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匠人,你腦海中會想到什麼畫面?
一位手指在綢緞間上下翻飛的刺繡工?一個用鑷子小心翼翼調整機械齒輪的鐘表師?一位緊握刻刀,全神貫注於木料的雕刻家?
或者……一個臉黑黑的,手拎酒瓶,衣服邋里邋遢的“村夫”?
別誤會,這位“黑臉”村夫最擅長的可不是種田,而是——喝酒和做紫砂壺。
▲時大彬畫像
時大彬,號少山,又稱大彬、時彬,明萬曆年間人,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時朋的兒子。
他是紫砂茗壺發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當時被公認為“超越前古”的第一大家。
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中寫道:“明代良陶讓一時”,所謂“一時”,就是指時大彬。
紫砂泰斗顧景舟先生,也曾在他的《紫砂陶史概論》中說:“砂藝史上一致推薦的大家,當以時大彬為典範。”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 時大彬的壺就享有盛譽,一壺難求。除重金求購外,為得一壺,甚至還不惜動用官府的力量。
時大彬何以成為繼供春之後知名度最大和影響力最久的制壺高手呢?主要在於他的三大貢獻。
➽手工技藝改良
時大彬對紫砂壺藝最大的貢獻是,重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成型方式,即“打身筒”和“鑲身筒”的技法。
這一點,周容在《宜興瓷壺記》有記載:“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 刳山土為之。供春更斫木為模 ,時悟其法, 則又棄模。而所謂削竹如刃者,器類增至今日,不啻數十事 ,用木重首作椎 ,椎唯練土。”
這種獨特的成型技藝,奠定了宜興紫砂發展的根基,直至今天仍然沿用。
➽器型由大改小
時大彬處於紫砂工藝從簡到精,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承前啟後時期。
關於將壺型由大改小,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時大彬最初喜歡做大壺,按畫作比例,用現在的眼光看,應有2500cc之大。
▲故宮博物院藏 時大彬早期大執壺
壺身銘“江上清風,山中明月 丁丑年大彬”
後時大彬遊婁東,遇到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壺藝收藏家陳繼儒。時大彬常與陳繼儒討論品茶試茶之奧妙。
一天,陳繼儒建議:“把壺從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執之、一手捋須吟詩的雅器,那該多好。”
於是,時大彬開始改制小壺,茗壺才由大而改小,改到只有300-400cc左右。
時大彬這一變革,將制壺工藝手法和壺型大小規格基本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今,成為史上一件趣聞樂事。
➽首創調砂工藝
大彬將制瓷工藝中的“二元配”法,移植到紫砂製作中,首創調砂法。
大彬常在紫砂泥料中雜以砂土,使砂壺閃現出淺色的細小顆粒,產生“砂粗、質古、肌理勻”的奇妙效果。
這種調砂工藝是時壺及其時代的一大特點,也是一種自然天成的裝飾,鑑賞家稱之為“銀砂閃點”,贊其“珠粒隱現,更自奪目”。
在泥料中加入粗砂,改變泥坯在乾燥和燒成過程中的物理性質,使之不易破裂。
除了在紫砂上的卓越貢獻,這位大師本師,還出了名的不修邊幅,嗜酒好飲。
同朝代的文人徐應雷在《書時大彬事》中記載:“其人樸野,黧面垢衣”“性嗜酒,所得錢輒付酒家”。
時大彬愛喝酒。除了喝酒,就是做壺。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鑽研壺藝,很久才能做出一個滿意的作品,賣掉,然後再拿來買酒,和村裡的農夫對飲,整個人散漫的不得了,脾氣還差,看上去跟鄉野村夫無異。
▲ 鼎足蓋圓壺 福建省漳浦縣博物館藏
在《書時大彬事》的最後,徐應雷還將時大彬與“吳中四才子”作比。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山腳下,村莊炊煙細嫋。一個人,一壺茶,一壺酒,流水柴門,紫泥作活。
其實,這首《桃花庵歌》改一改,也可用來形容時大彬。只不過唐寅是“又摘桃花換酒錢”,而他是“又做紫砂換酒錢”罷了。
▲三足如意壺 無錫市文物管理所
▲提樑壺 南京博物院
刻楷書“大彬”二字,
另鈴篆書陰文“天香閣”小方印,
為藏壺者之銘記。
▲時大彬 虛扁壺 上海博物館藏品
刻有“源遠堂藏、大彬制”七字
▲僧帽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壺底刻有“萬曆丁酉年時大彬制”九字
▲玉蘭花六瓣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底款“萬曆丁酉春時大彬制”
▲大彬六方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
▲菊瓣壺 柳州博物館
細觀時大彬的紫砂壺並不力求雕琢,而以樸素的雅緻和整體感見長,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緻,妙不可思。
相比今天的紫砂壺,可能略顯笨拙,但這恰恰是古人追求的一種拙樸。並且代表了明代晚期的工匠精神,將每一把工藝品都做到極致。
其實,無論是書畫文章,還是紫砂技藝,想要成就真正意義上的佳品,都離不開那“精而以成”的執著和“紫砂換酒”的灑脫——執著於心中所愛之事,灑脫於身外無關之物。
而這,正是後輩藝人以及每個人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