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現在裝機,都流行搞燈,然後用側透的機箱。好一點的機箱,側板都是鋼化玻璃的,效果確實很棒,但是也有一個潛在的問題,就是有可能磕碎。一般人裝完基本不動的還好,像我們這種經常折騰的,來回拆裝還是有點怕的。我有兩位群友已經碎了,再加上家裡前陣子還碎了一面浴房的門,令我萌生了給機箱換個側板的想法。
上馬家一搜,還真有,就是比較貴,基本50起跳,這已經是有的朋友整臺機箱的造價了。但是我自己也沒條件做,最後還是隻能咬牙上了。
我訂了兩塊,主要還是貴。大家如果有相識的,能做亞克力的朋友應該能便宜很多吧。當然馬家上訂也有一個好處:做久的店家,資料庫非常全,大部分機箱都有。我工作室電腦一塊,家裡影片機一塊,都是去年的新機箱,直接就都有,我還傻傻的量半天。大家如果有想訂的,先問一下有沒有資料,沒有再去量吧。
工作室那臺機子的板子還是比較特別,用的是獨一份的卡扣式,所以最佳方案是做磁條。不過事後我仔細想了一下,顯示卡位置應該做打孔通風的,要不然機箱有點悶罐,我訂的是全封閉的……但是再一想,原來的板也沒孔呀,又淡定了。
除非機箱框架用的是某種特殊的沒有磁性的材料,否則磁吸方案都還是很好用的,拆卸也非常方便。像我這種經常要加東西,換配件,搞超頻,來回折騰的,換了側板之後一摳就好了。怕悶罐的話,玩遊戲的時候把側板取下來就行。
再來看家裡這臺。原來的板子是有黑邊,四個側面螺絲孔的,也是一樣已有資料。實際到手發現孔要比原配的大一些,這也難怪,畢竟測量和加工都會有誤差,不可能嚴絲合縫。實際用的時候,我還掛著個耳機支架,倆耳機都在上面,沒辦法,家中空間實在是太緊張了,小孩子也愛亂動東西,這也是我下決心換板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於換下來的板子,我一開始是想把四個角包起來收著,後來一想:一來沒其他用,二來也難收拾,三來還是怕碎,後來就直接放到小區垃圾角,估計被人撿走了。
既然板子已經拆下來了,我其實還有兩件事情要做。一個是,我現在的板子有2個NVMe,但是加裝第2塊的時候,一時找不到合適的M.2螺絲,雖然翻出來一個能旋進去,但是太長了,實際上沒有鎖緊,只是卡住M.2盤的槽,感覺還是不太穩。這次特地找了個M.2的螺絲,拿來一對比,可以看到長度有所不同。專用的螺絲剛好鎖到底,可以把盤夾緊。
換螺絲的過程就不拍了,家裡空間實在是太小了,還得鑽桌子底下。
另一個是換一套記憶體。最早我是兩條8G的記憶體,後來剪影片玩C4D,感覺不太夠用,又從工作室挪了兩條過來,但是品牌型號規格全部都不一樣,插上去之後,是以最低效能跑在2400MHz的,而且有高有低,有黑有白,還是挺難看的。之前空間太小不太想拆,就一直湊和,這次既然拆了,換上4條一樣的條子,還能跑到2666MHz。換之前混插實在是有點難看,這圖已經是換上之後的了,隔著側板拍的,透光性還不錯。
我的板子是銘瑄的iCraft B460M,所以乾脆也換上4條銘瑄的終結者Q3。現在國產記憶體已經很成熟了,價效比也非常高。家裡用的是10400F的U,所以配B460M記憶體只能上2666,其實我也有想過把工作室配置更好的拉到家裡來,但是仔細一想,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室折騰,家裡只要夠用就行了。
上次添置的SATA SSD我記得也是終結者系列,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ID的原因哈哈,比較偏愛這個系列。條子沒有燈,但是有全金屬的散熱馬甲,實用為主。
PC條子就是好,能夠這樣劈叉展示,之前筆記本條的槽就小了點兒。DDR5記憶體也出來了,應該也能這麼幹吧。
近看的話,條子的質感還是很不錯的,全金屬陽極氧化的馬甲,浮雕的LOGO。
換上記憶體前後跑個分,可以看到我家裡這臺多久沒折騰了,AIDA64的版本都舊了,認不出主機板來。雖然是2400換2666,估計時序也有提升吧,效能還是上漲了不少。叫上漲可能有點不準確,應該是恢復到正常水平,之前是隨手混插的。
本來是想颱風跑一下看看顆粒啥的,結果丫又不能用了,好像是PJ不完全……那算了,AIDA64湊和,反正也不超頻。
內存摺騰穩定了之後,其實我還想幹一件事情,就是Ramdisk,把記憶體虛擬成硬碟。現在SSD都還是有壽命焦慮,偏偏很多軟體根本不考慮這件事情。比較好的一個方案就是虛擬硬碟,然後把那些快取啥的放這裡面。
最早我是用的Primo Ramdisk,結果還是PJ不完全,於是就找替代品,最後找到了ImDisk,一款開源免費的軟體,使用也很簡單,安裝,劃一塊記憶體出來,就有盤出來了。
實際上,這兩款軟體也是RamDisk的兩個流派,Primo Ramdisk是驅動型的,虛擬出來的硬碟,從底層上與真實硬碟基本無異,大部分的SSD測試軟體也能跑。
而ImDisk算是輕量型的,安裝,啟動,或者更改容量都沒有那麼底層,甚至不用安裝驅動,也不用重啟。但是它的模擬沒有那麼底層,好幾款SSD測試軟體都不認。我試了一圈,只有ATTO和CrystalDiskMark能測。
從成績中也可以看到,輕量型的軟體,效能上與底層級的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畢竟勝在開源免費,折騰不用重啟,而且支援動態磁碟功能,就是實際用多少才佔多少記憶體。具體用哪一種,看各自需求吧,追求極限效能的肯定上驅動型的,追求方便只是希望有一塊地方放快取肯定是輕量型的好用。
即便如此,RamkDisk的效能也已經完全夠用了。最早我是想繼續用那7G多的學習資料做測試,結果提示硬碟空間不夠,猛然想起,我只劃了8G記憶體出來。把內容縮減至1/4的2G大小,壓縮解壓都只需要4秒鐘。ImDisk同樣也支援開機啟動,關機自動儲存等,除了效能較低應該是無可挑剔了。
折騰完了,現在兩臺電腦都敢隨便拆側板折騰了。亞克力理論上來說,透光性不比玻璃,久了也會劃傷,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剛裝上去還是可以的。
感謝大家觀看,如果對你有用請點個贊和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銘瑄(MAXSUN)16GB(8G×2)套裝 DDR4 3200 桌上型電腦記憶體條 終結者系列馬甲條雙通道遊戲型
¥32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