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就是冬至了,在古代,咱們老祖宗非常重視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也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北方習慣吃餃子慶冬至,相傳是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也有紀念醫聖之意。
南方則在冬至日習慣吃湯圓迎接冬至祭祖,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古時候冬至一到,開始數"九",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漢書》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日起白晝慢慢變長,故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節氣,我國大部分地區冷空氣活躍、強風雪將會時常現身、霧霾也將會偶爾出現。
冬至後,我國天氣將會進入數九寒天的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此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
一般來說,寒冷刺激會使面板血管收縮,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要高12mmHg,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mmHg;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mmHg,舒張壓上升0.6mmHg。
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有動脈硬化,血管比較脆弱,這樣一來,血管彈性下降導致血管順應性降低,血壓自動調節功能下降,血壓就會忽高忽低波動。
血壓波動的增大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或腦動脈硬化,患者發生腦出血等嚴重腦卒中事件機率大大增加。
由於病人敏感性不同,有的患者會有頭脹、頭暈等症狀,而有的患者卻無症狀感覺。因此高血壓病人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以免因熬夜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
數九寒冬,高血壓病人出門時間變少,此時飲食應以“三多三少”為主,所謂“三多”是指的是要吃多鉀、多鈣、多足夠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三多”食物有哪些?
如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
用土豆、芋頭、玉米、各種豆類代替白米白麵作為主食;
多吃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如雞蛋清、魚類、去皮的雞鴨肉、瘦肉、豆製品和低脂、脫脂的奶製品等。
“三少”指的是吃少鈉、少糖、少脂肪的食物。
“三少”食物有哪些?
鈉含量高的食材如,鹹菜、鹹魚、鹹肉、火腿、醬鴨、滷肉等醃製、煙燻、口味偏鹹的食品要少吃。
覺得正在服用的降壓藥效果不佳,需要換用其他種類降壓藥時,尤其是服用α、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降壓效果不佳要換藥時,應緩慢停用正在使用的降壓藥,以免造成血壓反跳。
高血壓患者,冬季要記住多居家自測血壓,最好每天測量四次,定時測量,自己連續記錄血壓值一週以上。可較為準確地反映近期的血壓情況。
血壓波動較大的患者要儘量服用長效降壓藥,老年患者甚至可能需要2種以上降壓藥聯合應用才能控制血壓。
降壓藥選擇以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ACEI或ARB類複方製劑為首選,必要時需聯合β受體阻滯劑、血管擴張劑和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並且降壓幅度不宜過大,否則舒張壓過低會造成心、腦、腎供血不足,誘發心梗或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