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助力轉向系統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發展出HPS、EHPS、EPS、SBW等四類。目前,HPS(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EHPS(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商用車,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則大量地運用於乘用車上,而SBW(線控轉向系統)滲透率相對最低。
EPS佔據乘用車市場,HPS和EHPS主導商用車市場
從中國乘用車汽車轉向系統市場來看,2016-2020年EPS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已從80.1%逐年上升至96.4%,僅有少量乘用車採用HPS和EHPS方案。相對而言,價位越高,採用EPS方案的比例也越高。
2016-2020年中國乘用車汽車轉向系統市場結構
注:MS即機械轉向系統(Manual Steering System)
來源:佐思汽研
另外,由於EPS體積小、耗電少、輕便靈活,是新能源汽車的首選。2020年,EPS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份額佔到了99.91%,未來這一比重有望達到100%。
HPS和EHPS由於動力十足、價格低廉,在絕大部分商用車,尤其是重型車輛上得到廣泛應用。2020年,中國商用車汽車轉向系統依舊以HPS和EHPS為主,其中EHPS佔比40.1%。不過,隨著環保趨嚴,HPS、EHPS不僅功耗大,且存在液壓油洩露問題,不符合環保要求,二者市場份額未來將逐步被EPS所取代。
本土乘用車品牌EPS滲透率逐步提高
從中國乘用車市場EPS滲透率來看,中國與其它國家乘用車品牌EPS滲透率相比差距較大。2020年,部分國家EPS滲透率高達100%,而本土品牌為90.7%。
隨著環保逐漸趨嚴,本土品牌將逐步摒棄HPS、EHPS這種具有汙染性的轉向系統。同時,由於線控轉向系統滲透率提高擠壓EPS的空間,預計未來幾年EPS滲透率將從上升轉為下降,到2026年本土乘用車品牌EPS滲透率預計在93.7%左右。
2020-2026年中國本土乘用車品牌EPS滲透率
來源:佐思汽研
跨國企業佔據市場,本土企業夾縫中求生存
目前,全球汽車轉向系統市場主要被捷太格特、博世、採埃孚、蒂森克虜伯、NSK、萬都、日立安斯泰莫等廠商所佔據。這些跨國企業透過獨資或合資的方式佈局中國市場,牢牢佔據了豪華和合資品牌車企的供應渠道,並滲透進本土汽車廠商供應體系中。
國際主要廠商在華佈局情況
來源:佐思汽研
中國本土企業目前有一百多家,但是大部分規模較小,競爭實力弱,只能供應後裝市場。以浙江世寶、CAAS、易力達、耐世特等為首的幾家企業競爭實力相對較強,可與跨國巨頭相抗衡。如耐世特、浙江世寶透過自身過硬的實力已進入了美系、德系及日系車廠供應體系,在跨國企業的包圍中爭得一席之地。
各大廠商、車企紛紛佈局線控轉向,SBW未來可期
SBW與EPS最大的區別在於去掉了方向盤和齒條間的機械連線,採用ECU傳遞指令,具有反應速度快、安裝方式靈活、重量輕、碰撞安全性高等優勢。
SBW技術早在1950年便被提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已在英菲尼迪的幾款車型上得到量產。目前線控轉向還存在成本高、技術不夠成熟、使用者接受度低等問題,滲透率還非常低,但部分廠商及車企十分看好,紛紛線上控轉向領域發力,預計未來幾年將有多款採用SBW的車型量產。
相關企業線上控轉向領域的佈局情況
來源:佐思汽研
主要線控轉向產品/技術對比
來源:佐思汽研
此外,中汽研已聯合華為、百度、舍弗勒等多家企業聯合編制了《線控轉向及制動系統通訊協議要求及測試規範》,有利於推動SBW技術發展及在智慧駕駛汽車應用落地。
目前,中國線控轉向滲透率十分低,估計2020年僅為0.1%,預計未來幾年滲透率將迅速增長,到2026年有望達到15%,發展前景廣闊。
EPS是ADAS功能的關鍵實現者,SBW是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之一
汽車轉向系統與自動駕駛的發展息息相關。目前EPS是ADAS功能的關鍵實現者,為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服務,可提供的典型ADAS功能主要包括APA、LDW&LKA、DSR等等。但從本質上來看,EPS轉向訊號還是來自於駕駛員,而SBW則來源於演算法。因此,SBW可以完全脫離駕駛員而實現轉向控制,將是未來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之一。
目前,部分汽車轉向系統企業已開始佈局自動駕駛。
汽車轉向相關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佈局
來源:佐思汽研
《2021年中國汽車轉向系統行業研究報告》目錄
共210頁
01
汽車轉向系統簡介
1.1 定義
1.2 分類
1.3 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
1.4 電液壓助力轉向系統EHPS
1.5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
1.5.1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分類
1.6 線控轉向系統SBW
1.6.1 線控轉向系統SBW結構組成
1.6.2 線控轉向系統SBW路感反饋控制策略
1.6.3 線控轉向系統SBW轉向執行控制策略
1.6.4 線控轉向系統SBW冗餘設計
1.6.5 線控轉向系統SBW分類
1.7 產業鏈
02
汽車轉向系統整體市場分析
2.1 發展歷程
2.2 各類產品的應用情況
2.3 市場規模
2.4 市場結構
2.4.1 乘用車
2.4.2 新能源車
2.4.3 商用車
2.5 市場主要參與者
2.5.1 全球
2.5.2 中國
2.6 競爭格局
2.7 汽車轉向應用趨勢
2.8 汽車轉向技術趨勢
2.8.1 自動駕駛與汽車轉向系統
2.8.2 各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佈局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自動駕駛乘用車銷量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乘用車ADAS功能裝配率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乘用車ADAS功能裝配率(分價格)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LDW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LKS
2.8.3 中國自動駕駛發展現狀——APA
03
汽車轉向系統細分市場分析
3.1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
3.1.1 市場規模測算
3.1.2 滲透率
3.1.3 市場結構
3.1.4 EPS SWOT分析
3.2 液壓助力轉向系統HPS
3.3 線控轉向
3.3.1 線控轉向與線控底盤
3.3.2 廠商線上控轉向領域的佈局
3.3.3 車企線上控轉向領域的佈局
3.3.4 車企佈局案例 (1)
3.3.4 車企佈局案例 (2)
3.3.5 主要線控轉向產品/技術對比
3.3.6 線控轉向專利申請情況
3.3.7 線控轉向相關標準
3.3.8 線控轉向發展難點
3.3.9 線控轉向SWOT分析
3.3.10 線控轉向市場規模預測
04
汽車轉向系統國內企業分析
4.1 耐世特
4.1.1 耐世特產品組合
4.1.2 耐世特經營情況
4.1.3 耐世特訂單情況
4.1.4 耐世特2020年產品落地情況
4.1.5 耐世特汽車轉向業務
4.1.6 耐世特SBW技術
4.1.7 耐世特SBW技術發展歷程
4.1.8 耐世特ADAS及自動駕駛賦能技術
4.2 浙江世寶
4.2.1 浙江世寶經營情況
4.2.2 浙江世寶產銷情況
4.2.3 浙江世寶主要汽車轉向系統產品
4.2.4 浙江世寶主要汽車轉向器產品
4.2.5 浙江世寶主要客戶
4.3 德爾股份
4.3.1 德爾股份發展歷程
4.3.2 德爾股份經營情況
4.3.3 德爾股份汽車轉向系統產品
4.3.4 德爾股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投專案
4.4 中國汽車系統股份公司(CAAS)
4.4.1 CAAS主要生產基地
4.4.2 CAAS生產能力
4.4.3 CAAS經營情況
4.4.4 CAAS主要產品(1)
4.4.4 CAAS主要產品(2)
4.5 富奧股份
4.5.1 富奧股份經營情況
4.5.2 富奧股份汽車轉向系統產品
4.5.3 富奧股份汽車轉向系統產銷量
4.5.4 富奧股份主要客戶
4.5.5 富奧股份汽車轉向系統主要子公司
4.6 易力達
4.6.1 易力達公司能力
4.6.2 易力達主要客戶
4.6.3 易力達C-EPS
4.6.4 易力達P-EPS
4.6.5 易力達DP-EPS
4.6.6 易力達R-EPS & S-EPS
4.6.7 易力達ECU產品
4.6.8 易力達方向機產品
4.7 浙江萬達
4.7.1 浙江萬達主要客戶
4.7.2 浙江萬達主要產品
4.7.3 浙江萬達主要子公司
4.8 江門興江
4.8.1 江門興江主要客戶
4.8.2 江門興江主要產品 (1)
4.8.2 江門興江主要產品 (2)
4.8.2 江門興江主要產品 (3)
4.9 豫北轉向
4.9.1 豫北轉向發展歷程
4.9.2 豫北轉向主要產品 (1)
4.9.2 豫北轉向主要產品 (2)
4.9.3 豫北轉向主要客戶
4.10 江蘇格爾頓傳動有限公司
4.10.1 江蘇格爾頓發展歷程
4.10.2 江蘇格爾頓主要產品 (1)
4.10.2 江蘇格爾頓主要產品 (2)
4.10.2 江蘇格爾頓主要產品 (3)
4.10.2 江蘇格爾頓主要產品 (4)
4.11 萬安泵業
4.12 山東先河悅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4.13 南京東華智慧轉向系統有限公司
4.14 江蘇罡陽股份有限公司
4.14.1 江蘇罡陽汽車轉向系統業務
4.14.2 江蘇罡陽主要汽車轉向產品 (1)
4.14.2 江蘇罡陽主要汽車轉向產品 (2)
4.14.3 江蘇罡陽主要合作伙伴
4.15 江蘇南陽耐斯摩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4.16 德孚轉向
4.16.1 德孚轉向汽車轉向業務
4.16.2 德孚轉向主要客戶
4.17 湖北三環
4.17.1 湖北三環競爭實力
4.18 拓普集團
4.18.1 拓普集團汽車轉向相關業務
05
汽車轉向系統國外企業分析
5.1 捷太格特
5.1.1 捷太格特發展歷程
5.1.2 捷太格特經營情況
5.1.3 捷太格特汽車轉向系統業務
5.1.4 捷太格特EPS產品
5.1.5 捷太格特液壓轉向器及其他元件
5.1.6 捷太格特SBW技術
5.1.7 捷太格特基於SBW打造的概念車
5.1.8 捷太格特生產基地分佈
5.1.9 捷太格特在華髮展
5.2 博世
5.2.1 博世經營情況
5.2.2 博世汽車轉向系統業務
5.2.3 博世主要EPS產品
5.2.4 博世轉向控制單元
5.2.5 博世Servolectric Fail-operational
5.2.6 博世線控轉向
5.2.7 博世在華髮展
5.3 日本精工
5.3.1 日本精工經營情況
5.3.2 日本精工汽車業務
5.3.3 日本精工汽車轉向業務
5.3.4 日本精工汽車轉向相關產品
5.3.5 日本精工SBW技術(FFA·RWA)
5.3.6 日本精工在華髮展
5.4 日立安斯泰莫公司
5.4.1 日立安斯泰莫全球佈局
5.4.2 日立安斯泰莫主要客戶
5.4.3 日立安斯泰莫業務佈局
5.4.4 日立安斯泰莫經營情況
5.4.5 日立安斯泰莫汽車轉向業務
5.5 韓國萬都
5.5.1 韓國萬都全球佈局情況
5.5.2 韓國萬都經營情況
5.5.3 韓國萬都汽車轉向業務
5.5.4 韓國萬都Freedom in Mobility
5.5.5 韓國萬都在華髮展
5.6 蒂森克虜伯
5.6.1 蒂森克虜伯經營情況
5.6.2 蒂森克虜伯汽車業務全球佈局情況
5.6.3 蒂森克虜伯汽車轉向業務
5.6.4 蒂森克虜伯在華髮展
5.7 KYB
5.7.1 KYB全球佈局
5.7.2 KYB經營情況
5.7.3 KYB轉向系統業務
5.7.4 KYB運用在英菲尼迪Q50的線控轉向系統
5.8 採埃孚
5.8.1 採埃孚經營業績
5.8.2 採埃孚See-Think-Act發展戰略
5.8.3 採埃孚汽車轉向業務
5.8.4 採埃孚後橋轉向AKC
5.8.5 採埃孚後橋轉向AKC 2.0
5.8.6 採埃孚在華髮展
更多佐思報告
佐思 2021年研究報告撰寫計劃
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全景圖(2021年6月版)
「佐思研究年報及季報」
主機廠自動駕駛 |
低速自動駕駛 |
汽車視覺 |
汽車視覺(下) |
商用車自動駕駛 |
新興造車 |
汽車MLCC |
汽車分時租賃 |
高精度地圖 |
汽車模擬(上) |
汽車模擬(下) |
汽車與域控制器 |
APA與AVP |
車用鐳射雷達 |
毫米波雷達 |
處理器和計算晶片 |
ADAS與自動駕駛Tier1 |
乘用車攝像頭季報 |
HUD行業研究 |
駕駛員監測 |
汽車功率半導體 |
Radar拆解 |
OEM車聯網 |
T-Box市場研究 |
汽車閘道器 |
車載語音 |
汽車線束、線纜 |
汽車智慧座艙 |
人機互動 |
V2X和車路協同 |
汽車作業系統 |
L4自動駕駛 |
專用車自動駕駛 |
計算平臺與系統架構 |
車載紅外夜視系統 |
共享出行及自動駕駛 |
高精度定位 |
汽車OTA產業 |
汽車IGBT |
座艙多屏與聯屏 |
戴姆勒新四化 |
特斯拉新四化 |
大眾新四化 |
比亞迪新四化 |
智慧後視鏡 |
華為新四化 |
四維圖新新四化 |
燃料電池 |
AUTOSAR軟體 |
座艙SOC |
線控底盤 |
車載顯示 |
路側智慧感知 |
自主品牌車聯網 |
汽車數字鑰匙 |
汽車雲服務平臺 |
無線通訊模組 |
ADAS/AD主控晶片 |
Tier1智慧座艙(上) |
Tier1智慧座艙(下) |
商用車車聯網 |
Waymo智慧網聯佈局
|
智慧網聯和自動駕駛基地 |
OEM資訊保安 |
商用車ADAS |
自動駕駛法規 |
感測器晶片 |
L2級自動駕駛 |
智慧停車研究 |
汽車5G |
TSP廠商及產品
|
合資品牌車聯網 |
汽車座椅 |
智慧汽車個性化 |
新勢力Top4 |
農機自動駕駛 |
礦山自動駕駛 |
ADAS資料年報 |
無人接駁車 |
飛行汽車報告 |
模組化報告 |
港口自動駕駛 |
汽車功率電子 |
充電基礎設施 |
汽車MCU研究
|
汽車電機控制器 |
車用超聲波雷達
|
汽車照明 |
OTA研究 |
「佐思研究月報」
ADAS/智慧汽車月報 | 汽車座艙電子月報 | 汽車視覺和汽車雷達月報 | 電池、電機、電控月報 | 車載資訊系統月報 | 乘用車ACC資料月報 | 前視資料月報 | HUD月報 | AEB月報 | APA資料月報 | LKS資料月報 | 前雷達資料月報
報告訂購請私信佐思汽車研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