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線上
腳踏雲梯步步高,雙山景緻實在好。
鐵路築起有幾條,橫過火車像馬豹。
一開開到杭州城站到,落脫車來跳兩跳。
逃到西湖邊買只新戲票,第一個出來調家官,第二個出來財神菩薩送元寶。
在王店鎮一帶的鄉村,舊時盛行著一種上樑贊“魯班詩”(也稱“贊詩封”)的風俗。誰家蓋了新房,到上樑那天,必定要讓泥水木匠搭臺唱上一回,以示慶祝。
為什麼叫“魯班詩”呢?
因為魯班是我國土木工匠公認的祖師爺,在民間,造房子是一件大事,總要讚頌一下,以祖師爺為名頭來慶祝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一個十分炎熱的夏天,我們來到王店鎮南星橋村民間藝人、泥水匠沈富林家中,採錄古老的民間習俗贊“魯班詩”。
沈富林15歲時就開始跟人做泥水匠,造房子、打灶頭樣樣在行。當年在桐鄉屠甸拜師學藝時,他還跟著師傅學會了贊“魯班詩”。
根據沈富林回憶,上樑這天,所有建造這幢房子的泥水木匠和前來相幫的親眷朋友都會放下手裡的活,為上樑做準備。村上的男女老少就像看戲一樣,早早地來到新屋前,等待吉時的來臨。
工匠們在正樑的前後方子木上用舊門板搭好一個簡陋的魯班臺,臺兩邊豎著一隻只看蠶用的團匾(稱作“篩鏡”)。團匾上貼著“狀元及第”“五子登科”“福星高照”等吉利語。等到吉時來臨,上罷梁,就開始贊“魯班詩”了。
贊“魯班詩”的大體程式是這樣的:
起初由工匠中最小的徒弟邊爬木梯邊唱“腳踏雲梯步步高”上去,或坐或站在臺上唱一二段,然後下來。再論資排輩、由小到大,各個徒弟依次唱著“腳踏雲梯步步高”上去唱一二段。
一般一段有8至12句唱詞,可照本宣科,也可現編現唱,但起首句必須是“腳踏雲梯步步高”。
最後出場的是作頭師傅,他在唱了幾段“腳踏雲梯步步高”以後,就正式贊起了“魯班詩”。
先唱《上樑敬酒》,內容大致是一敬天二敬地三敬門神,保佑主東家金榜題名、長命富貴、財源滾滾,“今年造是新房子,明年起造閣老廳”等。
然後唱各種花名,有戲文大小花名,古人大小花名,十二個月花名等,還有《大八仙》《小八仙》《永團圓》《大農名》《小農名》等唱段,主要是唱一些當地的農事和祝願當家人生活過得好的吉利話,像“湖羊養來像白馬,繭子結來雞蛋大”“春看花蠶上好,夏種田禾茂盛,秋種蠶豆小麥,冬天桕子收成”等……
在作頭師傅贊“魯班詩”的同時,其他泥水木匠在臺下一邊吃煙吃茶,一邊幫腔,幫腔的襯詞是《浪柳圓》調。
整臺贊“魯班詩”的時間要根據作頭師傅的演唱水平和曲目而定,一般前後約唱二個小時。
臺下的觀眾如有不耐煩的,作頭師傅還可在唱完一段曲目後現編“插科”來調節氣氛,如:“泥水木匠大排場,詩封贊起接連長。大媽嬸嬸要想饅頭吃,頭頸望到絲瓜長。”
作頭師傅唱得盡興後,便將臺上的花糕、饅頭、糖果等紛紛拋到人堆裡,眾人忙上前爭搶,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