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邵文
“如果要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社會學的問題,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好辦法。科學可以阻止某些問題,科學可以解決某些問題,但是最難解決的而且科學幾乎是沒有辦法的就是人性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表示。
這是10月31日世界頂級科學家少年英才交流對話會上,中國高分子化學領域的首席科學家楊玉良解答一位關注環境問題的中學生提出的“微塑膠”的相關問題。
微塑膠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和顆粒。在2018年的歐洲腸胃病學會上,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膠,它們的直徑在50到500微米之間,研究表明塑膠會最終到達人體腸胃。
對於學生“微塑膠會發生降解,產生一些可能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的提問,楊玉良說道,“現在從很多海洋動物包括人的血液裡頭,似乎都能分離到一定量的塑膠的小片段。正因為這樣,所以大家希望去開發生物可降解。比如聚乳酸、PCL(聚己內酯)等。這些方法可以指定其多少時間內降解成小分子。但是這個背後有一個問題,關於塑膠的‘白色汙染’,科學上當然有辦法解決,比如醫學上的限定分解時間,像用聚乳酸材料的骨釘,一百天以後被人類所吸收不用像不鏽鋼骨釘要開刀取出來。”
但楊玉良認為,對一般的日用塑膠,像亂扔塑膠袋或泡沫塑膠,這是一種社會行為。如果不是亂扔,集中扔可以集中處理包括集中回收。
“高分子塑膠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可以用很長時間,但現在又要讓它不要很長時間就讓它分解掉,我們需要仔細想想,到底為了什麼。難道我們要發展一個技術就是讓人能夠把壞習慣得到充分地發揮?我覺得也不是,”楊玉良表示。
所以楊玉良認為,在某些領域,比如農用或是生物醫用等等,我們才需要讓高分子在限定時間降解,在日用塑膠上應該有更好的方法。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