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建國以來的糧食總產量在增長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糧食總量產只有1.13億噸,人均糧食佔有量只有209公斤。70年來,我國糧食生產總量增加近5倍,人均糧食佔有量增加1.25倍。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3.32億噸,人均糧食佔有量343公斤,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4億噸,創有史以來最高水平,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
二、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的變化
建國初期,玉米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的比例並不高,1949年只佔10.97%。
1949年,穀子、高粱產量分別為780萬噸、775萬噸,合計1455萬噸,佔全國糧食產量的12.85%。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稻穀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1949年-1989年,稻穀產量始終佔糧食總產量的40%以上。
在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也就是1959年,薯類產量佔全國糧食產量的14.04%,是當時僅次於稻穀的第二大糧食產物。
2019年,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的糧食作物是玉米、稻穀和小麥,分別佔比36%、26%、20%,合計佔比82%。
從產量來看,玉米達到2.6億噸以上,佔全部糧食產量的比重接近40%;其次是稻穀,約2.1億噸,佔比超過30%;第三是小麥,約1.3億噸,佔比20%。
三、為什麼是玉米?
1、我國大部分地區適於玉米生長
玉米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作物之一,從北緯58度到南緯42度的地區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種植面積最大,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全世界每年種植玉米1.3億多公頃,總產量6億噸左右,約佔全球糧食總量的35%左右,主要分佈國家有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這四個國家總產量約佔全球總產的70%以上,其中美國佔40%以上,中國佔20%左右。
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總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生產區域分佈廣泛,可分為東北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區、西北灌溉玉米區、西南山地玉米區、南方丘陵玉米區、青藏高原玉米區六大玉米種植區。
2、以山東藤縣為樣本看一看1960--1976年的玉米種植情況
(1)耕地的基本情況
當時,滕縣的土地面積為371.1萬畝,其中山地佔36.81%、丘陵佔4.18%、平原佔54.84%、窪地佔4.15%。東部主要為水層巖質紅砂土層,盛產花生和薯類,中部平原以黃土為主,西部湖窪地區主要是淤積深厚的黑土,中部平原和西部湖窪地區是小麥的集中產區。
“文革”期間,全縣的耕地面積從1706000畝逐步減至1622278畝,其中旱田面積所佔比例由97.66%升至99.98%,基本符合北方以旱田為主的農業生產狀況;水田主要在西部湖窪地區,1966年有40000畝,1972年以後僅剩三四百畝,基本可以忽略。水澆田和穩產、高產田的面積及所佔比例逐步上升,水澆田面積由754000畝增至1068959畝,所佔比例由44.20%逐步增至65.89%;穩產、高產田面積由450000畝增至776449畝,所佔比例由26.38%增至48.86%。
(2)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多種經營,兩年三作
“文革”期間,滕縣糧食耕地面積、播種面積均呈減少趨勢,分別從1966年的1440527畝、2292436畝,減少至1976年的1229002畝、2117599畝,糧食耕地面積佔比降至75.76%。形成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由於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緩解了糧食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是“以糧為綱、多種經營”的總方針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滕縣農作物種植多為兩年三作制。
(3)大力推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農田水利建設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良好的農田水利條件是擺脫“靠天吃飯”、穩定糧食生產的保證。
“文革”時期,滕縣農田基本建設主要是治旱澇、防災害,建設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
農田綜合治理從單一治理過渡到綜合治理,平原地區主要是抗旱,山區主要是治理水土流失,湖窪地區主要是排澇。農田綜合治理一般在秋收後秋種前進行,也有閒歇地在冬季實施治理的情況。
這一時期的農田灌溉主要採用漫灌的方式,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很少見到。平原地區大多利用井水進行灌溉,山區大多利用水庫水進行灌溉,而在沒有水庫的山區基本仍是“靠天吃飯”。
改良土壤的主要內容是治理鹽鹼地,一是推廣高密縣的臺田抗澇經驗,二是對南四湖濱湖窪地實施稻改工程,進行生物性改良,從而有效改善了鹽鹼地狀況。
(4)工業的發展為農業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農業機械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但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所限發展速度較慢,至“文革”前期,農業機械化水平仍較低。滕縣的農業機械主要用於農田灌溉,如電動機、柴油機、汽油機等小型機械。農業機械在20世紀60年代末增長較慢,1970年以後特別是7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發展,電動機從1347臺增至7837臺,柴油機從211臺增至5956臺;由於電動機、柴油機的實用性和動力遠遠優於汽油機,導致汽油機數量下降,由549臺減至390臺。農用拖拉機、農用汽車、機引農具、脫粒機等大型農用機械在1970年之前數量極少,70年代以後才有所增長。農用拖拉機從10臺增至1192臺,農用汽車增至8輛,機引農具由22部增至999部,脫粒機由53部增至2795部。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基本呈現上升趨勢。
60年代拖拉機牽引鐵犁耕地逐步增多,到70年代中後期機耕面積已佔有一定比例。小麥種植主要是人畜力牽引耬車播種,70年代中後期開始推廣機械播種機。60年代以前的農田灌溉基本上依靠轆轤、提水車、肩挑水桶等原始人力工具,60年代以後機動抽水機開始應用和推廣,70年代以後電動潛水泵開始出現並廣泛應用。
(5)化肥用量在提升
“文革”時期,滕縣農業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少量化肥。有機肥主要包括人畜糞便、土雜肥、作物秸稈等。
化肥的施用總量和單位耕地施用量總體呈逐步增長趨勢,分別由15255噸(折純量為3814噸)、168.7公斤/公頃(折純量42.2公斤/公頃)增加到40643噸(折純量為10160噸)、474.0公斤/公頃(折純量118.5公斤/公頃),
1976年以後化肥施用量大幅度上升,這主要得益於70年代以後“五小”工業(“五小”工業主要指地、縣、社、隊辦的小鋼鐵、小機械、小化肥、小煤窯、小水泥工業,主要目的是增加農業投入,包括農用機械、水泥、化肥、鋼鐵和能源等領域。起步於1968年,在當時全國工業產出中佔很大比例。“五小”工業特別是社隊企業成為80年代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的基礎。)的發展和“四三方案”引進企業的逐步投產,化肥產量不斷增加。
但從總體來看,化肥施用量仍然較少,即便以1976年的施用量換算,每畝僅約32公斤,相比現在的化肥施用量仍是很低的。
(7)從滕縣的糧食種植比例、結構變化可以看出當時全國的糧食種植變化情況。
糧食作物主要分為夏糧和秋糧兩大類,夏糧包括小麥,還包括少量大麥、蠶豆、豌豆等;秋糧主要包括稻穀、穀子、玉米、高粱、地瓜、大豆及其他雜糧。
1966~1976年間,滕縣的夏糧種植面積從908146畝減至895615畝,所佔比例從39.61%增至42.29%;秋糧種植面積從1384290畝減至1221984畝,所佔比例從60.39%減至57.71%。夏糧和秋糧種植面積都呈減少趨勢,但夏糧種植面積所佔比例有所增加,這反映了夏糧的重要性在不斷增強;秋糧所佔比例雖然在逐步降低,但所佔比例明顯高於夏糧,基本佔到60%,這反映出秋糧在農民生產生活中的地位比夏糧更重要。
具體到糧食種植種類,小麥、地瓜、玉米是滕縣主要糧食,高粱、大豆、稻穀、穀子和其他雜糧等是輔助性糧食。
在夏糧中小麥種植面積呈逐步增加趨勢,所佔比例從37.22%增至41.37%,始終佔有重要地位。
在秋糧中地瓜種植面積有所下降,但變化幅度不大,所佔比例1966年為23.56%、1976年為22.70%,一直是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玉米種植面積所佔比例從3.54%增至21.87%;高粱、大豆種植面積佔比則不斷下降,分別從1966年的11.89%、14.72%下降為2.87%、7.06%。
這反映出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玉米還不是主要種植糧食,高粱、大豆是主要種植糧食之一;進入70年代以後,玉米成為主要種植糧食之一,高粱和大豆成為輔助性糧食。
三者的種植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灌溉、肥料等方面的條件逐步得到改善的情況下,玉米的產量及穩定性遠高於高粱和大豆;在“靠天吃飯”的低水平農業生產條件下,高粱和大豆的生產穩定性要好於玉米。玉米與高粱、大豆種植結構的轉化是農民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自然選擇。
在一年兩熟或者兩年三熟的地區,夏糧種小麥,秋糧不種高粱就種玉米,相對於耐旱耐溼耐鹽鹼,對土地要求不高的高粱來講,在土地、灌溉、肥料有保障的情況下,玉米不僅產量高,而且穩定,自然就成為秋糧的首選。