還有幾分道理,因為和同時期的朝鮮越南軍隊比起來,當時中國軍隊的裝備真是寒酸,甚至朝鮮和越南的軍隊都可以在中國軍隊面前充土豪,這是他們上千年來少有的時刻。
1950年13.5萬人的朝鮮人民軍一共擁有75毫米以上的火炮600多門,坦克150輛,飛機180輛左右,滿編步兵師8個。朝鮮還擁有一個滿編120輛T34坦克的105裝甲旅,和一個30輛T34坦克的專家團。按照美國人的統計,朝鮮人民軍一個師擁有122毫米榴彈炮12門,76毫米加農炮36門,SU76自行火炮12門,120迫擊炮18門,82迫擊炮81門,60迫擊炮108門,45毫米反坦克炮42門。而它們的對手韓國軍隊全軍也只有89門火炮,還不夠一個朝鮮主力師的火力。按照美軍的估算,當時我軍普通師每師只有火炮9門,而且是輕口徑76毫米榴彈炮,朝鮮人民軍的師擁有重機槍也是中國師的4倍。
這個估算符合中國的實情,在1948年年底四野全部重炮也才600多門。朝鮮軍隊中的T34坦克大多是1949年到1950年援助的新品,其火力遠超同時期中國戰場上的國共兩軍。1946年到1949年,國民黨一共擁有坦克224輛,其主力是37毫米炮的M3、M5輕型坦克,其次就是維克斯坦克、T26坦克。
國軍中雖然有“巴頓恩師”蔣太子這樣的大拿,但因為火力和朝鮮人民軍的T34坦克(76毫米)相差太大,和朝鮮坦克軍隊PK絕對是凶多吉少。我軍最早的裝甲部隊也是被運輸大隊長所賜,手中的坦克根本無法和朝鮮人民軍媲美,因此最初入朝志願軍並沒有坦克部隊。朝鮮人民軍以蘇聯為老師,大量使用幾乎不會說朝鮮話的“蘇朝”軍官,它的火力、戰術、編制都是微縮版的蘇軍。
在20世紀5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還有北越軍隊,奠邊府戰役前的越南軍隊和1950年左右的中國軍隊比起來也是土豪。法軍之所以在奠邊府戰役中舉起了熟悉的軍禮,就是因為他們低估了越南人軍隊的火力。法軍的陣地原計劃設定抵抗105毫米火炮攻擊的陣地(標準是:2層15釐米以上的原木,原木上要夯實接近1米的土層,上面還必須堆放2米厚的沙袋),但大部分法軍營長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構建了防禦75毫米山炮的陣地。雙方正式開打後,法軍這才後悔不迭,越南軍隊擁有從中國拿到的不少105毫米美製榴彈炮,還能在一次戰鬥中就打出去2000發炮彈,在火力對射時越南各種火炮齊射甚至可以用每分鐘60發的速度在法軍野戰醫院附近進行炮擊。
整個奠邊府戰役越南軍隊平均每天都要發射6000發炮彈,一共使用了足足35萬發炮彈,用火力優勢打得法軍投降。這份豪邁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無法媲美的,我軍第一野戰軍第一縱隊打了整個解放戰爭也才用了6000發炮彈。
越南和朝鮮軍隊的火力完全可以讓志願軍羨慕不已,他們的打法在志願軍看起來都是敗家子。38軍最著名的三所裡戰鬥一共才消耗炮彈5469發,主要是81毫米迫擊炮和60毫米迫擊炮,火箭筒打出去了277發,75毫米炮彈只打了22發。和上文提到的朝鮮、越南軍隊比起來,簡直是小家子氣。但志願軍就是憑藉著友軍都看不起的彈藥量打出了超神戰績,讓擁有火力優勢的朝鮮、越南軍隊乖乖叫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