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來聊一聊鬼谷子的符篇善與而不爭的話題。眾所周知,鬼谷子是一本寫給遊說縱橫之士看的書,其中包含各種謀略,而謀略的實質是唇槍舌劍,滔滔雄辯,鬥智鬥勇,遊說的實質是爭,爭什麼呢?爭得君王的認同,爭得外交或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是爭得遊說之士的個人利益。本人前面一期的分享中提過符言篇,始立足於君王,講的是為君之道,講的是如何當好領導,很罕見的符言篇中,有很關鍵的一句:善與而不爭虛心平意。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君王要善於給予而不去爭奪利益,心意需靜平定,鬼谷子居然提倡不爭,這是不是有點反常呢?提醒您一下,有些版本的鬼谷子啊,尤其是網上流傳的版本,往往把這句話寫成善與而不靜,安靜的靜。我查過一些專家的考證,正確的說法是善與而不爭,不然意思上也說不通,善與而不爭,與道德經中講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有相同之處。鬼谷子說,君王要善於給予,而不爭奪利益,是指不和誰爭奪利益呢。本人的理解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不與臣子爭利,一方面是不與民爭利。
在古代封建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家的,還爭什麼呢?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鬼谷子的這句善與而不爭,本能地讓我想起網上流傳的那句話,不與上級爭鋒,不與同級爭寵,不與下級爭功。不與下級爭功,其中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上級和下級的關係其實是相輔相成、水漲船高的關係,下級立了功及榮耀,首先屬於集體,屬於團隊,間接說明上級領導有方,有了功勞,領導晉升了,順勢提拔立功的下屬,皆大歡喜。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沒有這麼理想化,有那種專門搶佔下屬功勞的領導,也有那種野心勃勃奪奪逼人的強勢下屬,但是一般來講還是前者居多,因為領導往往比下屬更占主導地位,很多時候下屬難以抗爭。根據經驗判斷,喜歡搶佔下屬功勞的領導往往也是甩鍋的能手。我個人認為,領導面對立功的下屬,其表現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領導在公共場所,尤其自己的領導面前點名表揚該下屬,這其實是相當難得的,需要心胸寬廣的人才能做到。比如本人早年,第一個工作遇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專案,領導和我關係很好,我私下喊她大姐,她下面呢,還有幾個經理,這位大姐時不時的在公司會議上表揚一些優秀的普通員工,他的意思是想提攜員工,大姐人緣很好,實力很強,位置固若金湯,再加上中間差兩個級別,完全不用擔心被表揚的員工危及自己的位置,當然了,該大姐本身不可能有這種顧慮。
換一個場景,如果是一個最低層的小組長,他會不遺餘力地表揚自己的下屬嗎?這個就很難說了,第二個層次,領導在上級面前強調集體功勞,內部獎勵該下屬,這種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在某個專案中某個下屬起到了骨幹作用或決定性的作用,領導在向上級彙報的時候,可以不特意提及這個下屬的功勞,但是在部門內部,該物質獎勵物質獎勵,該提升提升。如果你裝傻,不做任何獎勵,次數多了,時間長了,大家恐怕會離心離德。第三個層次,領導在上級面前搶功,部門內部不聞不問,像這種情況也不算少見,下屬起了關鍵性作用,你不聞不問,裝傻充愣其實相當的不厚道,時間長了,類似事情發生的次數多了,下屬肯定不會推心置腹,毫無保留地替這種領導賣力了,更別說什麼凝聚力。如果是古代軍隊裡遇到這種領導,恐怕關鍵時刻沒有士兵會幫他掩護或者是擋刀擋箭的。你不是愛搶功嗎?你自個兒去搶吧。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手下個個是牛人,他自己都說了,我劉邦論謀略不如張良,論治國不如蕭何,論打仗不如韓信,劉邦你什麼都不行,那你是怎麼樣奪得天下的呢?他自己又說了,張良,韓信和蕭何是人傑,我能任用他們,所以我能奪取天下。我們反過來想,如果劉邦是一個妒忌賢能,動不動和下屬比聰明,搶功勞的人,這三個人傑還能為他所用嗎?劉邦還能奪取天下嗎?作為對比我們來看隋煬帝楊廣吧。
楊廣雖然有種種讓人詬病的地方,但不可否認,他長得英俊瀟灑,能帶兵打仗,文采也很不錯,典型的文武雙全。可想而知,他是一個相當自信甚至自負的人。我們腦洞一下,如果把劉邦換成楊廣,張良、韓信和蕭何做楊廣的手下,他們哥兒仨還能被充分信任和重用嗎?這個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劉邦是一個正面的例子,我們來聽一個反面的例子吧,三國演義中,司徒王允用美人計把貂蟬獻給董卓,又讓貂蟬勾引呂布,以圖挑撥董卓和呂布的關係。董卓的謀士李儒是個聰明人,他勸董卓把貂蟬送給呂布,董卓當然不會答應了。如果董卓真的照做了,整個三國的歷史恐怕都得改寫,最少董卓自己可以多活幾年,不會那麼快的領飯盒兒吧?董卓送了赤兔馬給呂布,如果又送貂蟬,這恩情可比天高了吧?呂布這個好色之徒,能不死心塌地為董卓賣命嗎?就比如老闆送你一輛頂級豪車,和一個名列中國四大美人榜的老婆,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為老闆拼死拼活嗎?
好了,各位朋友本期文章就說到這兒了,如你喜歡,就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