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是建築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國就有著各式各樣的橋樑,有的是幾百年前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有的是我國現代化綜合國力的象徵;有的只能過人,有的卻能通車;有的還在使用,有的已成為歷史。
現在的很多大橋往往承擔著實用與觀賞兩種功能,不少大橋都被叫做“XX景觀大橋”,也突出了其觀賞性的一面。
在旅遊過程中,不少橋樑也成為了當地景區的一大賣點。但無論如何,在一座橋建成後,實用性和旅遊觀賞性,至少兩頭要佔一頭吧。
然而在某個美洲國家,卻有著這樣一副景象:一座孤零零的橋樑矗立在一片灘塗之上,而河流則在離它不遠的地方。這一景象摸不著頭腦,而這一切都要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宏都拉斯說起。
宏都拉斯
它位於中美洲,是一個有很多山的國家。美洲與非洲在十六世紀往後的好幾百年裡都是一對“難兄難弟”,被輪番蹂躪。
這片土地上最開始的原住民是一群印第安人,1502年哥倫布來到了這裡,並給這片土地取名宏都拉斯;十六世紀的時候西班牙殖民了這裡,直到1821年,宏都拉斯才真正好了起來,並在1838年成立。
別看宏都拉斯擁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就和絕大多數美洲國家一樣,因為長期被殖民,當地的教育、環境各方面都很落後,宏都拉斯的居民大多數窮得驚心動魄。
尤其是在1998年,宏都拉斯受到了百年難得一遇的颶風——米奇颶風的侵襲。這場颶風最終導致近6000人死亡,國家大部分基礎建設與農田也都毀於一旦,真的相當於一夜回到“最初”。
不過在這場颶風中,有一座橋樑卻“表現優異”,在諸多垮塌的建築中,它成功存活到了米奇颶風離開。這座橋樑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矗立在一片灘塗之上的大橋,它的名字是喬盧特卡大橋。
不過這並不是宏都拉斯人民搞的大型行為藝術,這座大橋最開始建設的時候確實是建在河上的,也就是離橋不遠的那條河(喬盧特卡河)。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大橋確實抗住了颶風的襲擊,然而在颶風過境後,河卻“跑”了!
喬盧特卡大橋與米奇颶風的“不解之緣”
喬盧特卡大橋最開始是1930年由駐宏都拉斯工程隊所建造的,造型酷似老美的金門大橋。由於這橋造完以後自己也要用,所以工程隊還是盡心盡責,造出來的初代喬盧特卡大橋也是實用性與美觀性兼具。
所以在建成以後,喬盧特卡大橋便成為了宏都拉斯的象徵與標誌性建築。不過在半個多世紀的執行後,橋體明顯已經不堪重負,倒不是說它是豆腐渣工程,主要是宏都拉斯所在的中美洲地區,什麼都有,颶風和暴雨,這些都加速了橋樑的老化。
於是在1996年,當地決定在當地重新修建一座大橋,以保證在雨季和颶風來襲時的橋樑安全。
最後喬盧特卡市政府透過全球招標,最後中標的是一家日本的建築公司。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橋樑就修建完畢了,喬盧特卡市在橋樑完成後很快就舉行了通車儀式。
站在如今的上帝視角看,日本人造橋確實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1998年發生在喬盧特卡大橋與米奇颶風的那次事件,本質上並非橋本身出了問題,而是讓人完全意料不到的“特殊情況”。
在橋樑建成後不到一年,米奇颶風就降臨了中美洲,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都受到了颶風的侵襲,也個個損失慘重。但就像上文所說的,新建的喬盧特卡大橋堅挺地挺過了米奇颶風,就像當初那個日本公司所承諾的那樣,“它堅不可摧”。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米奇颶風沒有吹動喬盧特卡大橋,但它卻吹動了喬盧特卡河的河道,使得河流悄悄改變了位置。
颶風帶來的超強降雨使得土地上的泥沙不斷被沖刷,而喬盧特卡河流的水量也在不斷增大,但又因為地勢較緩、流速較慢,河床中的泥沙在一側不斷堆積,最後展現出來的效果就是河跑了,而橋還在原地。
這一尷尬事件迅速在全世界發酵,甚至還延伸出了一個西方國家知名的梗,就叫“喬盧特卡大橋”,意思是:“你不知道意外到底會從哪個方向,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出現。”
結語
其實像喬盧特卡大橋這樣的情況也並不罕見,只是相比之下它比較有代表性,所以才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如今,那座喬盧特卡大橋依然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祈禱,有朝一日河流會再次改變河道回到橋下,但想來如果代價是“再一次的颶風”,那就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