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中,絕大多數人經歷過戰場的洗禮,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如果說,開國將帥中誰最會打仗?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有的人會選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沉痛打擊美軍的彭總,有的人會選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帥。
要論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粟司令與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總是能力受到了廣大軍迷們的認可。林總和粟司令是“戰神”級別的高階軍事指揮官,是我軍中公認會打仗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粟司令的軍事能力一度受到了質疑,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有人質疑粟司令不會打仗,在南麻和臨朐打了兩場敗仗。大會上,陳賡一聽有人誣衊粟司令,又質疑粟司令的軍事指揮能力,坐不住了,當即反駁:如果粟裕不會打仗,那麼全中國有誰會打仗呢?麻煩站出來讓我看看。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與粟司令不在同一個野戰軍中任職,那麼陳賡是如何領教到粟司令的軍事指揮能力呢。同為開國大將,陳賡也擅長作戰指揮,且革命資歷深厚,他為何能力挺粟司令,有著怎麼樣的認識呢?
不可否認,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少有的敗仗,自孟良崮白萬大軍取上將首級後,華野自七月分兵後,戰況一直不容樂觀,導致一段時間內士氣低落,尤其是自南麻和臨朐戰役後,粟司令本人一度受到質疑。那麼,這兩場敗仗粟司令該負責嗎?
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粟司令該負責嗎?
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的失敗,是華野一年來最為“黑暗”的時刻。自蔣介石“魯中決戰”的計劃失敗後,他吸取了教訓,集中優勢兵力出擊。範漢傑將老蔣的戰術進行得很徹底,採用“滾筒式戰法”。
粟司令面對“滾筒式戰法”一時間也有點懵,沒有非常好的應對方式,計劃以三個縱隊出擊魯南,然後集中華野主力於沂水,迫使範漢傑回師增援,粟司令從中尋找戰機。恰逢這個時候,中央發來電報,大意是:劉鄧將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南渡黃河,主席希望華野分兵三路,開啟與劉鄧大軍會師通道。
既然上級有要求,華野經過大會討論,決定分兵三路,一路到魯南,一路到魯西,一路留在了沂水。按照原定計劃,從魯中分出去的兵力由三個增加到了五個,在歷史上,此次事件叫“七月分兵”。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慣用打法是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一點,利用機動性與敵人打運動戰,在運動中尋找戰機。華野七月分兵後,各路大軍人數均不足,沒有形成之前的那種戰鬥力。
華野分兵戰力受損外,三路大軍在指揮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再加上是外線作戰,沒有強大的後勤保障,綜合天氣,地利等因素,使得華野在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戰役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的失敗,粟司令到底該不該負責呢?作為一支軍隊的軍事主官,沒有責任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戰役的失敗,粟司令不該一人為此事負責,因為七月分兵是黨中央的決策,是華野內部商討後執行的,至於作戰的失利,戰後粟司令也寫了檢討,請求處分。
中央軍委分析形勢,認為南麻和臨朐兩場戰役的失敗,不能把主要責任放在粟司令身上,回電:“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請安心工作,鼓舞士氣,以利再戰”。
從中央的態度來看,七月分兵後華野面臨的一系列難題,粟司令不應該為此事負責。值得一提的是,譚震林在報告中認為粟司令的軍事指揮“缺乏遠見”,“常常只看到一二步”,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可當時中央並沒有認同譚震林的報告。
陳賡敬佩粟司令的軍事才能
陳賡是一位全才,早年是黃埔三傑之一,深受蔣介石的喜愛。在周總理的帶領下,陳賡加入了革命的隊伍。早年,粟司令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革命者,他沒有受到過多的關注,但這並不妨礙之後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七月分兵,華野在南麻和臨朐受挫後,老搭檔陳毅力挺粟司令,向中央發了一封電報,有句話非常有意思:
“我們二十多年來創造的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劉、林並肩前進。”
這句話中,陳毅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粟裕,陳賡五人放在了一起,稱他們是傑出的軍事家。劉、彭、林三人早在紅軍時期就已經成名,粟、陳二人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大放異彩的高階將領。
此前,陳賡與粟司令二人神交已久,未曾謀面,直到1947年12月,華野與中野第一次聯手,陳賡兵團暫歸粟司令指揮。二人彼此熟悉對方的事蹟,只是一直無緣相見,聯手後,粟司令指揮兩路大軍,發起了平漢戰役,消滅敵人4.5萬餘人,攻克了許昌等多所重鎮。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黃百韜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抵擋住了粟司令的第一波攻擊。眼看部隊傷亡很大,粟司令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明確了戰術由野戰攻擊轉為近迫作業,透過挖戰壕的方式,逼近敵人陣地。
挖戰壕逼近敵人陣地的辦法非常管用,黃百韜大軍所設的子母堡一個個被拔掉,最終蔣軍第七兵團全軍覆沒。淮海戰役第二階段,黃維的第12兵團在武器火力方面要強於第七兵團,中野沒有攻堅武器,強攻受到了敵人猛烈地阻擊,損失很大。
中野攻堅不力,陳毅立即打電話請教粟司令,尋求突破敵人強大火力的方法。粟司令回答:“挖坑道,迫近敵人陣地,然後突然發起攻擊,分割殲滅它。”粟司令耐心地向陳毅講解了他如何消滅七兵團的辦法,陳毅聽了後連聲叫好,並告訴了劉鄧二位首長。
有了破敵之計,劉伯承立即撥通了在一線陣地的陳賡,告訴他可以參考粟司令擊破黃百韜兵團的辦法。劉伯承為了讓陳賡放手去幹,讓陳賡根據前線情況打。很快,陳賡用了粟司令的辦法後,黃維兵團土崩瓦解。
結語
陳賡與粟司令合作期間,陳賡充分感受到了粟司令的軍事指揮能力,親眼看到了他是如何在戰場上指揮自如,與粟司令合作,陳賡非常愉快,所率兵團願意聽從指揮,對這位後起之秀敬佩不已。
粟司令與陳賡之間應該說是相互欣賞,建國後,中央要求粟司令到總參謀部擔任副總參謀長,主管作戰事宜。粟司令認為陳賡能力強且資歷又老,他比自己更為合適,向主席推薦了他。
當然,最後主席還是堅持粟司令赴任。來到總參部工作的粟司令提議建一所軍事工程學院,校長人選再次想到了陳賡,主席聽從了粟司令的建議,讓陳賡從朝鮮回國,負責組建軍事工程院的工作,擔任校長一職。
1958年,陳賡不懼壓力,在軍委擴大會議上保護粟司令。當時有人批評粟司令不會打仗,陳賡毫不客氣地說:
“粟裕根本不會打仗,那麼,在中國還有誰會打仗,請他站出來,讓我見識見識。”
如陳賡所言,如果說粟司令不會打仗,那麼新中國的那些將帥中,恐怕沒人敢說自己能打仗,會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