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其實擁有全球20%的人才,而論這個規模,美國只有5%;但美國在研究型博士學位(PhD)專案方面比中國強。”作為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Hopcroft)1日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時分析了兩國科學人才之間數與量的這種差異。這位在中美均有長期教研經歷的三院院士認為,其背後原因就是中國本科生教育並沒有為研究型博士學位創造出足夠多的高質量申請人。
在美國,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是康奈爾大學教授;在中國,他是上海交通大學訪問講席教授。
對於交大人才培養特區“致遠學院”計算機科學班師生,年屆八旬的約翰如“老神仙”般存在,不僅因為他是計算機科學領域“諾獎”——圖靈獎得主,也因為他最近十年來連續多年與太太一起在上海過聖誕,日常更是時不時地現身本科課堂和實驗室。
在當天以“開放科學”為主題的主旨會上,霍普克羅夫特就分享了一個親歷的校園故事:在某一屆某一班上,有一個年輕老師帶教30個學生……剛開始時,學生們都是非常認真地津津有味聽著課;但30分鐘之後,有一半學生開始開小差了。
當時,霍普克羅夫特正坐在教室後邊,他發現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數學定理的公式,前20分鐘都在講這個公式是怎麼推導得出的。課後,他就與這位老師溝通,討論之後認為:如果能以一種更直觀的方式來解釋這一定理如何重要,又如何實際應用,或許能夠把同學的積極性更好調動起來。“其實最重要的是,同學上完這課6個月之後,還能有哪些記憶留存,而不是在課上講多細的推算細節,”他說,“前者才是重點,不是老師說了什麼,而是學生記住了什麼。”
霍普克羅夫特坦言,有一些中國高校已經能夠培養非常高質量的本科生,但這個數量還不能滿足國家總體的需求,“我們不僅必須要有頂尖的高校,而且所有的高校應當都能培養高質量的本科生、本科層面的研究人才。”因此,評價體系的非論文、非經費指標必須改變,將更多重點放在教學質量上,建立起一套考核體系讓教職員工更好從事教學工作。
“如果我們要改變人類的未來命運,我們就需要培養和創造科學人才。”霍普克羅夫特這樣說。當然,與此同時,向普通民眾普及科學也非常重要。對此,他也曾認為科學家在大報紙大刊物上刊登一些文章就行了,但後來發現這樣做還是不夠的。
於是,霍普克羅夫特又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這位計算機科學家想向美國民眾進行科普,讓人們瞭解孩子在1歲到3歲階段的成長對於整個人生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大腦就是在這前三年中得以開發,確立如何學習的模式方法。
他還發現為大型期刊撰文,發表這樣的文章,作者只能從中獲得6000美元的報酬。為此,他甚至想要資助一些作家,讓他們來寫一篇關於孩子生命頭三年重要性的文章。“那時我覺得唯一的問題,可能只要去找到世界級的作家就行了。”他就此聯絡了一下專門為世界一流出版物遴選作家的編輯。
“約翰,這個想法真是太蠢了,”沒想到,編輯直言不諱地告誡他,“任何閱讀你所說的這些刊物和報紙的人,早就已經知道兒童早期大腦發育的重要性了;但是呢,一大半需要知道的人群,恰恰是從來不去讀這些刊物和報紙,他們只是透過上網來獲取資訊。”編輯團隊建議霍普克羅夫特,需要建立一個社交媒體的傳播策略。
霍普克羅夫特當然接受了建議,他自嘲這個“傻主意”就是讓大家知道需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向民眾做科普。“如果希望政府領導人繼續基於科學進行決策的話,就需要讓大眾瞭解科學,”他表示,“民眾對科學的理解或者不理解,將深刻影響我們的世界,溝通和傳播是極其重要的。”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徐瑞哲
本文圖片來源:賴鑫琳 攝
來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