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來,紅河當地每年舉辦的哈尼梯田文化旅遊節更加紅火。圖為由群眾參加的農耕文化實景演出。 胡豔輝攝
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雲南昆明舉行。會場內舉辦的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與成果展上,“紅河哈尼梯田複合生態系統”的展示區格外引人注目。
“四素同構”的自然之道
哈尼梯田依山而建,田埂順著山勢,畫出自然等高線。山高水也長,“水從哪裡來?”初見哈尼梯田時,梯田世界層疊狀自山上蔓延向下,不禁令見者疑惑。“森林能保水,水順著山勢自然就流下來了。”阿者科村駐村幹部徐雨晨這樣解釋。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哈尼梯田“四素同構”的農耕體系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森林成片長於山頭,村寨建在森林下方,森林涵養的水流緩緩流下,穿過村莊滋養著梯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哈尼族有句老話叫‘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徐雨晨表示,“哈尼人敬畏自然,這是在他們的歷史裡千百年傳下來的。他們知道森林能儲水,特別重視對森林的保護。梯田上方的保水林大家都會自覺監督,杜絕砍伐現象。”
水是梯田的靈魂。山地稻作中,相比原始的坡耕地,梯田的保水保土能力極大增強。這裡的梯田幾乎一年四季都在水裡,通達的溝渠系統將田和田之間串聯,但若遇上泥土攔截,水流受阻,就需要“趕溝人”來疏通水系。
COP15大會上,哈尼族青年代表走上演講臺,講述了哈尼梯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也讓更多人知道了“趕溝人”這個特殊的職業。
馬有明是牛角寨鎮平安寨村人,61歲的他是當地的一名趕溝人。“梯田有多久,趕溝人就存在了多久。”馬有明告訴記者,趕溝人出現的具體時間他也無法準確敘述,只知道老人們常常說,“祖先在的時候就有了。”
馬有明主要負責三四公里的溝渠維護,平時除了給溝渠疏通,砍除雜草,還會順帶著幫農戶看看田裡的莊稼。
“過去是農民每家每戶湊點穀子給我們,作為這項工作的報酬,現在政府正在逐步把‘趕溝人’納入公益性崗位。”馬有明說。
除了通水,生產生活產生的汙水等生活汙染物的處理同樣是梯田生態保障的要點。
“我們用垃圾溼地降解取代了以前的垃圾焚燒,此外還透過複合型人工溼地汙水處理系統,保護梯田水生態,提升當地的人居環境。”世界遺產哈尼梯田元陽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朱文珍介紹,實施“兩汙”治理工程共投資1.6億元,並推廣到了67個村。
生態保持得好,珍稀動植物也在這裡安家。梯田邊分佈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還有董棕、藤竹、番龍眼等珍稀野生植物以及貓頭鷹等上百種野生動物。
生態旅遊探索新方式
紅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觀核心區,阿者科村坐落於此。作為5個代表性哈尼族村寨之一,阿者科村有著儲存完好的四素同構生態系統,茅草頂的哈尼傳統民居“蘑菇房”等構成了獨特的聚落空間景觀。
雖坐擁世界級景觀,但在2018年以前,阿者科村經濟發展緩慢,人均年收入僅為2785元,村內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落空心化現象明顯。零散遊客自由進出村莊,旅遊接待散漫無序。
2018年,元陽縣委和縣政府以阿者科村為試點,將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旅遊發展緊密結合,和中山大學合作推出“阿者科計劃”,由縣政府指派青年幹部,協同中山大學團隊派出的技術人員,共同駐村組織村民成立了村集體旅遊公司。
徐雨晨就是被派到阿者科村的駐村幹部,和中山大學的團隊一起,共同參與到“阿者科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徐雨晨介紹,集體旅遊公司的經營利潤三七開,村集體公司留成30%,用於後續開發建設。村民分紅佔70%,村民分紅則按照每戶的旅遊吸引物指標評估後進行分配。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楊虹霓來到阿者科村已經兩個半月:“我們在這裡試驗的專案是其他很多景區看不到的,村民是以梯田、蘑菇房和自然生活方式等資源入股集體旅遊公司,而不是光收門票錢。”
所謂的旅遊吸引物,是指阿者科村自然保有的原生態旅遊資源。“我們希望這裡的一切都是活態的,而不是演出來的。”楊虹霓介紹,根據對遊客吸引程度的不同,透過對每戶村民梯田耕種情況、民居保有情況、是否居住、是否在戶等指標進行評估,對集體公司的經營利潤進行分紅。
徐雨晨介紹:“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鼓勵村民保護蘑菇房傳統民居,繼續種田以保護梯田景觀,以自然的生活方式繼續居住在村子裡。除了在旅遊公司任職的工資收入,還有每年的分紅。大家對梯田都有感情,收入提高了,自然願意回鄉工作了。”
“這些體驗活動能夠讓遊客更親近感受自然,對自然的認識和環保意識明顯加強。”楊虹霓說。“幾乎每個村民在路上見到我都會跟我打招呼,有時候會熱情地邀請我去他們家吃飯,我有時候都很不好意思。”楊虹霓介紹,駐村的這段時間,她和當地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對於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阿者科計劃”採取循序漸進培養的形式安排當地百姓就業。“很多當地村民不會講漢語,我們就讓他們慢慢學,從檢票開始,再到售票崗能講簡單普通話,後面就讓他們開始帶著體驗活動,做講解員了。”楊虹霓介紹。
傳承生態迴圈農業
千百年前,哈尼族人民在這塊土地上雕刻出大地的藝術,哈尼人對稻田有著特殊的感情。
“紅米在這塊土地上種了1300多年,很多哈尼人是吃這種米長大的。”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負責人沈鴻文說。
“紅米是老品種,雖然營養豐富,但口感較糙,加之產量低,在上個世紀雜交水稻出來之後,很多村民都不願意種了。”沈鴻文表示,在改良品種前,紅米畝產只有200公斤。
經過紅河州農科院科學家的努力,透過提取老品種紅米基因進行改良,成功研發出畝產400多公斤的紅米新品種。“新品種相較老品種,不僅僅是產量提高。老品種稻稈高,容易被風吹倒;新品種就改良這個問題,稻稈高度低了許多,口感也變好了。其獨有的營養價值依然是主打。”
為了推廣紅米,沈鴻文很早就開始做農民的思想工作,透過無償提供紅米籽種、薄膜、技術服務等措施,並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以高於市場價收購紅稻穀,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種植紅米。
紅河州把紅米列為重點發展的農產品之一,2019年推廣紅米種植近16萬畝,畝產值由原來的不到1500元提高到2600多元。
除了種水稻,“稻魚鴨”共生等一系列農耕稻作文化智慧傳統也得到延續。“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農戶會把小鴨子放到稻田裡養著,鴨子吃著田裡的害蟲,還提供了自家肥,加上稻田裡養著的魚,實現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
開啟紅米銷路後,元陽縣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透過公益性事業反哺農民。沈鴻文介紹:“當地村民田裡的水溝以前很多都是用土堆的,很容易塌掉造成堵塞,我們這兩年幫當地農民用石頭作為新材料來改造水溝。為了方便其種糧,還投入73萬元修生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