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認為黃芪補氣,卻不去關注黃芪到底補哪裡的氣,是補肺氣?還是肝膽之氣?還是脾胃之氣?是補表之氣?還是補裡之氣呢?幾乎沒有人深究,只是盲目使用。其實,黃芪是有其獨特的功效,不單是補氣那麼簡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黃芪,味甘、微溫,無毒。其根莖獨上獨下,其根有三成,中間黃,次一層是白色,最外層為褐色,三層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們展示了它的獨特功效:直入中土行三焦調和營衛之氣。
其根中間黃為脾土之色,次外層白色為肺金之色,最外層褐色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在表的執行叫衛氣,心生血,主血脈,血脈在表的執行叫營血,然營衛氣血的生成和執行依賴於三焦之氣,而三焦之氣出自脾土。
也就是說,三焦之氣有助於脾土化生氣血且執行氣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氣血反過來也滋養三焦之氣,給三焦之氣輸入能量。那麼,何謂三焦?
三焦有上、中、下,我們看看它們各自的作用:
1. 上焦出於胃上口,貫膈,並咽,布胸中,以發呼吸而行營衛,是為中氣。說的通俗些,上焦與胃相連,其管轄的部位為胸中,胸中為中氣的地盤,中氣的作用就是執行營衛之氣,也就是說,上焦助其執行營衛之氣。因此有了黃芪治療中氣下陷的說法;
2. 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泌糟柏蒸津液,上注於肺,乃化為血。說的是,中焦也和胃相連,吸收水谷之氣,胃得到中焦之氣的幫助開始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腐熟轉化為津液,上交給肺就化生為血了,也就是說,中焦助其化血;
3. 下焦別迴腸,濟泌別汁,注於膀胱,是為衛氣。說的是,下焦把剩下的糟柏透過迴腸進入大腸排洩出去,把我們喝進去的水分別清濁之後,下交於膀胱,膀胱的水被氣化後生成衛氣。也就是說,下焦助其化氣。因此,有了黃芪補氣的說法。
這樣看來,衛氣出自下焦,營血出自中焦,上焦執行營衛氣血於周身上下。所以,三焦為營衛之本,脾胃之蒸腐變化,又為三焦之本。黃芪就作用於此,助脾土行三焦利營衛,可謂一氣呵成。當週身氣血的執行不暢或氣血不足來自於三焦之氣不足時,這就是運用黃芪的時機了。
這也說明了黃芪重在補三焦之氣以行營衛中氣,只治脾之標病(脾主肌肉,脾主四肢),並不治脾之本病(脾之陰陽本虛)。倘若脾氣本身不足被寒溼佔據引起的腹瀉、四肢冰冷等,則不是黃芪的治療範圍了;又如,傷寒汗多亡陽,屬陰寒之氣盛逼迫陽氣外洩,必以附子振其陽氣,陰寒之氣被驅趕,汗就止了,這也不是黃芪的治療範圍了;又比如,桂枝也調和營衛之氣,但其的功效只是通營衛逐營衛之邪,沒有補充營衛之氣的功效,而黃芪通營衛重在補營衛以逐營衛之邪。
最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黃芪雖有健脾土的作用,那是在脾土中氣無堵塞的情況下,若是脾土有寒溼或胃中有燥熱則不是黃芪的治療時機了,所以“胃家實”不可用,“胃家實”也就是胃腸有躁屎,也就是實熱型的便秘。還有就是本身陰虛(津液虧乏或者水、血不足)的人當以補虛為主,這也不是黃芪的治療範圍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黃芪不但補氣血還補中氣通營衛,其重點作用於三焦,補三焦之氣;雖健脾,但只治脾之標病,不治脾之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