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動物,它的長相非常奇特,頭上長有尖角,背上長著硬殼,身軀長了一對翅膀,既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又可以在水中游弋。人們稱它為"蜮",或“短狐”。
蜮生活在長江、淮河一帶,常常神出鬼沒。它可以在空中向人發出攻擊,又可以在水中偷襲游泳者。其實,它並沒有眼睛,但是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只要聽到一點兒細微的聲音,就能準確知道對方所處的方向、距離和位置。蜮的口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器官,形狀就像平時人們射箭用的弓弩,只要聽到聲音,它就把口中所含的沙用這特別的器官射出去。人一旦被蜮口中的沙射中,面板就會長一種毒瘡,很難治癒,嚴重者甚至會喪命。即使蜮口中的沙只射中人的影子,被射的部位也會生瘡。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根據這個傳說,寫下《讀史五首》(其四節選):“含沙射人影,雖病人不知。巧言構人罪,至死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