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紀文景出品,OCAT研究中心“世界3”系列叢書第四輯《世界3:藝術史與博物館》現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世界3”是由OCAT研究中心組織編輯的藝術史理論叢書,主要刊載藝術史理論及與其相關的語言史、心理學史、哲學史、文化史、宗教史、社會史與思想史的前沿性研究和譯文,也對相關學術研究的國際資訊、圖書、展覽和研究機構進行報道與評介。
“世界3”之名來自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指自然世界、精神世界之外以物質形態存在的知識世界(在本叢書中,尤其指以作品、圖書等形態構成的藝術世界),它具有客觀性和自主性的雙重特徵,既是人類開放性和批判性理性創造的產品,也是人類文明和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以這一概念命名的藝術史理論叢書“世界3”,旨在凸顯藝術世界的這一理論品質和特徵,也在於宣揚一種開放的學術立場和態度。
“世界3”叢書每輯選取一個主題,組稿出版,第四輯以“藝術史與博物館”為專題,將“藝術史”和“博物館”作為兩個持續交叉和互動的框架,深入探討二者之間複雜而多重的關係,以及其他有關範疇和當前的研究動向。
藝術史家巫鴻曾於2007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美術史與美術館》的文章,以高校的藝術史學科與博物館在藝術史研究上的差異出發,梳理了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一些美國高校及博物館裡藝術史研究的變化,並以此回望了美國藝術史的發展。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經歷了快速的現代化程序,作為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程度的標杆,各種形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不斷出現,不僅漸漸成為了城市居民的關注焦點,也成為了近年來學術界和公眾文化領域不斷討論和關注的物件。作為一本從當下視角出發的學術出版物,《世界3:藝術史與博物館》意圖對博物館或美術館歷史經驗和發展現狀做出研討和思考,為有關藝術史與博物館關係的探討提供更加寬廣的學術語境。在關注理論層面的同時,也關注更具現實和實踐意義的議題,比如如何透過博物館的展覽與互動,拉近藝術史與社會各知識理論體系以及參觀者的距離。
《世界3:藝術史與博物館》全書分為四個板塊。“專題研究”和“理論焦點”收錄了藝術史與博物館理論領域內多位優秀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和譯文,包括生動的案例分析和對經典理論的回顧;“機構概覽”和“書評”則收錄了六位研究者對相關的學術著作、展覽和研究機構的報道、回顧與評介。四個板塊相互呼應,引導讀者沿著“收藏—展覽—美術館—美術史”的線索深入思考“藝術史”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本書某種程度上是對巫鴻先生2007年文章所探討問題的當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