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我們感冒、發燒、拉肚子到醫院後,醫生會常規地開出血常規、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的檢查。血常規是要看看白細胞有沒有升高,但是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是什麼檢查呢?
這就是炎性指標,也就是分辨細菌還是病毒感染、是區域性還是全身性感染的指標。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作為炎症指標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順義婦兒醫院檢驗科呂娜醫生指出,正常人群血清PCT濃度極低,當細菌感染尤其是嚴重感染時,PCT水平大量升高,感染控制後血中PCT水平隨之下降,提示預後良好,若PCT維持原水平或繼續升高則提示預後不良。
因此PCT可以作為細菌感染的標誌物,在多種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診斷、病程監測、指導用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病毒感染時PCT始終不升高或輕度升高,因此,血清PCT能夠有效鑑別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如創傷、手術、器官移植、血液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等均可導致PCT異常,需要與感染性疾病進行區分。因此,需嚴密觀察PCT的動態變化並且與患者的病史及臨床表現緊密結合。
C-反應蛋白作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極靈敏指標,是第一個被認識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創傷、感染、炎症、外科手術、惡性腫瘤等時迅速顯著升高。
CRP是非特異性指標,主要用於結合臨床監測疾病:①篩查微生物感染;②評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動度,心肌梗死後6-12小時即升高,可達正常水平的2000倍。血漿濃度>5mg/L可作為明顯急性時相反應的開始;③監測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和外科手術併發的感染(血清中濃度再次升高);④新生兒敗血症和腦膜炎的監測(此時做細菌培養可能較困難);⑤監測腎移植後的排斥反應。臍血中CRP濃度很低,僅10-350ug/L,當宮內感染時,可升高到260mg/L。
來源:健康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