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中南部出土的彩陶。
河南仰韶文化彩陶。
三星堆青銅人頭像。
本報記者 朱忠鶴
提 要
一條彎如月牙的文化帶從東北一路滑向西南,這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學者提出來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在這條傳播帶上,各種文化具有相似性與共同性。在這條傳播帶形成的過程中,紅山文化曾發揮過重要的推動作用。傳播帶形成後,反過來又對東北地區文化與歷史程序產生影響。
相距兩千公里,出土相同器物
在遼寧省博物館內,陳列著一尊造型精巧、美輪美奐的青銅器,它就是“卷體夔文蟠龍蓋罍(讀léi)”。
這件高近45釐米的文物,是西周時期的盛酒器。1973年,出土於朝陽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北洞村附近。當年3月份,這個村子附近曾發掘出土多件青銅器,兩個月後,包括這件罍在內的6件青銅器又在該村附近出土。
與其他文物不同,這批青銅器是近3000年前被人埋藏下的,正因為如此,考古學家將其稱之為“窖藏”。雖然迄今為止,專家學者對埋藏這些青銅器的原因有不同見解,但他們對遼寧地區內出土如此華美的青銅器都感到驚訝。
讓專家學者感到更為驚訝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在距離遼寧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60多年前曾出土過兩件蟠龍蓋罍。令人震驚的是,除了個別細節有所區別外,這兩件“四川籍”的罍與遼寧出土的卷體夔文蟠龍蓋罍在外觀上極其相似。
對此,專注於民族考古的86歲學者宋兆麟並不表示意外。在他看來,不管是遼寧出土的,還是四川出土的,都恰好處於一條特殊的文化傳播帶上。在這條傳播帶上,各種文化充分交流,文化上有很多相似點與共同點,所以文物出現雷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曹兵武對這條文化傳播帶深有研究。10月中上旬,在建平縣舉行的“紀念牛河梁遺址發現40週年學術研討會暨首屆紅山文化牛河梁論壇”上,曹兵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詳細描述了這條被稱為“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的來龍去脈。
已故考古學家童恩正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了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概念。所謂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簡單來說,就是從我國的東北到西南的弧形地帶,也就是東起大興安嶺南段、北以長城為界、西抵河湟地區,再折向南,沿青藏高原東麓直達雲南北部存在一條綿延達萬里的、像月牙形狀的地帶。從新石器時代後期到青銅時代,在這個地帶上,活躍著眾多民族,他們留下若干共同的物質文化,包括細石器、石棺葬、大石墓——石棚、石構建築,等等。
後來,英國教授羅森提出一個概念,叫中國弧。其實,他是用另外一個詞語來形容童恩正所講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
紅山文化居於文化傳播帶的東北
我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條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呢?
宋兆麟表示,首先這是兩種經濟文化區不斷交流的結果。在我國的地理版圖上有不同的經濟型別。在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外側基本為遊牧經濟,在內側則為農業經濟。而農業經濟又分兩種型別:南方為稻作農業,北方為粟作農業。當然,兩種文化帶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斷地交流。經過長時期的融合,半月形文化帶就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呈現農牧融合的特點。
其次,不同文化在交流中有了較強的移動性,因此,誕生了傳播帶。因為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有“農牧融合”的特點,所以,它不同於農業社會的“重土難遷”,也不同於單純遊牧民族的“無根無脈”,具有較強的移動性,所以,在這個農牧融合的過程中,這條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就慢慢形成了。
專注於中國史前考古研究多年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表示,這條傳播帶並非自古就有,而是後期形成的。在它形成的過程中,紅山文化曾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新偉解釋說,到了紅山文化晚期,紅山文化逐漸衰落,紅山先民開始向西遷移,在遷移的過程中,促進了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東北部分的形成。
這個過程在內蒙古河套地區已經出土的彩陶等文物中可以窺見一二。比如,在海生不浪文化遺址中,就曾出土帶有紅山文化鮮明特色的彩陶,其上下對鉤的弧線三角紋與紅山文化筒形器上的圖案非常相似。
再有,較紅山文化晚1000多年的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的石峁古城遺址,恰好也位於半月形文化傳播帶上,而古城裡發掘出土的石頭雕像、石頭祭壇等,也都可以看到紅山文化的影子。因此可以說,紅山文化是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形成的源頭之一。
在紅山文化促進傳播帶形成東北部分的同時,以黃土高原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促進了該傳播帶西南部分的形成。隨著傳播帶逐漸成形,傳播帶上的文化交流也不斷深入,在這條帶上形成了具有共性的文化特徵。
文化傳播帶影響遼河流域歷史
在紅山文化促進形成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的同時,這條傳播帶也反過來影響著東北地區的歷史與文化。
李新偉表示,僅就遼寧地區而言,在紅山文化衰落後,西遼河流域沉寂了一段時間,在距今4000多年前,遼西大地上出現了十分重要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與該文化相關的一些遺址中,相繼發掘出土了較為重要的青銅器,這都是傳播帶上各種文化互相交融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建立商朝的商人祖先是從遼西地區沿著這條文化傳播帶一路南下,進而建立了商朝。李新偉說,儘管這一說法目前還存在爭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條傳播帶對中國歷史程序的推動作用。
這條文化傳播帶還影響著遼寧後續的一些歷史事件。比如,發端於東北地區的慕容鮮卑一路南下,在朝陽建立了政權,朝陽因此而成為“三燕古都”。此後慕容鮮卑沿著這條文化傳播帶南征北戰,在征戰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再比如,從女真族到滿族,後金進軍中原建立清朝,也沒有離開這條傳播帶。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曹兵武則將這個話題進一步引申。他告訴記者,在目前學界較為認同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上,華夏文明及傳統在形成過程中,一共分佈著三個關鍵性交融中心,即東北亞交融中心、長城地帶交融中心、中原交融中心。這三個中心裡,前兩個與遼寧乃至東北有關聯。
東北亞交融中心的形成與古人類的演進密切相關。古人類在向東亞發展和進化的過程中,有南北、東西兩條路線,一支在沿著南北路線一路北上的同時,另一支沿著東西路線,也就是草原之路東行。這兩條路線最終交叉,交叉點就在遼西。於是,遼西成為東北亞交融中心的東端。出土的文物證實這一理論。
長城地帶交融中心,則是指在我國長城一帶,有著一個文化互動頻繁、互相影響的中心。這其中,以向南發展的紅山文化與北上的仰韶文化在燕山一帶相遇,進而產生了以龍紋與玫瑰花結合的文化群體,最為耀眼。
曹兵武表示,這三個關鍵性交融中心是這條傳播帶上最閃耀的三個點,也就是說,它們是傳播帶上文化交流最為亮眼的例證。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來源於相關資料)
【來源:遼寧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