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中國酒文化代表中國精神。然而,這種精神,在近代的中國文化中卻逐漸失落。
如今的中國酒文化正向社會怪狀轉變:拼酒斗酒逼酒勸酒,以及當下流行的“酒桌文化”,這些陋習讓不少人對中國酒文化產生誤解,望而生畏。
似乎我們現在談起酒,已不再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更談不上對酒文化的敬仰和傾慕,反倒多了幾分牴觸和無奈。
其實這都歸因於古與今之間的文化斷層,中國的酒禮酒俗經過數千年傳承,到了清代已經趨於成熟,很少有資料嘗試論述清代後的中國酒文化。因此,許多酒文化研究成果大都到了明清時期便戛然而止。
但在中國酒文化史中,“近現代”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中國酒史是充滿求索、苦難、奮鬥與革新的。它與古代酒文化相比,與我們更加息息相關,可能我們的爺爺輩就經常提及,老家中也總能翻出幾瓶已認不清酒標的老酒瓶,它已然成為我們文化記憶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我們將從本期開始,細說“近現代”——【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後】、【文革時期】、【八九十年代】的酒文化。
民國時期的中國酒
清末民初,戰爭頻發,當時剛成立的國民政府一方面為鼓勵實業,另一方面又徵收重稅,政府開始支援釀酒業的發展,此時中國酒便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南北方分支:白酒產量北多南少、東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釀製的燒酒,南方流行稻穀釀的黃酒。
民國時期,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已然成熟,酒坊都是私人作坊,釀酒的技藝和工藝也多為家族傳承;它們規模小、自產自銷、通常是前店後坊;為方便交通,這些酒坊往往位於交通要道和商業繁榮的地方。
整個民國時期有關白酒的主流觀念是釀酒耗費糧食,因此在釀酒原料的選擇上,通常選擇高粱、穀子等雜糧。白酒的品名除汾酒、回沙茅酒、白燃酒還具有一定的識別性以外,其他的統一以燒酒、高粱燒、白酒、糟燒等冠名。
相比白酒名稱的單一,黃酒、露酒和藥酒等品類的名稱則是異彩紛呈:白玫瑰酒、甘露酒、紫美露酒、濟美露酒、竹絲汁酒、金波酒、衛生蜜酒、豆蔻露酒、荔枝酒、首烏元參半夏野白朮天門冬五加皮酒、舒氣佛手酒、虎骨木瓜酒、鐵精牛肉酒、百歲酒、碧綠酒...
從這些各具特色的酒名中我們不難看出,全國各地的私人酒坊釀出的這些特色酒品,是中國酒文化多樣性的體現,也是民國時期階段性酒文化的一大特色表現。並且,這些民國時期的特色酒品,很多都銷往海外,並獲得老外的芳心。
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公私合營風潮讓這些家族酒坊逐漸銷聲匿跡。如今,我們品著波多爾紅酒,徜徉在那些高高在上的酒莊家族史光環之下時,是否會想到那些曾經譽滿中華,代表著各地風土人文的中國酒坊呢?這應該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下期我們聊聊【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