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的硫磺島,登陸該島嶼的美軍遭到駐守該島的日本守軍拼死抵抗,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決心要讓美軍在島上付出血的代價,在登陸島嶼的美軍中除了非常熟悉的M1加蘭德步槍外,還有一種M1加蘭德步槍更短外形更小的步槍非常顯眼,作為美軍的制式裝備這把槍就是M1卡賓槍,因為加蘭德步槍也被稱為M1步槍僅從稱呼上很容易弄混。
1940年美軍提出一種要代替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目的是用於二線部隊和後勤隊伍使用,要求子彈威力要小於.30(7.62㎜)口徑,質量小於2.5kg,能實施單發或連發發射,能取代手槍和衝鋒槍作為軍士、基層軍官或機槍手、炮手、通訊兵或二線人員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中期美國批准了新槍研發,當時參與研製新槍的公司在溫徹斯特公司、柯爾特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等在內共有11家公司中產生。
1941年5月溫徹斯特公司因為調整M1加蘭德步槍的生產線在提交樣槍時沒有提供自己的產品,而到了9月美國軍方在確認了放棄連射後的第二次樣槍比試前,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自己半自動步槍的樣品,經過比試美國軍方認為溫徹斯特公司公司的產品效能最合適,於是在1941年10月正式定型為M1.30口徑卡賓槍。
M1卡賓槍的出現開啟了現代卡賓槍的序幕
M1卡賓槍的設計師是一個值得一提的人,此人全名叫大衛·馬紹爾·威廉姆斯,此人在1921年因為私自釀酒被捕,在抓捕過程中導致一名警員犧牲,然而審判他的法官並不認為威廉姆斯與被害警員沒有直接關係,而且法官非常認同並欣賞威廉姆斯的才能,允許他在監獄裡用廢舊鋼材研製新槍並且試射成功,1929年在威廉姆斯被重審時查清楚被害警員是被同伴誤傷後得以釋放,而威廉姆斯的設計也被帶出監獄,實際上M1卡賓槍使用的是威廉姆斯設計的短行程活塞導氣系統,而槍本身是溫徹斯特早先設計的一款獵用卡賓槍。
科普一下:卡賓槍原本是為騎兵乘騎作戰使用,後來也用於炮兵、傘兵、步兵和其他兵種以及二線部隊的主要武器。卡賓槍通常為某種步槍的變型槍,比如毛瑟98K的前身就是1898毛瑟步槍的卡賓槍毛瑟98b而來,射擊時分非自動、半自動和全自動。
M1卡賓槍在1941年9月在美軍中試用並獲得士兵的好評,截止1945年,M1卡賓槍的生產商通用汽車公司內陸製造分公司和溫徹斯特公司在38個月的時間內生產了600萬支,其中以原型M1卡賓槍最多,達到了551萬支。
M1卡賓槍相較於M1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有便於更換的彈匣和較大的容彈量,實際射速高而且後坐力低,其射擊精度和侵徹作用比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強,M2型增大了彈匣容量後被形容類似於突擊步槍。
M1卡賓槍採用短行程活塞的導氣自動原理。發射時,火藥燃氣透過導氣孔進入導氣室並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撞擊槍機框使之後坐。槍機框後坐約8mm後膛壓下降至安全值,這段時間為開鎖前的機械保險。槍機框導槽的曲線段與槍機導向凸起相扣合槍機開始旋轉開鎖(同時起預抽殼的作用)。在槍機後坐過程中,其上的抽殼鉤拉著彈殼向後運動,彈殼被拉出向右前方彈出。
早期M1卡賓槍採用翻轉式L形表尺,照門的大覘孔射程設定在150碼(137m),小覘孔為300碼(274m)。後來的M1和M2卡賓槍都把表尺改為滑動式,距離從 100m至300m內可調,而且也可以調整風偏。
早期的M1卡賓槍上並不能配刺刀,但是實際問題是面對日本的自殺衝鋒來不及換子彈時就很尷尬,在1943年10 月開始試驗M1卡賓槍的刺刀,最後在1944年5月正式選用為M4刺刀,同時在槍管下方增加了方形的刺刀座。
M1卡賓槍配有草綠色的帆布槍帶,在槍托上可以附加兩個彈匣袋,以便在槍身上攜帶兩個備用彈匣。同時M1卡賓槍可以安裝M8型槍榴彈發射插座方便發射槍榴彈。
M1卡賓槍有一個很有名的變型就是傘兵使用的MAA1,屬於制骨架式摺疊槍托。
M2卡賓槍則是增加了快慢機使其具備了連射功能,因為消耗彈藥快所以配發30發彈匣但是也能使用15發彈匣,主要裝備給參謀士官或軍官使用。
M3卡賓槍已經到了戰爭末期的1945年,是一種為了應對夜晚使用的近戰武器,是裝備了夜視紅外功能瞄準鏡和喇叭口的消焰器,生產了約3000支,在二戰末期和朝鮮戰爭以及越南戰爭中有使用。
M1卡賓槍是二戰時期第一支半自動射擊的卡賓槍,它具有重量輕、射速快、槍身短的特點,在近距離擁有比手槍子彈的威力同時後坐力也比M1加蘭德步槍小,但是遠距離透徹力差,考慮到M1卡賓槍是一種頂替手槍的自衛武器,所以在近距離是M1卡賓槍的確是一支很優秀的自衛武器。
電影《風語者》中的本·亞茲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把M1卡賓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