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網上經常見到的一種說法是:一支部隊傷亡30%就會失去戰鬥力。這種說法在大家討論戰史的時候也經常引用,不過具體深入的討論卻沒有多少。所以很多時候,將這個資料隨便亂套,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也會給大家造成一些誤解。
比如我們經常能看到某某部隊傷亡過半,僅剩若干人還在戰鬥的戰例,那麼這麼高的傷亡比例,為何還有戰鬥力呢?既然這樣的話,30%這個說法是不是就沒什麼意義了呢?
其實不然,這個資料還是很有參考意義的,不過要看具體的應用情況。
當然,“失去戰鬥力”這種說法,其實也要看以哪種標準去衡量,是進攻戰鬥力還是防守戰鬥力?是已經零戰力了還是戰力大減呢?這些問題都要搞清楚。
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幾十年前戰爭中的情況,不涉及當代的戰爭,因為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們首先說30%傷亡這個比例,在不同級別的單位中,這個資料所代表的的意義是不同的。
以最小的一個步兵班來說,10人左右的班傷亡3人之後,那肯定還是要繼續戰鬥的,這個沒說的。甚至說步兵班傷亡七八成之後,僅剩的幾個人繼續戰鬥也都是常態。
再以一個步兵連來說,一百多號人傷亡30%,這在戰鬥中也很常見。傷亡30%自然會對戰鬥力造成不小的損傷,但步兵連仍然還是具備相當戰力的。
可是如果我們將部隊的級別放大到一個師、一個軍中,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以一個10000人編制的步兵師為例,傷亡30%就是3000人,看起來比例好像也不高。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部隊的編制級別越高,技術兵和勤務支援力量的比例就越高,而一般傷亡的都是一線戰鬥步兵,那麼看起來比例不大的傷亡大都集中在步兵頭上,這個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以這個10000人的步兵師為例,假如其師部及直屬隊的人數相當於一個團,另外下屬3個步兵團,平均每個團兵力是2500人。
那麼傷亡30%集中到步兵團這邊,就意味著平均每個團傷亡達到了1000人。1000人佔2500人的比例,那就是40%。
我們要知道的是,一個步兵團中也並非所有人都是一線戰鬥兵。在編制齊全的步兵團中,團部及直屬隊的兵力也相當一個營,營部及營屬機炮連的兵力也不少。而戰鬥傷亡大都集中在一線的步兵連中,試想一個團1000人的傷亡大都集中在9個步兵連頭上,每個連的傷亡該有多大?
一個連傷亡30%,那麼連隊還有相當戰鬥力,可如果傷亡大半呢?個別連傷亡大半對整個團的戰力影響不大,可所有連隊都傷亡大半了,對整個團的戰力影響大不大呢?
換句話說,對一個10000人編制的步兵師而言,它在戰鬥中傷亡了30%的人員看似不多;但實際上這個資料的背後則是一線步兵連全都傷亡過半了。
傷亡過半之後,並不意味著戰鬥力下降到了0,但如果情況允許的話,這樣傷亡程度的師最好是要後撤整補,以迅速恢復戰鬥力。
可如果戰事緊急不能休整,在得不到持續補充兵員的情況下(這個前提很重要)必須要繼續戰鬥怎麼辦?兩種辦法:
第一:從師團直屬機關中,抽調人員補充步兵連隊,使得連隊戰鬥力儘可能恢復一部分;
第二:合併戰鬥單位建制,目的仍然是讓步兵連隊的兵力得到充實;
透過這種調整的話,部隊仍然具有相當戰鬥力,但是請注意,這種調整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戰鬥力也是要下降的。
整體戰鬥力的下降自不必說,畢竟少了一半左右的戰鬥兵員;而就充實後的步兵連而言,其實戰鬥力也是會下降的。
因為從師團直屬機關中抽調的人員,警衛分隊尚好(不過兵力過少),大多數其實都是勤務人員和技術兵,去幹一線戰鬥步兵的活兒,自然不是很在行。另外無論是這種補充還是步兵連合並建制,其實都面臨一個互不熟悉的情況,這也是會影響戰鬥力的。
而且這樣經過調整後的部隊,如果再產生了較大的傷亡,那麼對部隊的戰鬥力會產生傷筋動骨般的影響。
一方面,步兵傷亡過大,有的班排可能戰鬥骨幹全都損失掉了;另一方面,技術兵等不得已補充到步兵連隊傷亡後,是不太好培養和補充的。
那麼戰鬥結束後,這樣的部隊想要再恢復戰鬥力,過程就會比較艱難而且恢復戰鬥力的週期也會更長些。
我們結合解放戰爭中的情況,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
在遼瀋戰役中最關鍵的一戰是攻錦之戰,而在攻錦之戰中又以塔山阻擊戰的知名度最高。
塔山阻擊戰的全週期比較長,不過最關鍵的戰事發生在10月10日到15日的這6天時間中,我軍擔負主防禦任務的是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
大家潛意識地都會認為塔山阻擊戰4縱傷亡很大,其實在這6天的阻擊戰中,4縱的全部傷亡是3145人。而在整個塔山作戰阻擊戰期間,4縱的全部傷亡是3571人,其中10師傷亡1500人、11師傷亡367人、12師傷亡1704人。
有些文藝作品中所說有的團戰鬥到了僅剩幾十人,其實是很無知的表現,因為東北野戰軍當時兵力很充實,4縱在戰前兵力就超過了4萬人,一個團的兵力就有3000餘人,難不成塔山阻擊戰的傷亡都在一個團裡?
其實我們看塔山阻擊戰的過程就知道了,4縱在一線只擺了4個團,哪個團傷亡過大後就換新的團上去,這樣除了28團、34團傷亡較大外(塔山阻擊戰的艱苦主要突出在敵主攻方向上的部分營連),其餘各團實力並未有大的損傷,尤其11師幾乎是齊裝滿員。
其實這樣的打法也是東野部隊的常態,在作戰中將傷亡比例有效控制,戰後恢復戰鬥力的時間極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4縱在塔山戰前預估的傷亡是1萬人,結果最後打下來只有預估傷亡的三分之一——還是高估國軍的戰鬥力了。
而即便是傷亡1萬人,在4縱看來已經是非常高的傷亡了,但佔縱隊全部兵力的比例是25%,還是要低於我們所說的30%。不過要是真傷亡了1萬人,其實也意味著一線步兵減員大半,部隊元氣大傷了。在東北野戰軍的作戰過程中,一般是不會打到這個程度的。
不過在關內戰場上,尤其是華野和中野部隊作戰,很多時候是會打到這個程度的。
比如在濟南戰役前,粟裕曾發報談到了西兵團7個縱隊的情況,有的連隊只剩下了4到6個步兵班,幹部的傷亡太大,很多都難以補充。
因此在三大戰役前,華野的縱隊實力數和整訓狀態,跟東北野戰軍的差別就很大。
從兵力數量來看,華野縱隊兵力數超3萬的只有9縱隊,而東野縱隊的平均兵力數都超過了4萬。從兵員構成來看,華野中新成分比例較大,而東野大都是老成分,老兵比例高。在整訓方面,淮海戰前華野大戰數次,而遼瀋戰前東野基本都在整訓、練兵。
所以遼瀋戰役前,東野是以齊裝滿員,精兵強將的狀態去開打的,像4縱這樣在塔山戰前準備傷亡四分之一就算了不得(實際傷亡了十分之一不到)。而華野的兵力數其實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當然中野情況就更差了。
在傷亡方面,淮海戰役我軍戰損也是比較大的。
以攻殲碾莊國軍為例,4縱傷亡5306人、6縱傷亡3793人、8縱傷亡6829人、9縱隊傷亡7010人、13縱傷亡4291人,分別佔到了各縱戰前兵力數的22.4%、14.6%、25.4%、22.5%、16%。
乍一看這個比例是不大,都不到30%,但請注意傷亡到這個程度是很影響戰鬥力的,粟裕在《淮海戰役中部隊情況簡報》中這麼說道:
每縱除去炮兵團、教導團、縱直通訊、偵察、警衛營以及後勤機關和三個師直屬隊共約萬人(注:華野數字番號縱隊的平均兵力數是25800人,此數包含縱隊後方留守兵力),因每縱團以下的戰鬥人員(還要除去團、營、連各級勤務人員)則為數不多。在連續作戰中每經過一個戰鬥,即需編並連隊,否則無法連續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持戰鬥力,就是將營團屬機炮連的機槍兵、彈藥兵、炮兵都補入步兵連隊;將縱隊、師團級的馬伕、挑夫、勤雜兵也補充到連隊;將通訊、偵察、警衛分隊也抽調到連隊充當骨幹。同時再補充解放戰士和老區補充的新兵,邊打邊補來繼續戰鬥。
這樣的血戰打一仗下來,基層連隊的人員變動就會很頻繁,傷亡率達到七八成甚至全部傷亡的情況屢見不鮮。
但是請注意,一線部隊打到這個程度,可在縱隊一級傷亡人數佔全縱隊兵力的比例一般都不會超過30%。在淮海戰役中我軍是邊打邊補,這個比例通常是短暫上升後就又下去了,甚至到戰役結束後,各縱隊的兵力普遍比戰前還要多,這也是個特殊情況了。
所以我們說,30%傷亡這個比例得看是哪一個部隊級別。要是連以下單位,那麼不算多麼嚴重,但要是軍師級,其實傷亡30%就意味著情況很嚴重了。
當然到這個程度不是說部隊沒有戰鬥力了,而是說戰鬥力大減,尤其對進攻作戰來說。之後就要趕緊整補,否則恢復戰鬥力就很受影響。比如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部隊千里機動至外線作戰,減員很大又難以得到及時補充,戰力就很受影響。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前期,則出現了非常危險的情況。
我們都知道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是志願軍第13兵團所轄的第38軍、39軍、40軍和42軍,隨後又增調了第50軍和66軍。
出國作戰,兵力是不可能就地補充的,而且也無法對美韓軍進行即俘即補。同時對美軍作戰,部隊的戰鬥和非戰鬥減員又很大。
原本第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又投入了第9兵團參戰,9兵團當時的戰鬥傷亡在2萬人左右,關鍵是凍餓減員大大高於戰鬥傷亡,這對9兵團的戰鬥力造成很大影響。雖然戰役中9兵團在承受了極大傷亡的情況下繼續戰鬥到了最後,但戰役結束後部隊無法再繼續參戰。
所以到第三次戰役志願軍打過三八線時,手中還是隻有6個軍,這6個軍隨後又參加了第四次戰役。
要知道,當時我們的兵力數量都是佔不到什麼優勢的,更別說火力處於絕對劣勢了。但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漢江阻擊戰還是橫城反擊戰,甚至是失利的砥平裡戰鬥,減員極大的志願軍仍然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到第四次戰役後期,志願軍新一番部隊抵達,最危險的時期才終於過去。
請注意,此時志願軍最早參戰的幾個軍中,有的軍減員可是遠大於30%的。在這種情況下都是將能戰鬥的人員全部補充到一線,死戰到最後。而一線原有的大部分戰鬥兵,其實都已經犧牲或負傷了。
比如38軍,在第四次戰役中犧牲3359人、負傷8279人。請注意,這是38軍在連續戰鬥了三個戰役,從鴨綠江邊打過三八線南之後,在大量減員背景下的傷亡,其中很多都是戰鬥骨幹,而其他的39軍、40軍、42軍情況稍好,但也大體如此。
我們都知道抗美援朝前期的作戰奠定了戰爭的勝局,這幾個軍在犧牲極大的情況下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地位顯然是不一般的。包括我們現在看到的《XX軍在朝鮮》系列書,為什麼主要就是這4個軍呢?因為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部隊打到這個程度其實是受戰爭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並不想讓部隊傷亡到這個程度再整補。實際上三次戰役之後我軍就計劃休整,只不過是聯軍開始進攻後,哪有不應戰的道理?
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跟優勢極大的敵軍打得有來有回,這可是很不容易的。
當然這種仗打完後,戰鬥力的恢復週期會很長,為了補充戰鬥骨幹還從國內其他部隊中抽調老兵,所以有的軍並沒有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但不代表這個軍的兵沒有參戰,這是後話了。
上面講了這麼多,總的來說就是30%傷亡的這個標準線,它不是絕對的,但也並非沒有參考意義。
一般而言這個資料指的是建制較大的單位,如軍師級等,它不適合套在連排級單位。同時也不是說傷亡到30%就沒有戰鬥力了,而是說會對現有戰鬥力(尤其是進攻作戰)及之後恢復戰鬥力造成大的影響。
另外對於技術兵種佔比較高的部隊,其實它的承受能力會更低。
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美軍步兵師,其18000多人的編制中,3個步兵團只有11000餘人。美軍步兵團中也有大量技術兵,全師一線戰鬥步兵其實就六七千人。
如果按30%傷亡的標準,美軍師的步兵就得全部掛掉了——事實上美軍一般傷亡個兩三千人(不算韓籍兵),就得整補以待再戰了。
當然這只是對進攻作戰的影響,事實上美軍幾乎人人配槍,它在防守狀態的話,能參戰的人員就更多了,實際可承受傷亡的比例也會更高點。而像日軍那種部隊,要是防守的話,甚至可以傷亡到90%以上——當然,這也包含日軍被打得心理崩潰後實施自殺衝鋒的戰損。
請注意,我們談到這裡主要針對的都是戰鬥力在標準線以上的軍隊,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討論30%傷亡比例。像有的軍隊它幾乎是一觸即潰,那就沒什麼討論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