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開私人講學之風,很多教育觀念直到今天仍影響著國人。比如在對待老師和學生的問題上,孔子就主張向身邊的人學習,即“三人行,必有我師。”而且“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因此,孔子才有拜7歲小孩為師的壯舉。那這個小孩又有哪些才能呢?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孔子東遊被刁難
孔子是魯國人,設壇講學後,門下弟子三千,還出了72賢人,所以孔子一時間名動天下。但孔子是一位謙虛的聖賢,並沒有因自己取得一點成績就洋洋得意。他聽說莒國東南邊有座紀障城,當地百姓都很博學,且學習氛圍濃厚,便打算帶著弟子去調研。
三人行
等到了紀障這個地方,果然民風淳樸、百姓富庶,孔子與弟子們玩得也很開心。一天,孔子與弟子們坐著馬車往東行,談笑之際,發現幾個兒童在路邊玩耍。當時還沒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孔子的弟子也就沒有禮讓行人,還呵斥兒童趕快讓開。其他小孩都急忙躲到路旁,一個看起來古靈精怪的小孩卻紋絲不動。
孔子出遊
子路是個暴脾氣,喊道:“誰家小孩,這麼沒眼色,趕快讓開!再不讓開,我把你拉上賣了!”小孩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孔聖人脾氣好多了,笑問道:“小朋友,你擋在路中間是何意啊?”小孩見這群外鄉人如此蠻橫無理,便決定戲耍他們,說道:“這裡有城池,你的車馬如何能過去?”
孔子及弟子一愣,“城池在哪?”後來孔子下車檢視,發現是小孩自己用石子壘的“城池”,而他本人就站在“城中”。孔子笑了,問道:“你這城池有何用?”小孩一本正經地說:“可抵禦車馬軍兵。”孔子:“你這小孩竟胡說,車馬就算從你這城池上過去,你又能怎樣?”小孩:“我城固門關,你如何能過去?”
孔子與項橐
孔子心生詫異:“只聽說紀障地方的人博學,沒想到連小孩都伶牙俐齒。不過這小傢伙有點高傲,我再考察他一番。”孔子又問道:“我要是硬衝過去呢?”小孩不甘示弱,反問道:“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躲城?”孔子無言以對,只好讓子路駕著馬車“繞城”而走。
孔子連番受挫
孔子和弟子沒想到來紀障會被一個小孩給刁難,生了一肚子悶氣。路上正巧碰到一位農民,便想找回優越感。子路故意問一位鋤地的農民:“你這天天在地裡忙碌,可知手中之物抬了幾度?”農民回答不出,師徒幾人正竊喜時,剛剛為難他們的小孩又出現了。好巧不巧,他們為難的農民,正是小孩他爹。
孔子與弟子
小孩聽到了子路的問題,替父親回答道:“我父親天天在地裡鋤地,自然知道手中之物抬幾度。倒是你們日日乘馬車,想必肯定知道馬蹄抬幾度吧?”子路自討沒趣,悻然離開。孔子見這小孩聰慧,也來了興趣,下車與小孩打起賭來:“咱們各出一題,讓對方作答,勝者為師,如何?”
小孩毫不畏懼,說道:“你可別騙我。”孔子笑道:“童叟無欺。”隨後,孔子先出了一題:“人生於世,皆託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穀,方養眾多生靈。我問你,這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穀?”小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天高不可測量,地廣不可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
小孩思維轉換之快,令孔子為之嘆服。接下來該小孩出題了,小孩問孔夫子:“兩條眉毛長在眼睛上,人盡皆知,天天可見。你可知人的眉毛有多少根?”孔子聽了問題竟一時語塞,回答不出來。他遵守約定,打算現場拜小孩為師。此時他才知道,這個小孩名叫項橐。而項橐日後有一個出名的後人,就是項羽。
孔子拜項橐為師
當孔子準備拜師時,項橐突然跳進了旁邊的水塘裡,還叫道:“沐浴之後才可拜師,夫子也來沐浴。”孔子說道:“我沒學過游泳,進去怕沉而不浮。”項橐反駁:“鴨子也沒學過游泳,不一樣浮而不沉?”孔子:“鴨子有離水之毛,所以不沉。”項橐:“葫蘆不也沒有毛麼,也沒見它沉下去。”孔子:“葫蘆圓且中空,
孔子拜師
一番激烈的交鋒下來,孔子敗下陣來,也對這個小老師心服口服。之後,孔子正式拜項橐為師,並打道回府,再不東遊。而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也被傳為佳話。如果是你,能想到反駁項橐的話語麼?歡迎大家在評論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