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今年,沒想到時間已經過半了。不出意外,網友們發出一句感慨——“上半年過得太快了”。
過得快的原因是留存的記憶太少,如果站在車迷的角度來看上半年,不會覺得過得快。把時間比作一條線,幾乎每天都有新車的亮相、上市,隔三差五還有一些大事發生,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車圈的上半年。
跨界造車成了一種行業現象
上半年,車市的新車釋出了不少,但沒有新品牌“湧現”來得頻繁。這些汽車新品牌有著一個共同點:都來自國內知名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跨界”。
先是1月11日百度宣佈要造車,成立了集度汽車。其後,3月31日,雷軍宣稱要打造小米汽車,“創業勞模”雷軍的入局,讓整個汽車行業將焦點聚集到了小米汽車上。另外,小米造車團隊也不斷傳出在各大車企進行考察的訊息。有了百度、小米的跨界入局之後,滴滴、360等企業也陸續跟上。
這些跨界車企紛紛停留在智慧電動汽車領域,智慧化上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有一定的技術共享。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崛起,讓“跨界”成為了一種現象。
智慧化、自動化是如今汽車行業發展的主流,相關供應鏈企業受到了資本的青睞,不少初創企業同樣水漲船高。僅在今年上半年,有多家智慧網聯汽車供應鏈初創企業獲得了投資。
鐳射雷達解決方案供應商禾賽科技完成超過3億美元的D輪融資,晶片及演算法供應商地平線完成C3輪3.5億美元融資,自動駕駛運營商小馬智行完成3.67億美元C輪融資。
新能源車產銷同比均增長2倍
除了各大企業紛紛“跨界”,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明顯。
中汽協最新資料顯示,1月至6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56.9萬輛和1289.1萬輛,同比增長24.2%和25.6%。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1.5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均增長2倍,目前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與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
中汽協分析認為,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恢復好於預期,主要得益於三大因素:
一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度在提升;二是“雙積分”的目標倒逼車企向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三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強助推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程序。
低速代步車將有相應的技術標準
低速代步車,也是“老年代步車”。低速代步車一直被困於“身份認同”導致監管難,給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帶來了不小影響。
工信部對推薦性國家標準《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進行修訂,並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涉及了低速電動車的相關技術要求,明確了四輪低速電動車將作為純電動乘用車的一個子類,命名為“微型低速純電動乘用車”,並提出了相關的技術指標和要求。
之後,低速代步車將有相應的技術標準,且受到統一的監管,還有了其相對應的道路行駛規範。
瀟湘晨報記者胡雄長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