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懷孕的媽媽因為產檢發現胎兒心臟發育異常而轉診至我院,9月1日,兩個胎齡34周的早產寶寶在產科降生。經及時心臟超聲檢查,明確體重只有2.2kg的妹妹是心臟發育異常的孩子,確診為重度肺動脈瓣狹窄。醫生考慮孩子早產並且胎齡體重都小,結合患兒心臟發育特點,給予前列地爾維持動脈導管開放以保證肺血灌注維持氧合。這是早期維持孩子迴圈穩定的最優方案,為日後畸形矯治創造手術條件,NICU護理團隊立即為寶寶留置了PICC,建立24小時持續穩定給藥的生命通道。期間動態複查心臟彩超檢查提示患兒肺動脈瓣狹窄程度進行性加重。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護理, 10月8號,寶寶複查心臟彩超提示患兒動脈導管已經關閉,肺動脈瓣跨瓣壓差曾最高達180mmHg,同時患兒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無法維持正常血氧交換,及時進行心臟畸形矯正手術已經迫在眉睫了。
為了給這個小小的早產先心寶寶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大兒科蔣蘇華主任、新生兒科盧泳雪主任帶領主管醫生周金玉、兒心內溫建恆醫生申請了全院會診。醫務科李棠煊副科長組織並主持了新生兒科、心血管外科、兒童心血管介入、麻醉科、心臟超聲科、體外迴圈師、藥劑科、CCU及體外迴圈等多科會診討論。考慮到患兒肺動脈瓣狹窄程度嚴重,同時複查心臟超聲提示合併右室流出道肥厚肌束伴血流增快,最終一致認為患兒不適宜微創介入治療,符合外科手術矯治指徵,但患兒體重輕、胎齡小,手術本身、體外迴圈風險及麻醉風險都較大。鑑於新生兒科醫護團隊既往也有豐富的圍手術期管理經驗,包括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合併食管閉鎖、十二指腸閉鎖/扭轉、先天性巨結腸、肛門閉鎖、幽門肥厚、膈疝、化膿性闌尾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顱內出血等,此次同樣進行充分的心臟手術圍手術期的準備,包括備血、藥品、儀器裝置、人員及管道、術後併發症防治預案等等。
經過充分的準備,10月13日一大早,麻醉科王漢兵主任帶領李渭敏醫生等麻醉團隊做好充分的術前麻醉準備,體外迴圈師黃柳環緊張有序地做好管路準備及儀器除錯,心外科主任即手術主刀封加濤主任帶領林家旺醫生也精神飽滿的準備手術,手術期間新生兒科醫護團隊一直守候在手術檯下密切觀察。術中,封主任沉著冷靜、手法嫻熟。期間,各科醫護人員同心協力、通力合作,密切關注患兒生命體徵、血氣、體溫、迴圈、內環境及出入量等情況。手術歷時兩小時順利結束,新生兒醫護團隊聯合麻醉科團隊共同護送患兒安返病房。
手術後的維護和管理是先心手術病人圍手術期的重點,尤其是對於剛出生不久的早產寶寶,更是一個大的挑戰。主管醫生周金玉副主任醫師陪著寶寶下手術檯後就一直守候在新生兒科監護室,密切評估寶寶的各項生命指標,根據每小時入量,尿量,管道引流量,有創血壓及中心靜脈壓的變化等,隨時調整用藥。而另一邊,新生兒科的護理精英早已和CCU的護理前輩探討先天心術後護理經驗。面對術後佈滿管道、多通道輸液的寶寶,一切操作動作都能快而不亂,井然有序進行。縱然此時的病房病人多,病情重,護理人員人力緊張,為了保證術後護理的連續性,嚴素芬護長也安排了特護團隊輪值,保障術後護理細節落實。多通道的輸液需要每小時記錄藥液入量,多管道的維護需要保證各管道輸入通暢,引流通暢,密切監測寶寶神志反應,結合監護儀的各項資料及時做出評估,及時報告醫生進行用藥調整。特護團隊雖然忙到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但依然沒有一句怨言,大家的共同目的就是保證患兒安全渡過術後危險期。
最終,在全體新生兒醫護團隊通力合作、精心守護,以及CCU醫護團隊給予的專業指導和協作下,患兒經歷流出道痙攣、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氣胸等驚心動魄的瞬間,安穩渡過術後併發症期,並於術後第二天開啟腸內營養,第四天拔除氣管插管,第五天拔除心包引流管、建立全腸內營養,複查心臟彩超提示患兒肺動脈瓣狹窄解除、右室流出道血流通暢,可長期觀察隨訪。術後兩週,患兒體重3.5kg,呼吸空氣下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3-95%以上,傷口癒合佳,生長髮育良好,順利出院。
先天心是兒童期最常見的心臟疾病,通常需要進行干預治療,我院先天心專家胡暉、蔣威主任帶領的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團隊開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介入手術近20年,今年已完成各類結構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超120例。對於不能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心臟外科封加濤主任團隊則能透過外科手術予以矯治,今年心血管外科更是成功為重度肺動脈高壓的完全性房室間隔缺損患者行外科解剖矯治(外院建議心肺移植),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重獲新生。
作為建院140週年的百年名院,依託醫院強大的綜合實力,兒科團隊聯合多科協作,致力於為佛山地區先天心患兒提供全面、優質的醫療保障服務,為周邊兒童健康保駕護航,用實幹書寫新的篇章。
供稿:新生兒科 周金玉
責任編輯: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