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棋局局新!
“每當歷史最惡劣的時候,我的義務就是把法國的責任擔當起來。”這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戴高樂的一句名言。
現如今,國際形勢風雲激盪,混亂與動盪成為了主旋律。顯然,“大變革”與“大疫情”時代下的法國,已經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11月1日,世界上又發生了3件大事,每一件都和法國直接相關,考驗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時候到了!
先說第一件,土耳其帶頭反對!“歐洲軍”或將腹死胎中?
當地時間31日,在G20領導人峰會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北約不支援歐盟組建聯合軍隊,因此“歐洲軍”的計劃絕不現實。
不得不說,不愧是有著“中東第一狂人”稱號的埃爾多安,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場的情況下,這就當著一眾歐盟國家的面,帶頭反對“歐洲軍”計劃。
說起來,土耳其也不怕得罪法國,一方面埃爾多安“口無遮攔、任性妄為”的性格大家都清楚;另一方面,不看好“歐洲軍”的國家還有很多。
就在今年9月,英國“脫歐派”領袖法拉奇就曾潑過冷水:歐盟軍隊不大可能成功,因為“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準備好支付這筆錢”。
當然了,由於英法關係一向談不上和睦,法拉奇又是一位堅定的“脫歐派”,他反對“歐洲軍”自然是情有可原。只是,土耳其又是所為何故?
一來,土耳其在北約的“小日子”過得不錯。
畢竟,北約目前有30多個國家,實質上的“領頭羊”只有美國。得益於西方國家的“反俄”需求,佔據了關鍵地緣位置的土耳其,在北約內的話語權不小。
正因如此,一旦歐盟組建歐洲軍,勢必會削弱北約的作用,那麼土耳其藉著“北約成員國”的名頭,在中東地區橫行霸道的日子也將一去不復返。
二來,“歐洲軍”畢竟是歐盟的軍隊,而不是歐洲的軍隊。
要知道,土耳其一直沒有放棄加入歐盟的努力,只是歐盟一直沒有接納它。實際上,土耳其只有一小部分領土在歐洲境內,但土方一直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排除埃爾多安是為了向法國施壓,畢竟歐盟目前的話事人之一就是馬克龍。
所以說,如果土耳其順利加入歐盟,恐怕第一個支援“歐洲軍”。
三來,土耳其想要緩和美土關係,“反對歐洲軍”就是一份不錯的禮物。
此前,由於土耳其購買了俄製S-400防空導彈,美國已經將土方踢出了F-35戰機研發計劃,土耳其政府的15億美元投入“打了水漂”,美土關係急轉直下。
此後,又由於美國帶頭利用“人權”議題施壓土耳其,導致埃爾多安日前釋出總統令,準備驅逐美國在內的十個西方國家大使,美土關係更是降至冰點。
當然了,由於美駐土耳其大使館在10月25日,已經不軟不硬地收回了施壓舉措,土耳其也隨後回應了美方的“讓步”,雙方亟需彌補關係。
而趁著G20峰會的機會,土耳其“踩一腳”法國的歐洲軍構想,也就不足為奇。畢竟,北約是美國控制歐洲的重要載體,最不想看到“歐洲軍”的就是美國。
面對這樣的局面,法國還能號召歐盟組建歐洲軍嗎?
接下里,再來談談美澳法之間的“潛艇合同”爭端,究竟是誰在說謊?
31日,在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會晤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澳方在潛艇交易中向法國“撒謊”了。
而隨後,在31日當晚,澳總理莫里森則解釋道,澳方沒有“撒謊”,他早就向法國解釋過,原先的潛艇合同不能滿足澳大利亞的需求。
據悉,原先的法澳潛艇合同價值560億歐元,內容是法國為澳軍建造12艘“短鰭梭魚”級常規動力潛艇。
而在今年下半年,美英澳“AUKUS”三邊安全聯盟建立,美英承諾為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澳大利亞因此撕毀了法澳之間的潛艇合同。
如今,法國對美英澳大為不滿,儘管拜登日前已向馬克龍“致歉”,表示他此前並不清楚澳洲沒有事先告知法方,可不到24小時後,就被莫里森“拆臺”了。
顯然,美澳法三方各執一詞,究竟誰在騙人已經說不清了。對此,簡單談2點。
第一,注意一個關鍵點,澳大利亞總理的說辭站不住腳。
要知道,根據法澳之間的潛艇協議,法國明明有承諾在後續的建造中,可以把潛艇的動力系統,從常規動力更換為核動力。
可是,莫里森卻非要總是強調“常規動力不滿足澳方需求”,可見是自相矛盾的。因此,澳大利亞揹著法國,和美國達成新協議,勢必是有所隱瞞。
第二,從美澳法三國的表現來看,西方各國的裂痕很深。
目前看來,美澳兩國都忙著撇清關係,雙方的解釋都無法自圓其說,可見兩國明面上雖說是為了爭取法國的諒解,但誠意值得懷疑。
至於法國,對美澳的不信任已經擺在了明面上,再想回到過去的關係絕無可能。從今往後,再有合作只會從利益出發,美國再想扯出“價值觀”大旗,恐怕就不好使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由於美國的“背後捅刀”,法國這一次的損失絕對不小。
最後,簡單聊聊英法兩國的矛盾,相互推諉責任,英法“漁業爭端”前路坎坷。
31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單獨會晤,雙方就“捕魚權爭端問題”進行了詳細交流。
可惜的是,英法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是對方違反了“脫歐協議”,並且並不認為自己的舉措有任何問題。
要知道,這段時間以來,英國一直在阻撓發放“捕魚許可證”,而法國甚至在上月底,直接扣押了一艘英國漁船。
顯然,這場事關英法兩國的“魚權之爭”,烈度正在逐漸升級。而漁業這一小規模產業,已經成為了英法兩國的“顏面所在”,誰都不願意先退一步。
一方面,法國已經在同澳大利亞的鉅額潛艇訂單上,被英國給暗中坑了一把。
因此,在英國履行脫歐協議一事上,留給法國的餘地很小,馬克龍政府再退讓下去,可就要引起民眾反感了。
另一方面,對於約翰遜而言,英方並不滿意先前的脫歐協議,尤其是關於北愛爾蘭地區和歐盟的貿易協定,簡直是公然“分裂”英國的舉措。
所以,英國需要一個抓手,來和法國進行利益交換,如果歐盟不願意按照倫敦方面的意思去更改《北愛爾蘭議定書》,英法漁業爭端的解決也就無從談起。
現在,就看馬克龍政府怎麼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