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夏天,一場接一場的暴雨叫人難捱。
印象裡,北京實在很少這樣雨水綿綿。夏天嘛,要是那種暴烈的灼燙,倒也痛快利落。就硬著頭皮去撒歡兒玩上一場,然後一碗冰鎮綠豆湯下肚,或是從蓋著棉被的泡沫箱裡取一根鹽水老冰棒,人便通體舒爽了。
天氣溼噠噠,人也被打蔫兒了,連帶著胃口也萎了。
要是擱在以往,正如老舍先生說的,“在最熱的時節,也是北平人口福最深的時節”。西瓜、甜瓜都鼓滿了甜蜜,沉甸甸的;各色冰碗、酸梅湯也準備齊全,找個蔭頭坐下就能消磨半天;烤肉也正式張羅開……
廚房反正是成了某種禁地——連空氣都被煮沸的地方,能少呆一刻便是賺到。於是,日常吃食的至高審美就是極簡主義:最好什麼菜都能拿來隨意拌一拌就上桌。
這個季節,茄子絳紫油亮。以前看梁實秋先生記憶中的家常餐桌上,就有一道時令“涼水茄”,煮爛搗碎,加上“三合油”,也就是香油、醋和醬油,配上香菜拌勻即是暑天絕配。還有一味叫“扒糕”的小吃,是蕎麥麵做的,冰鎮,切條狀,也拌上醋和醬油、辣椒油,很是爽口。
看到這兒,似乎也就發現了夏日餐桌的好味密碼——一定離不開醬油!
如果說其他調料還需要藉助幾分火力來點化食材的美味,那麼醬油真是集大成者,以至於只消一出手,便足以一滴入魂。難怪蔡瀾先生習慣走到哪裡,和尚布袋或行李箱裡都會隨身攜帶一些醬油。遇上飯菜寡淡,隨時都能拿來救急,“加點醬油,什麼都能解決”。
想為夏日極簡飯菜添上些顏色,自然少不了以醬油入饌。
有蘇州的蝦籽醬油,下一碗清水面拌就風味悠長;淡口的日本醬油,拿來涼拌菜也是不錯;不過在我家廚房,使用最多的還要數李錦記的豉油。
豉油以前其實是兩廣一帶的說法。在熱愛醬油這件事情上,請不用懷疑兩廣人民的深情,無論葷素,“豉油滾一滾,神仙企唔穩(站不穩)”。相比起一般的釀造醬油,豉油的鮮味更到位,是會讓人精神與胃口都為之一抖擻的。
家裡常備的李錦記蒸魚豉油,主打的是不新增防腐劑、味精和香精,吃起來更安心,滋味也更醇,鮮而不鹹,薄色香濃。平日裡通常都拿來蒸魚,事實上,拿來烹調時令小菜,也是恰到好處。
既然要極簡,當然是越快手越好。雞蛋羹加點巧思,埋進幾塊豆腐,再點綴上新鮮的蝦仁,補足蛋白質,讓全家人都更有火力些。調味只需要一點李錦記豉油,雞蛋細嫩,蝦肉鮮美,一下子就被豉油激發出來,還能嚐出食材本身的甘甜。
趁著蒸蛋羹的工夫,炒一個茭白青豆那是綽綽有餘。兩者都不是太過濃豔的食材,炒的時候淋一點豉油下去,也就活色生香。
這個時節,汗出得多,人很容易流失礦物質,所以有時候會覺得乏力不濟。汗津津的你,其實可以用一點豉油換一個鹹津津的夏天。豉油中含有的多種氨基酸、B族維生素等都能很好地幫我們恢復體內的平衡。
大概老話其實也沒什麼錯。暴雨、酷熱,正是夏天給我們一個宅在家裡的理由,也因此,我們有了品嚐尋常之味裡那些新、鮮的幸運。
-蝦仁豆腐蒸蛋-
“ Ingredients”
蝦
食鹽+白胡椒
雞蛋
涼白開水
嫩豆腐
蒸魚豉油
“Method”
1- 鮮蝦剝殼,用食鹽和白胡椒抓勻。
2- 嫩豆腐切塊。
3- 雞蛋2枚打散,加入3倍的涼拌開拌勻。
4- 在碗內擺入嫩豆腐和蝦仁,把蛋液過細篩倒進來。大碗蓋上蓋子準備上鍋蒸,可以蒙一層保鮮膜或者錫紙蓋子。
5- 蒸鍋上汽後放入蛋羹,保持中火先蒸9分鐘。到時間後不要開啟鍋蓋,關火繼續燜5分鐘。這樣做出來的蛋羹嫩嫩滑滑特別好吃。
6- 撒上紅辣椒和香蔥碎,最後淋入調味的蒸魚豉油就可以開動啦~
-小炒毛豆茭白-
“ Ingredients”
鮮毛豆
茭白
香蔥
朝天椒
蒸魚豉油
“Method”
1- 小蔥用油炒香,放入毛豆、茭白粒和辣椒粒翻炒。
2- 調入少許蒸魚豉油就可以出鍋啦,超級簡單!毛豆脆脆彈彈特別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