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七章
原文: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地是很長久的
天地之所以能這麼長久,是因為不為自己而生(利萬物而生),故而能長久。
所以聖人謙虛往後,反而脫穎而出。將自己置身圈外,反而得以生存。
不正是以其無私?
反而成就了他自己的(名、利、地位、功業)。
釋解:
本章古今語言變化不大,一目瞭然。
文中理解,利人才能利己。退反而能進,爭反而不得。
處於核心圈之外,反而能住性命,保住生存。大紅大紫、過於顯赫的容易出事,邊緣化的反而易於生存。
引申理解,就是做任何事,一定要先打出一個為天下黎民百姓、為民-族、為大家的招牌,這樣才能名正言順,才能更好的成就目標。
《道德經》·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好的處事方式是象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
處在大家都不喜歡的地方(低窪處),因此最接近於道。
處正大光明之地,不以惡意、陰暗心、度人處事;
心性如深潭水一樣平靜深沉;
給予人的是仁愛、仁慈;
說話言而有信;
治理有規矩、有標準、有原則;
遇事有能力處理;
行動能握好時機:
正是因為不去和別人爭(爭權、爭功、爭名、爭利),故不用擔憂任何災禍、風險。
《道德經》·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拿著滿滿的、要溢位的,不如適可而止。
揣著打磨得又尖又鋒利的(刀劍),不會給自己帶來長久的安全。
金玉滿堂,沒有能守得住的;富貴又驕橫霸道,是自己給自己留下災禍。
做成了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事,就要(自己主動)隱退。才是符合天道的。
釋解:
本章不難理解,只是幾個字,解釋的要精準。1,揣,古有釋敲打的意思,也有釋古今同意的,在此兼顧了一下。2,功,屬於很容易會意的字。但解釋卻很難精準描述,這裡取了本意。
萬事萬物都是盛極必衰,懂得適可而止是大智慧。一個能舉100公斤的人,一定要舉兩百公斤,結果把自己弄傷了,舉不起任何重量了。不如舉80、90公斤,堅持鍛鍊,身體反而會更強壯。
人生也是如此,本來只具備中層的能力,非要積極進取、不擇手段到了高層,結果德不配位,才不能持,上下不滿,一敗塗地。若是竊居高位,那就是天怒人怨,為害一方了。
富貴不能長久,因為財富招人惦記。如果德不足、才不足、力不足。不但不能守住財產,還會因財惹禍。因為富貴在讓人羨慕的同時,也招人嫉妒,甚至怨恨。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自己再持富而驕,必引橫禍。
為國建功立業是多少男兒的雄心壯志。但建功立業以後,手握重兵,就是國-家潛在的大風險了(大事不能以人心來衡量)。所以功成身退,利國利己,也符合天道。
反之,威望高、擁重兵而不退者,必須死。(這是為了政權的穩定,百姓的平安)和帝王及權臣雙方的人品好壞沒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