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們:
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地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關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話題。
一、閱讀有什麼用?
關於閱讀,這似乎是一個一直被家長、孩子和老師重點關注的問題。為什麼呢?這是我們聊的第一個話題——閱讀有什麼用?
平時常常有家長問我:“張老師,我們家孩子一點都不會做閱讀題,怎麼辦?”或者是這樣問:“張老師,我們家孩子寫話一點都寫不出來,怎麼辦?”又或者會問:“張老師,你說我們家孩子怎麼回事,數學的應用題總是做錯,明明很簡單的題目呀?”這個時候,我就會告訴家長,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只有一個:“你孩子的閱讀量不夠,閱讀能力不行。”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如果要撇開閱讀技能而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那就只能使學生的智力變得遲鈍,造成思想混亂和膚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嬌嫩的花兒,要想讓它綻放出嬌媚的花朵,就必須要有充足的養分,養分越充足花朵就越大。閱讀就是這養護花朵的養分,閱讀越多,獲得的養分越多,這是成正比的。
舉個例子來講:我帶過一個大迴圈的班級,也就是一個班級從一年級帶到了六年級畢業。這個班級裡有幾個學生低年級時語文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家長一直擔心到了中高年級語文會跟不上,甚至提議是不是需要去上個補習班,我給他們的建議是不用去上。這些孩子跟著我到了高年級,他們的語文成績並沒有如家長所預料的越來越差,反而是一直保持在中上等。有個女生叫豔華,低年級一直考60多分,畢業時120分的考卷考到了103分,作文寫了洋洋灑灑寫了600多字,才扣了5分。另外有個男生叫小凱,一直不喜歡學習,但自從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之後,成績從徘徊在四五十分,五年級的時候成績提高到了80多分。那時候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促使小凱有了這樣大的進步呢?我開始回想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仔細想想,許多事情浮現在腦海裡。曾經數學老師對我說:“咱們班的好多同學進步了,尤其小凱的進步最大。原來做題目經常搞不懂題目意思,經常要講好多遍才能懂,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做題目只是速度慢一點,但是明顯正確的多了,題目讀完了讓他說說解題思路,十有八九能說對。”還有一次,數學老師說:“小凱看書看痴了,上課鈴聲響了兩次,我都站在他面前了,他還在看書,都沒發現我的存在。”許多回批改作業後,抬頭的那一瞬間,確實看到眼前一個小小的身影在專注地看書,任憑旁人在身邊跳啊笑啊,卻始終沉浸在閱讀之中。是不是我的閱讀研究的實行在他的身上產生了效果呢?
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團,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小凱的行為。小凱這個學生,課任老師和家長對他的評價是平時學習懶洋洋的,一到課間活動就很活躍。現在他變了嗎?
中午12:00-12:30是我班的午間閱讀時間。我故意沒有進教室,想看看學生在做什麼。十分鐘後,我悄悄來到教室後門口,探頭一看:大部分的學生都在閱讀,有的輕聲讀出來,有的一邊讀一邊交換意見。小凱呢?哦!他坐在自己座位上,正津津有味地讀著一本厚厚的《水滸傳》,一邊讀書,還一邊若有所思地笑笑呢。我站在後門口五分鐘,許多學生都看見了我,又低下頭繼續看書,而小凱竟然沒有抬一下頭。我不禁開始佩服他了。他真的是在用心的閱讀呢!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特意與小凱的媽媽見了一次面,詢問了近段時間他在家的學習情況。小凱媽媽說:“我家小凱現在完全變了個人,以前在家裡叫他做作業他就坐在座位上發呆,我怎麼叫他他都不自覺的,常常要拖到天黑了才不清不願地做。現在張老師你雖然沒有佈置家庭作業,可是每天他都乖乖地坐在屋子裡,拿著書看,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我感覺自己輕鬆了好多。”聽了小凱媽媽的話,我終於確定了一個事實:課外閱讀改變了小凱!
豔華、小凱只是班級中的一員,班級裡有更多像他一樣的學生在埋頭讀書,他們的進步或許沒有那麼顯著,但是細細地看,你就感覺到他們確實在一點點一點點地進步。多年的閱讀帶來的效果也慢慢地體現出來:每當講起曾經讀過一本書中的內容,學生們可以張口就來,講得眉飛色舞,一句句精彩的話不斷地從他們嘴裡蹦出來。做作文時,他們再也不愁湊不滿字數了,總是有著好多話要講,天南海北,只要是他覺得能寫上去的都寫上去了,看著是那樣的驚喜;課堂上回答問題時,不再是僅有的幾隻小手高高舉著,而是遍地開花了;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我的學生們竟然會拿他們看到的有趣小問題來考我這個老師了,而那些問題常常讓我發現那是需要轉幾個彎才能理解的。
葉聖陶先生說得很對,閱讀語言文學材料可以實現六個“獲得”:獲得間接經驗作為寫作材料;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可供思索和立意;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獲得表達方法,佈局謀篇、鋪陳比興有所借鑑;獲得語彙有了語言積累。我大力推廣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我的學生在自覺地閱讀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覺運用,不斷地收穫。
二、怎樣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是學生獲得幸福的基礎。喜歡學習的孩子在學校裡會感到幸福,而討厭學習的孩子在學校裡就會痛苦。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不論能不能上大學,這十多年的學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經歷的,不愛學習的孩子如何忍受這漫長的歲月?所以,我們得想辦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可是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喜歡讀書,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呢?接下來我們要來聊聊第二個話題——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談到這個問題,總是令很多家長頭疼。因為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不願讀書、討厭讀書。在他們看來,讀書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有一點空閒時間,他們都用來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了,實在是靜不下心來看書。所以,要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需要耐心和信心。總結這些年我引導孩子讀書的經驗,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讀書要趁早。
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在猶太人的家族裡,他們愛書如命。在每個猶太人家裡,當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在《聖經》上滴幾滴蜂蜜,然後叫小孩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種儀式的意思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讀書是一件甜蜜而快樂的事情,以此喚起孩子對書,對文字的興趣。所以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的猶太人出類拔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談起對女兒的教育時她說:“儘管我從來沒有想過讓我的孩子成為作家,但我卻一直希望她能夠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我覺得一個人學會了閱讀,就是找到了朋友,當你孤獨、苦悶的時候,你可以和書籍交流。如果你讀100本書,就意味著你有了100個朋友。從孩子一出世我就有這個想法,但我並不是跟孩子說,讓她這樣那樣,我怕她會很煩,也會排斥書籍。我是在啟發她,讓她自己發現書的樂趣。當她很小的時候,我就買顏色最好看的書,把書放在她的身邊;等她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就把家裡書架上的書拿下來,放在地板上,那麼,她在地板上爬來爬去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些好看的書;孩子再大一些,我就給她增加一些書。後來,她就養成了習慣,離不掉了,現在即使我把書放得很高,她也會自己去拿。所以,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是明的,而是透過感動她,激發她,使她發現自己內心的慾望。孩子本來是有閱讀願望的,但如果我們不幫助她發現這種願望,她也許就不會養成好習慣了。”
大量研究表明:讀書能力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的,在小學低年級讀書能力沒有得到培養的孩子,年級越高則學習越吃力,進而漸漸喪失學習的興趣;相反,喜歡閱讀的孩子,年級越高學習就變得越容易。對那些閱讀能力差的孩子來說,讀書的快樂是水中月、鏡中花。如果老師和家長不引領他們,他們的人生將會變得充滿艱辛, 沒有書香的人生將是多麼地悲哀!沒有一開始就討厭讀書的孩子,也沒有靠自己明白過來而變得喜歡讀書的孩子,關鍵在於是否有人把他們帶入用文字寫成的美麗世界中。我們應該儘早把孩子帶入書籍的海洋,讓孩子的學習之路更加順暢。
(二)保證讀書時間。
讀書貴在堅持,讓閱讀成為生活方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松一天緊一天讀一天歇一天。如果每天都給孩子一段讀書的時間,哪怕只有10分鐘,日積月累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在學校裡,每天中午會有30分鐘的課外閱讀時間,每個孩子會讀必讀書,或者是爸爸媽媽給買的選讀書或者雜誌。這個時段的孩子會體會到完全不一樣的快樂,專屬於閱讀的快樂。因此,每到閱讀課鈴聲響,孩子們都會快快樂樂地開始閱讀,還可以和小夥伴分享自己喜歡的內容。
除此之外,家長在家裡也應該留出一段專屬於閱讀的時間,可以親子閱讀,孩子自覺的話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我在家和女兒經過商議制定的生活作息時間表裡,讀書和看電視一樣有固定的時間,除此之外,睡前半小時是雷打不動的讀書時間。為了給女兒爭取更多讀課外書的時間,我很少給女兒做學校作業之外的作業。因為在我看來,浩瀚的書海中有更多的知識瓊漿等待孩子去汲取,為什麼要每天機械性地、重複性地埋頭於作業、題海,而遠離知識更豐富、天地更廣闊的書的世界呢?雖然沒有做那麼多的作業,但是我女兒的語文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
(三)營造讀書氛圍,父母以身作則。
先看看下面幾個情況你都中招了嗎?
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裡拿著手機或平板刷朋友圈、看電視,玩遊戲。
陪孩子出去玩,在車上或走路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拿著手機點來點去。
經常在工作、家務或很累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當玩具玩。
孩子最強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為和習慣,都會無形地影響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去做事,孩子都會模仿你的行為。因此,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很大原因在於家長。建議爸媽們除了別總在孩子面前玩電子產品,還應該和孩子一起拿起書本去閱讀。曾有記者在某校做過採訪,不少孩子都是說平時家長晚飯後就看電視連續劇,除了看些報紙,很少閱讀文字類的東西,所以孩子也很少看書,而且容易跟家長一起看電視。
讀書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如此才能保證孩子心情愉悅、注意力集中地讀書。所謂書香門第多才子,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家庭讀書的氛圍好。如果父母是知識分子,本身都有閱讀習慣,言傳身教,自然能給孩子良好的影響。家長在週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能夠讓孩子受到不少好的影響。當然家裡還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地方。爸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單獨的書櫃,準備不同型別和風格的兒童書籍,讓孩子在家裡隨時隨處都能找到合適的書去讀。所以,當你想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是否可以犧牲一點看電視、玩手機的實踐來陪著孩子一起讀一讀書呢?
父母每天給孩子朗讀故事,能讓孩子瞭解更多的詞彙、並且能提高理解的速度,讓孩子接觸更大的世界。大量研究證實,父母給孩子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給孩子講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讀上20、30分鐘,這會把閱讀和對孩子的關愛連線起來,只要幾個月就會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好處,並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也就變得簡單易行,水到渠成了。
(四)感受讀書的樂趣。
孩子之所以喜歡玩遊戲,是因為遊戲讓孩子感到快樂。那麼要想讓孩子喜歡讀書,也要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當孩子在認真看書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打攪他,更不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對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正沉浸在享受讀書的樂趣中,你要做的是分享這種樂趣,而不是破壞孩子的心境。另外,當孩子向我們講述自己閱讀的快樂和收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表現出和他一樣的開心,分享孩子的讀書成果,這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並對讀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1、鼓勵孩子讀後“說來聽聽”。
在閱讀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來聽聽”,這樣能增加孩子的溝通和表述能力。家長要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他說出來的一切,不管是對是錯。慢慢地,孩子就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自主思考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將觀點寫出來,意識到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孩子嚐到甜頭後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愛上閱讀。
有位爸爸是這樣做的:“每次我讓孩子看書,他都以功課忙為理由,一律拒讀。但我卻找到了他的一處軟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寫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讓他看了一本書,讀一遍,記一遍,讓他將所有能理解的詞彙儘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結果,老師的評判是‘語言生動形象’。於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寫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動找書來讀。”
2、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和吸引孩子閱讀。
閱讀不能強迫,要適當引導。爸媽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書籍。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經常給孩子買很多書,但孩子很少看書,原因就在於沒有選對書籍。
有個例子是這樣的:爸爸認為孩子不喜歡閱讀只喜歡玩遊戲。但是,有一回朋友送給孩子一套丁丁歷險記,大版的漫畫,孩子非常喜歡而且反覆讀了好多遍,最後慢慢開始喜歡上閱讀了。爸爸才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錯誤的,只是自己沒有給孩子選對合適的書而已。
3、閱讀不能急功近利,要靜待花開。
閱讀並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或直接的效果,它在很多時候都是隱性技能。所以,家長千萬不要有透過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不要覺得孩子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就可以迅速提升成績了,否則就是書白讀了,閱讀沒有用。
事實上,孩子大量閱讀的效果大約在初、高中才能明顯體現出來。孩子學習和寫作,都需要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閱讀能幫助孩子日積月累地提升這項能力。孩子讀書越多,知識和知識之間就能形成連線,發揮更大的作用,並用產生正向反饋。所以,讓孩子堅持閱讀,總有一天會開出最美的那朵花。
最後,我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作為本次講座的結尾:“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我們一起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閱讀成為孩子學習的啟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