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時光
“泥人張”彩塑
運用富有現實意義的
創作手法
是整個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中
值得今人發揚的重要遺產
“泥人張”彩塑藝術也被譽為
我國近代泥塑藝術的
一朵奇葩
2007年“泥人張”彩塑(北京支)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泥塑(北京泥人張)於2021年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泥人張:從天津到北京
“泥人張”彩塑是清代道光年間在天津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泥塑工藝,創始人張長林(1826—1906),字明山,河北深州(今深縣)人,後定居天津,一生創作了無數人們喜愛的精妙之作,尤以小型彩塑人物聞名遐邇。
作品《木蘭從軍》,頤和園藏,張明山代表作之一(圖片來源:頤和園微覽。侵權即刪)
“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年輕時已練就一手絕技,與人對面坐談,不動聲色間就能根據對方形貌捏成泥人。十八歲時,他為京劇界余三勝等名伶塑像大獲成功,一舉成名,時人贊稱為“泥人張”。
其作品不僅惟妙惟肖,且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獨特風格。1950年,第三代傳承人張景祜應邀在北京高等藝術院校從事“泥人張”彩塑的教學、創作,形成了“泥人張”的北京分支。
“五分塑五分彩”
“塑”與“繪”是“泥人張”彩塑的兩大藝術特點,先塑造後繪色,有“五分塑五分彩”之說.含沙量低且無雜質的泥巴,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並反覆砸揉成黏合性強的熟泥後,才可以製作泥人。熟泥在手中捏、擠、拉、抻,配合工具搓、拍、壓、滾等,泥人作品躍然而出,形似真人。待完全乾燥後將其放入窯內低溫燒製,由此能不燥不裂、長期儲存。再經打磨、整理後用顏料上色,以達神形兼具、栩栩如生。著色時隨類賦彩,即依照不同的物件,敷上不同的色彩。
“泥人張”彩塑多采用中國畫中的工筆畫法,也借鑑傳統人物肖像畫的技藝,賦予人物神韻。
作品《惜春作畫》,第三代傳承人張景祜作品(圖片來源:北京非遺中心。侵權即刪)
“泥人張”與皇家園林頤和園
“泥人張”民間泥塑工藝怎麼和皇家園林頤和園發生了關聯呢?
原來,據慈禧太后舉辦七旬慶典的帳目記載:清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十九日,慶寬進巧捏泥人八匣,計八出。
此記載說明,在慈禧太后七十壽辰時,有八匣泥人作為壽禮,由慶寬進獻到了頤和園中。
以後的陳設名稱及數目清冊中又有“……排雲殿陳設中第293號巧捏泥人戲出八匣……”,說明這八匣泥人所塑內容為“戲出”,即戲劇題材。
作品《春秋配》,頤和園藏,取材於同名戲曲(圖片來源:頤和園微覽。侵權即刪)
解放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曾將頤和園藏張明山的兩套作品——《孫夫人拭劍》與《白蛇傳·斷橋》調撥給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該館為了感謝頤和園對天津彩塑事業的支援,特將“泥人張”第二、三代作品——《扁鵲採藥》《羲之愛鵝》與《紅樓夢》等泥人作品饋贈給頤和園收藏。
作品《羲之愛鵝》,頤和園藏,取材於晉代王羲之練習書法的故事(圖片來源:頤和園微覽。侵權即刪)
在頤和園文昌院就曾展出過頤和園所藏張氏前三代(張明山、張玉亭、張景祜)塑造的彩塑精品。
北京“泥人張”五代傳承
“泥人張”彩塑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多用於室內陳列,一般高十多釐米至三四十釐米不等。
傳統作品與民生、民俗緊密交織,多取材於民間生活、傳說、戲曲以及《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志異》等古典文學名著。作品富有民間情趣,也有文人書卷之氣。
作品《讀西廂》,頤和園藏,取材於《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圖片來源:頤和園微覽。侵權即刪)
“泥人張”北京支創立後,形成了造型完整嚴謹、色彩鮮明淳樸、人物鮮明生動的藝術風格,並追求“以泥雕形、以手塑意、形意抵心”,主張將時代精神與個人理念融入傳統題材中。
近二三十年來,還揉入現代裝飾風格,嘗試不同材質特性。目前該技藝在北京已傳五代,並依託高校,培養了眾多學生。
“泥人張”彩塑,在題材上超越了傳統泥塑多取材於宗教寺廟、神鬼內容的範圍,以其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概括力,去塑造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物,並能夠真實準確地表現人物形象、刻化人物的精神世界,為泥塑藝術鋪就了一條現實主義的道路,也為“泥人張”彩塑藝術的創立奠定了藝術走向。
今天的“非遺時光”就到這裡
下期再見
資料及圖片來源:北京非遺中心 頤和園微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