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天壺,由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先生創制。相比眾多經典傳統器型(如掇只、掇球、蓮子、仿古、西施、潘壺等),其誕生的年歲並不算久,但卻因其獨特的圓融、端正、大氣、樸拙的氣韻和實用性而被廣泛的紫砂愛好者所喜愛。
.
.
關於容天壺的創作起源,坊間常以“大肚能容天下事”中的“容”來闡述容天壺的由來。而察社以為,容天的“容”更多體現在其容納眾多經典器型之長,兼收並取的氣度上。因此,也常有壺友能在容天壺中感受到掇球、潘壺、蓮子、西施等等經典圓器的身影與韻味。
.
.
【容天壺的鑑賞】
一件好壺,首先帶給你的是一種感官上的美。察社以為,在分析成型工藝、泥料品質優劣之前,學會欣賞一把壺的架子(整體氣度,神韻,各部件的協調性皆在於此)很重要。有一種說法,容天壺由呂堯臣先生從掇球壺中尋得靈感而衍生而來,兩相對比,容天壺雖更顯扁圓,卻有諸多相通的審美點——
①連貫:紫砂器的形體美學中有這麼一句話,常常聽匠人說到:“把從壺中生,嘴隨把尾出”,察社運用做幾何題時畫“延長線”的方法進行解讀,容天壺與掇球同樣遵循了這個原則,把尾和壺嘴形成一道“連貫對稱”的曲線。(可參見圖1,藍色虛線)
②協調:如掇球壺大小球體疊加,容天壺的扁圓,虛實間完美融合,壺身各部位,壺鈕、壺蓋、壺身形成扁而不塌,圓融有度的韻味。此處,在察社看來,頗有扁腹之於仿古的意味。
③平衡:鈕、蓋、頸、身、流、把每一道曲線形成一種對稱、平衡關係。展現出一種圓潤舒展,張弛有度的氣韻。
容天壺在兼收並取的同時,也有其獨有的細節與韻味——
④與傳統圓器掇球、掇只、仿古、蓮子、潘壺等一彎流不同,容天壺別具匠心地採用了直流嘴,且微微上翹,似有反嘴的韻味,塑造了容天壺壺嘴獨特的利落挺拔的氣度,也提升了出水的實用性。
⑤環耳把微顯“倒耳狀”,既遵循了“把從壺中生,嘴隨把尾出”的原則,又帶有一種小耳朵的俏皮勁兒,在察社看來,這一點,在小容量的容天壺中更顯韻味。
.
.
【經典作品圖錄】
察社在盤壺路上,喜好研究經典原作作品,與當代作品做對比,在砂器審美上有頗多幫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對圖欣賞。
文中插畫:察社(指繪)
小紅薯: 紫砂『察』社
壺遇知音,茶酬知己
茫茫人海中,偶遇察社
覺得分享的知識還值得一讀
請與好友分享,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